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主動提出迎歸太上皇
字數:4592 加入書籤
五日後,暗夜籠罩大地,惟有開平城內外還有著星星點點的火光。
石頭全身披甲,騎在馬背上,身後是長龍一般的明軍騎兵。
蘇城卻沒有騎馬,隻是身著皮甲,立在一處高坡上, 注視著遠處的開平城。
這一仗,蘇城留楊信鎮守宣府,親自提兵,趕到了開平城外。
城內,黑娃統領的夜不收已經全部潛入,就等到了約定的時間, 裏應外合,殺破開平。
任遙站在蘇城身後, 看著黑黝黝的大地, 心中老大不穩當的說著:
“侯爺,我總覺著您這一仗準備的有些草率,咱們就這樣打過來了,這能贏嗎?”
周遭幾個親衛都看了過來,同樣都是一臉好奇,不明白往昔打仗都十分謹慎的公爺,這次竟然如此兒戲。
蘇城看著遠處星星點點的開平城:
“還有更讓你們覺著兒戲的事兒,這開平城,說不定不用打,就能歸我們掌控了。”
一眾親衛聞言是一臉的不相信,怎麽可能,這兒好歹是兀良哈部族的地兒,兀良哈也是蒙古一大部族,當初為了占據兀良哈地區,可是跟大明狠狠的打了好幾仗。
任遙更是連連搖頭:
“公爺,俺不信,兀良哈人可不是這麽軟弱的。”
任遙話音未落, 就見開平城頭亮起了大片的火把, 長龍般的火把照亮了大半城頭,城門大開,如同長龍般的火把更是開出了城外。
剛剛說完不相信的任遙看著大開的城門:
“這是,獻城了?”
蘇城點了點頭:
“對,獻城了,葛根部與蘇胡部合力,拿下了開平,投降我大明了。”
任遙頓時就笑了起來:
“我就說嗎,公爺不可能如此兒戲對待打仗,原來是早有定計,這兩處最早投靠咱們的部落,竟然能夠拿下這開平城。”
蘇城看著正迎向石頭的格日勒,滿臉是譏諷的笑容:
“他們當然沒有這個本事,區區兩個不起眼的部族,再有咱們的支持,也拿不下兀良哈的共主,還不是靠著咱們的烈酒開道,沙不丹被擒,這才能拿下開平。”
“兀良哈,終究隻是一個小部族啊。”
蘇城滿臉都是瞧不上的表情, 拿下這麽個小部族,實在是不起眼了。
“餘下的泰寧,福餘兩衛,都拿下,奪取大寧,這才算是直麵韃靼部與瓦剌部,才能算是一場勝利。”
任遙一臉果然如此的模樣。
石頭與格日勒,賽罕一行向蘇城走了過來。
到了近前,格日勒領先跪下,向蘇城行了五體投地的大禮:
“葛根部的格日勒向尊貴的忠國公大人行禮,願您永遠健康長壽。”
蘇城擺手,打斷了其餘幾人的行禮,問著說了:
“城內的沙塵部逆賊可肅清了?”
賽罕急忙說著:
“回國公,已經全部肅清,除了部分投降的,其餘已盡數誅殺了。”
蘇城對此有些不大滿意:
“不要隨隨便便就殺人,這開平衛周遭的軍屯要重新開墾,都需要用到人,你們這樣隨隨便便殺人,到時候開墾軍屯都沒人做,難道把也先抓來挖地。”
賽罕格日勒一眾部族首領麵麵相覷。
還是石頭夠莽撞:
“公爺放心,到時候人手不夠了,俺就去把也先那老家夥給擒來。”
蘇城擺了擺手:
“安營紮寨吧,今夜宿在開平城外,明日開始,整肅開平城。”
說著,蘇城指著周遭:
“開平衛往昔有四屯衛,這次本將前來,雖然不一定要全開,但是軍屯肯定要盡數複了,這裏也不會是我明軍前進的終點,今年八月之前,我要在大寧為各位慶功。”
“掃平開平周遭,我會上書陛下,將開平設為互市所在,與北方各部族於此開戰互市。”
蘇城的話音落下,立即激起了變化,十幾個兀良哈部的首領,全都眼冒紅光,激動萬分。
……
京城,文華殿。
大朝會正在進行。
朱祁鈺想著剛剛收到的蘇城奏折,想著開平收複,大寧的收複也近在眼前,眼瞧著就要將瓦剌與韃靼從中間切斷了,也先肯定已經著急了。
“開平一地開設互市斷不可取,此議大謬。”
靖遠伯王驥聲嘶力竭的說著,他神情有些激動,花白的頭發仿佛冬日裏的枯草一般,說起話來更是如同枯枝抖動。
“忠國公此奏,完全就是兒戲,開平距離京城有多遠,糧草輜重運抵開平,靡費近半,若是貨物運去開平,靡費更是隻多不少,如此靡費,則互市之利何在?”
兵部尚書於謙出班奏著:
“臣以為忠國公此議可行,將互市開於開平,則開平就為我大明與蒙古諸部的邊界,商人逐利,若是有足夠的利益,我相信肯定有辦法解決靡費近半的困窘。”
戶部尚書沈翼也出班奏事:
“臣以為忠國公此奏可行,自忠國公到宣府,開始收取過往商旅稅收以來,宣府一地,單單軍餉開支一項,就接近四十餘萬兩,若是互市設於開平,臣相信忠國公定然會有法子解決靡費過半之困。”
七卿大佬之中,兩個已經讚成了蘇城的奏報,吏部王直向來不摻和軍議,工部的陳循不在京城,禮部的胡濙是老狐狸一個,都察院的王文更是蘇城的死黨。
此議基本是通過了,五軍都督府幾個與蘇城相左的勳貴,根本翻不起來浪花。
朱祁鈺看蘇城的奏折基本議定了,於是拋出了蘇城提出的誘餌:
“太上皇北狩已經半年有餘,我大明與瓦剌相安無事也近四月,朕以為此時可遣使團北上,迎太上皇南歸。”
“轟”
朱祁鈺話音剛落,殿內就轟然議論開來,糾儀禦史連連甩鞭子,都不能把這聲音壓下去。
實在是這消息太過驚人了。
對於迎歸太上皇一事,皇上向來是不同意的,現在怎麽突然轉了性子,親自提出了此議,要派遣使團,迎歸太上皇了。
朱祁鈺看著禦階下驚訝的目光,心中的得意幾乎要溢於言表,他清了清嗓子,想著蘇城的話:
“於今朝局穩固,北地兵強馬壯,此時迎歸太上皇,一來可以避免太上皇在北地出事,我大明陷於被動之局;二來可以借此威懾蒙古諸部,我大明,還是那個大明。”
於謙第一個跪下:
“陛下心憂大明,是我大明之福,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迎歸太上皇一事大善,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