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宣府種田從解決餉銀問題開始
字數:5080 加入書籤
天剛蒙蒙亮,宣府的城門就打開了。
城門口開早茶鋪子的老劉高興壞了。
多少天了,宣府的城門天天關著不說,還老有虜賊來攻打,上上個月是瓦剌人,楊王堅守不開,後來聽說瓦剌人把皇帝都派來叫門了。
上個月是叛軍, 聽說楊信將軍都領兵平叛去了。
倆月了,這城門就沒開過,老劉的早茶鋪子生意也是越來越差,人都沒法子從城門口過,為了一口早茶專門來老劉鋪子一趟,就不值當了。
要不是老劉這些年積攢了些本錢, 還真要挺不住了。
好啊, 城門開了,終於要苦盡甘來了。
看著大開的城門, 門口值守的黑赤兩色棉甲守衛,老劉隻覺倍兒親切。
城門開了,鋪子就能開了,一家老少的衣食就有了著落了。
真好!
正這樣想著的當兒,一支騎兵從官道上開來,到了城門口,為首的將官模樣的年輕男子把關防文書遞給了守門官。
守門官驗了關防,行了個禮,就放開了道路。
馬匹正前行的當兒,被眾人簇擁著的馬匹中間,一個騎馬的年輕人指了指老劉的早茶鋪子,說了兩句。
馬隊立即就停下了,兩個兵抬腿下馬,徑直朝著老劉過來。
“老叔,這鋪子是你家的吧?”
老劉連連點頭:
“對對對,軍爺是想吃早茶?鋪子裏有烙餅、蛋湯、餛飩、熱湯,軍爺想吃點什麽?”
一個兵聞言樂了, 丟了一把銅錢給老劉:
“去, 把烙餅、蛋湯、餛飩都準備些上來,俺們將軍要在這兒吃早飯。”
老劉捧著銅錢,喜笑顏開,一溜煙的進來鋪子,招呼著婆娘趕緊出來烙餅。
因為沒想到今兒要開門,老劉是什麽也沒準備,除了兩團供應自家飯食的麵團,鋪子裏也是空牢牢的。
不過這難不住老劉,老劉直接用熱水和麵,飛快的把烙餅下了油鍋,那邊廂婆娘已經把水燒開了,打了雞蛋倒進鍋裏,滴進去幾滴香油,灑上蔥花。
一碗噴香撲鼻的蛋湯就出鍋了。
“先給中間那位年輕的軍爺端過去。”
老劉吩咐著自家姑娘,自己跟婆娘是大廚,閨女就隻能當跑堂了。
小劉把蛋湯端到了年輕的將官麵前,討好的說了:
“軍爺您先嚐嚐好喝不好喝, 後麵的馬上就來。”
年輕將軍正是蘇城,他看了一眼跑堂的小姑娘, 對著旁邊的楊玉跟羅釗說了:
“讓你兩個問問有沒有快點兒的吃食, 這就是快點兒的,這老板今兒早上就沒準備賣吃食,這些都是現準備的,你們兩個笨蛋。”
楊玉跟羅釗鬧了個大紅臉。
小劉害怕留不住客人,急忙分辯著說了:
“俺爹可厲害了,這邊說著,那邊就能把吃食做出來,可不就是很快。軍爺您不用擔心,我進去就能給您端五塊烙餅出來。”
旁邊的石頭就逗小劉:
“那要是端不出來呢,俺們這頓飯可就不給錢了。”
小劉急了:
“那可不成,吃了飯要給錢的,不給錢不讓你們吃。”
這樣的笑鬧聲裏,老劉的餛飩、烙餅跟蛋湯都端了上來,雖然燙嘴,倒確實是沒多長時間。
蘇城喝著餛飩的當兒,問著旁邊右手握左手的老劉:
“老劉,你家這早茶鋪子的買賣怎麽樣?”
老劉聞言滿是皺紋的臉上頗多苦笑:
“要說往年啊,那還是可以的,起碼能顧個衣食無憂,今年開年就不成了,不是打仗啊,就是封城,這眼瞧著要不行了,城門終於是開了。”
蘇城點了點頭:
“老劉你放心,以後這城門就能天天開了。”
老劉跟蘇城說了會子話,見幾個軍爺都挺好說話,不由得膽子大了起來:
“那可未必。”
“咱宣府的鎮守總兵楊洪老爺子都不敢保證,你一個將軍,可不敢下這樣的保證,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旁邊張勇提醒了老頭:
“這是俺們國公爺,新任宣府鎮守總兵官。”
老劉聞言就笑了:
“軍爺少騙人了,俺老兒是見識短,但戲文裏也沒有國公爺鎮守邊城的例子?”
“各位軍爺也是的,這喝的是蛋湯,又不是酒,咋就說上醉話咧。”
旁邊任遙從懷裏拿出黃綾聖旨,朝著老劉晃了晃:
“知道這是啥不?”
“陛下旨意,命我家公爺擔任宣府提調總兵官,出鎮宣府,防備瓦剌。”
任遙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
老劉驚訝的打量了蘇城一眼,好半天之後,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
蘇城示意張勇把老頭拉起來,安慰著他說了:
“老叔,我吃你個早餐有什麽好怕的,回頭你就可以跟左鄰右舍,親戚裏道的說,這桌子是宣府總兵官吃過早飯的,看誰不想著來沾沾喜氣。”
石頭也嚷嚷著說了:
“老頭你發財了。”
蘇城吃完了早飯,早茶鋪子外麵就響起了沉悶的馬蹄聲音,然後是楊信那豪爽的聲音。
“侯爺、侯爺,你在哪兒呢?”
人未到,聲音已經響遍城門邊上了:
“我說石頭,你丫的吃個早餐都惹出點事兒來,有人報訊說來了一群穿著拚湊盔甲的兵勇,沒想到是你小子。”
大踏步的走進早茶鋪子點,楊信恭敬的向蘇城行禮:
“下官宣府都督僉事楊信,拜見侯爺,不,是拜見國公爺,拜見國公爺。”
蘇城吃罷了,起身出來,一眾的親衛都督們紛紛丟下筷子,飛快的跟了出來。
與楊信並轡而行,到了宣府總兵府的時候,楊洪已經在門口台階上接著了。
楊洪是員老將,頭發胡須皆白,站在總兵府門前的台階上,看到蘇城翻身下馬,快走幾步,到了蘇城麵前:
“下官宣府鎮守總兵官楊洪,參見公爺。”
蘇城急忙扶起了楊洪,開玩笑,怎麽能讓這員勞苦功高的邊疆宿將給自己行禮。
“楊總兵見笑了,咱們這就去交割吧,事兒完了,楊公就能回京了,徹底遠離這苦寒之地了。”
兩人在宣府提督大臣,右都禦史耿九疇,巡撫一幹文官們的見證下,完成了宣府總兵官權利的移交。
蘇城正式上任,宣府鎮守總兵官。
這總兵府,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就會是蘇城在宣府的駐地了。
帥案上,擺著一堆堆軍務冊子,讓還未坐下的蘇城有點頭疼,這宣府的軍務,怕是比四武營的營務還要繁忙啊。
蘇城隨口問了旁邊的楊信:
“楊總兵,這宣府還有多少難以處置的軍務?”
旁邊的楊信平靜的說了:
“那可就多了,咱們宣府地處邊界,有很多軍務必須上報兵部,總兵官都處置不了。”
“我說幾個例子啊:缺錢,兵部該發的餉銀,催了不知多少天了,這餉銀就是沒有蹤影啊。”
“國公爺,這事兒,你能給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