第97章 戰事綿延
字數:5008 加入書籤
七日後,範廣張福領軍趕到,再次加固了營寨。
衛穎統帶的明軍還是沒有出現。
開始攻城,蘇城命令把大炮架在高處,開始轟城。
城門被炸開,潮水般的明軍湧入居庸關,很快就占領了關城。
戰事順利的超出蘇城的預料。
當夜, 蘇城進入居庸關。
是夜,拂曉之時,明軍大營突然火起。
埋伏的衛穎統帶叛軍突然殺出,匯合堅守北城的瓦剌兵,以七萬對五萬,憑著預先製造的地理優勢,明軍被叛軍與瓦剌兵合兵擊敗。
蘇城憑著靈活指揮,節節抵抗, 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還是牢牢頂住了叛軍,占據了居庸關南城。
身先士卒的張石頭戰死,深入敵後的夜不收營折損大半,老謝生死不知,孫勇為救袍澤斷了一臂。
護衛蘇城的任遙砍死的瓦剌兵接近百人,鋼刀砍卷刃了六把。
此戰慘烈,遠超過往。
當晚,蘇城憑著敏銳的戰場直覺,組織敢死隊混入叛軍營地,擊殺了衛穎,孫鏜一眾明軍叛將。
一夜之間,徹底擊潰叛軍,將瓦剌兵趕出了居庸關。
當晚,打扮成瓦剌人裝束的朱祁鎮,被明軍小將楊玉一刀砍死。
你死了
本次存活4日19時3分,你死於劊子手刀下
獎勵:無
評價:明知殺了皇帝會被砍頭,還敢不把保住朱祁鎮的命放在首位, 要惜保命啊
蘇城:武清侯
武力:94
謀略:83
政治:94
內政:91
模擬中醒來的蘇城無奈的搖了搖頭,這個朱祁鎮,雖然沒什麽用處,但就是不能死,隻要他死了,自己就完蛋。
尤其是在自己沒能力聚兵造反的當兒,是必須得死死把他保下來。
也先這孫子腦子有問題啊,不好好保護朱祁鎮,難道他不知道隻要朱祁鎮死了,明軍就會死咬他不放,不要說什麽天聖大可汗,就連恭順王也當不了。
都怪朱祁鎮啊,他在任之時,放任綽羅斯家族坐大,任憑也先東征西討,打服了諸部,擊破哈密,捉拿哈密國王與王後。
與赤斤蒙古衛諸部聯姻, 攻破兀良哈,威逼朝鮮, 勢力貫穿東西, 才有了不臣明朝的野心。
若是明朝在也先征伐東西的時候稍加幹涉,也先根本無法討平蒙古各部,停留在內耗階段的蒙古各部會嚴重拖也先的後退,讓他根本無力攻打大明。
可惜啊,最容易撫平蒙古各部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現在自己麵臨的困境就是如何安穩的解救朱祁鎮,將也先大軍趕出草原。
居庸關內原有瓦剌部也先直屬部族兵四萬,算上逃歸的賽刊王部、阿拉知院部,總數不會超過五萬。
衛穎統帶的叛軍原本隻有一萬餘,模擬中出現的敵軍達到了七萬,看樣子因為自己連戰連捷,衛穎被嚇破了膽,統合了周遭的叛軍,數量達到了兩萬。
不行,不能讓衛穎順利的統攝各處叛軍,到達居庸關。
雖然蘇城不知道關內的朱祁鎮有什麽計較,但是讓叛軍與瓦剌合兵,這肯定隻有朱祁鎮能夠做到。
必須要盡量多的瓦解叛軍的數量與意誌。
“通知老謝過來見我。”
蘇城吩咐著門口值守的任遙。
沒多大功夫,老謝就進了中軍帳,向蘇城見了禮,大刺刺的坐下。
“你的夜不收都撒出去了?”
