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終於煉成了鋼
字數:5012 加入書籤
看著滿車的明黃暗綠,蘇城點了點頭。
“辛苦了,耿大人。”
蘇城對耿九疇是佩服的,這倔強老頭,打著怕自己背黑鍋的名義,不就是怕這些個家夥侵吞金銀嗎。
這回倒好,全數追回了, 除了一些已經被馬匪銷贓的,但是石頭手下這夥子兵就不大好帶了,沒了好處,怨聲載道啊。
耿九疇臉上得意:
“公爺放心,追繳使團丟失物資一事我親眼在場,這夥子馬賊負隅頑抗, 死了大半, 張將軍也是審了半天, 把抓到的馬賊打了個半死,才找出物資的。”
蘇城有些疑惑,賽罕不是潛入馬賊中了,怎麽還用審半天。
石頭一臉的鬱悶:
“賽罕雖然潛入馬賊中間,但是沒有被接納成為核心馬賊,探不出贓物藏納的地點。”
蘇城點了點頭,吩咐石頭說了:
“你押送這批繳獲歸京吧,這些都是貴重東西。”
意思很明確,能不能做手腳,就看你的本事了。
耿九疇興奮的說了:
“我與張將軍同去,此事有我作證,朝廷必然不會難為宣府。”
蘇城扼腕歎息,石頭怒目圓整,周遭的幾個將校唉聲歎氣。
孫勇從外麵進來,疑惑的問著一個千總:
“老韓,你丫的歎什麽氣呢,石頭那孫子搞你了?”
千總老韓用眼睛斜撇了一下耿九疇,孫勇秒懂, 立即向蘇城稟報著說了:
“公爺,有大同急報。”
“韃靼部犯玉林所、威遠衛,越過數處長城隘口,殺我軍民上千,擄掠無數,郭登追之不及。”
場內一下就安靜下來了。
大同軍務同樣歸蘇城節製,不過大同方向過去不算前出,虜賊越過長城,燒殺搶掠的事情比宣府要少,蘇城就沒太關注過大同軍務。
現在宣府開平大寧一線盡數落入明軍掌控,朵顏三衛也盡數歸於明軍轄製,通過貿易賺到了足夠溫飽的錢,鬧事的人自然就少了,擄掠之事一下就消失了大半。
大同鎮被擄掠的事兒,在軍報上一下就突出出來了。
今日破玉林、昨日破威遠、前天是鎮虜所、明天可能就要被打破偏頭關所,後天可能就是大同右衛。
越來越多的戰報,讓宣府鎮的官軍們覺著礙眼了。
蘇城吩咐了耿九疇與石頭幾句,轉身與孫勇回了司務廳。
孫勇數次來報,就是因為宣府鎮衝突減少,值得立功的機會不夠分,大家的目光都開始轉向臨近的大同了。
“你傳令郭登, 整飭軍務,本將準備過幾日巡視大同沿邊軍務,讓他不要有什麽岔子落入我眼中,否則別怪我不講情麵。”
孫勇領命去了。
文牟過來稟報著說:
“大同一地軍務文書,原來隻有孫副總兵多有閱覽,近來到司務廳借閱大同軍報的將官越來越多,這不是什麽好兆頭啊。”
蘇城看了文牟一眼。
文牟立即低下了頭:
“此事是李四提醒於我,讓我稟報公爺。”
蘇城示意文牟自己知道了。
對於麾下這群幕僚文吏,蘇城最看重的就是文牟的老成持重,不冒進,也不用他獻策,隻要能輔助自己處置好軍務就足夠了。
如李四這般的,蘇城倒不大用的上,外放主持軍務是最好的,既能施展能力,又能免的在自己耳畔聒噪。
若是留在身邊的時間久了,就難免有意見相左的,次數多了,再落個嫉賢妒能,對雙方都不大好。
可惜蘇城現在不能插手地方衙門,李四這樣的無法安插進巡撫衙門,但讓他去領軍,又不大合適,李四本身雖然有謀略,但是沒有軍事能力,難以服眾。
楊洪原意是熬一熬他的性子,但是磨了這麽多年,李四還是這性子。一般有本事的都有些脾氣,這個李四還算是好的,那就再磨一磨吧。
“將軍難免陣上亡,從了軍,打了仗,吃了打仗的紅利,誰都免不了上癮,我手下這群人啊,這一年來屢戰屢勝,已經成了驕兵悍將。”
“現在宣府以北無戰事,我又強壓他們不得在草原亂來,可不就把主意往別處打,大同正好又歸我轄製,又處在韃靼與瓦剌都能到達的地兒,他們可不就得盯著大同了。”
“盯著大同也好,省的他們總是在我跟前鬧事。”
蘇城給文牟解釋了說著。
文牟佩服的點了點頭,還是將軍目光長遠,幸虧自己實話實話了,要不然公爺對自己的印象差了,那可就壞了。
“下官明白。”
文牟退下去了。
蘇城在司務廳內的椅子上坐下,想著大同方向的軍務,上次模擬係統給出的提示,有心嚴整一下。
黑煙蜿蜒,場景變幻。
蘇城進入了模擬。
第八日上,高爐、砧板各種器具準備齊全,蘇城主持煉鋼。
這次沒有再發生大爆炸。
第十六天,爐子內出現了融化的鐵液。
蘇城命令大家使用鼓風機,往爐內吹空氣。
工匠大牛用力過大,鐵液飛上了屋頂。
滿屋哀嚎,一片慘叫。
【你死了】
【獎勵:無】
【評價:安全生產是生產的第一要務,要時刻抓緊安全生產的前提,不放鬆,不鬆懈】
蘇城:忠國公(宣府鎮守總兵)
武力:99
謀略:84
政治:94
內政:91
……
醒來的蘇城摸了摸天靈蓋,火紅的鐵液啊,那玩意是真疼。
還有那個叫大牛的工匠,那力氣是真大,當工匠可惜了,去打鐵絕對是一把好手,一風箱下去,就把鐵液給吹上天了。
這回絕對不能讓這小子幹了。
黑煙蜿蜒,場景變幻。
蘇城繼續煉鋼。
第十六日,高爐內出現了火紅的鐵液。
蘇城攔住了大牛,這小子又要拉風箱了。
親自拉動風箱,掌握著力度,蘇城一下一下的拉著,感知著爐內的情況。
不斷有或綠或黃的各色火焰衝天而起,那是雜質被鼓入的空氣燒著了,正在一點點的被消融。
滿滿的,經過降溫的鐵液流了出來,流進鐵範,融入進去,冷卻,成形。
冷卻後的鐵錠從鐵範內倒出,碰撞聲叮當清脆。
幾個老鐵匠抓住鐵錠,左看右看,一個年齡比楊善都大的老鐵匠激動的說著:
“公爺,這鐵很好啊,比以前我見過的鐵都要好,好的多。”
蘇城接過一塊,掂了掂,心道這不就是鋼嗎,雖然感覺還有點不行,但確實應該是鋼材了。
用鋼打造火銃,應該就不容易炸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