蘇城問著他說了。
老謝被蘇城看的渾身汗毛炸立,急忙坐正了身體,雙手放在膝蓋上,正襟危坐。
“都撒出去了,方圓十裏之內,都有咱們的遊騎,精銳的夜不收到處都是,不論居庸關的敵人有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俺的眼睛。”
蘇城眉毛皺了起來,如果是這樣的話,衛穎的兩萬叛軍是如何進入居庸關的,走的是北線也就罷了,畢竟那裏有崇山峻嶺阻隔,老謝的夜不收探查不到。
若是走的南線,那就很有問題了,衛穎統軍雖然有些本事,但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把兩萬明軍引入居庸關,不攻擊明軍,還能不被發現,衛穎,是絕對沒有這份實力的。
“把夜不收向西,重點搜尋衛穎統帶的兩萬明軍究竟到了何處,我倒要看看,這夥子叛國賊子們,跑到什麽地方去了。”
老謝領命去了。
蘇城決定再模擬一次。
黑煙蜿蜒,場景變幻。
蘇城再次進入了模擬。
老謝親自出馬,統領夜不收向西搜尋,找遍了居庸關周遭五十裏,也沒能發現衛穎統領的明軍。
第三日,還是沒有搜索到叛軍蹤跡的老謝發了狠,把麾下的精銳派出到了居庸關之北,翻越重山,曆經千辛萬苦到了山巒北側。
衛穎統帶的明軍還在源源不斷的開進居庸關,如同蘇城預料的一般,衛穎被嚇破了膽,不敢自山麓南側,蘇城眼皮子下進居庸關,隻敢走北側進入居庸關。
第五日,準備齊全的明軍發動了對居庸關的攻擊。
大炮轟塌了城牆,炸碎了關門,各處都被崩塌,明軍步騎軍嚴陣以待,任憑大炮使勁轟炸居庸關,就是不進城。
炸了一天之後,明軍收兵回營。
第二天繼續轟炸,並把投石機用上,持續不斷向關內扔轟天雷。
第三天,蘇城收到夜不收傳來的消息,也先棄城而逃,追隨也先逃入草原的明軍無數,投誠的明軍也有一部分。
蘇城進兵,占據居庸關,追追打打,將也先趕入草原。
蘇城上表,陳述了對於瓦剌的策略,拉一部,打一部,對於被俘虜的阿拉知院,建議朝廷放歸,扶持。
畢竟以後殺掉也先,還要指望阿拉知院。
朝廷接納了蘇城的建議,放歸阿拉知院與俘虜的部分瓦剌兵,有意扶持,北地戰事基本結束。
戰勝之後,蘇城晉爵國公,所部將領皆有封賞,張石頭晉爵,範廣加祿,張福加祿,楊洪晉爵,其餘各有升賞。
蘇城以中軍都督府都督的身份出鎮宣府,提調宣府鎮總兵官,總領宣府一應軍務,晉爵昌平侯的楊洪以後軍都督府都督身份提督京營。
與此同時,朝堂上出現了一次重大調整,豐城侯李賢以勳貴身份,領了兵部侍郎的虛銜,進入內閣,以備天子谘詢武備。
李賢入閣一事,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自土木之戰以來,被文官死死壓製的武勳終於有了一絲冒頭的可能,自然會引來文官的猛烈攻擊。
朝堂上吵翻了天。
蘇城坐鎮宣府,緊盯入草原的朱祁鎮。
這時的朱祁鎮雖然被也先攜裹,但是有叛變的部分明軍扈從,有羅通這個副都禦史,衛穎這些知兵事的將領,還是鬧騰出了些事兒。
瓦剌內耗嚴重,阿拉知院與脫脫不花聯合,與也先的戰鬥此起彼伏,就連之前與也先聯姻的兀良哈諸衛,在蘇城的威懾下,也不敢再與也先結盟。
景泰二年,也先強硬的送回了朱祁鎮,丟下朱祁鎮到宣府,就跑了。
蘇城派兵護送朱祁鎮歸京。
景泰三年,金刀案發,盧忠去職。
景泰七年,奪門之變起,還在牢內的石亨被放了出來。
南宮門被砸開,朱祁鎮重新登上了帝位,王文、於謙一眾重臣盡皆下獄。
召蘇城進京的詔書當天就自京城發出,直奔宣府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