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總領西域事
字數:9251 加入書籤
也先不花很惱火。
但是再惱火,他也要忍著。
已經二十天了,從第一次得知哈實哈兒的消息開始,也先不花就提出要見蘇城,要回哈實哈兒。
可惜蘇城出巡了,沒人敢答應放他走。
於闐城內大事小事都能做主的楊玉千戶,也不敢答應放歸他的事兒。
帳篷簾子掀開,裹著棉袍的木力從外麵進來,在旁邊坐下,聲音嘶啞:
“還是不敢讓咱們走,小栓也是盡力了,可是王爺不在,沒人敢做主送您走。”
木力語氣裏有些雀躍。
說實話,木力並不太想走,這幾日在俘虜營地內,吃的飽,穿得暖,而且因為要陪著大汗的緣故,還不用跟其他人一樣挖土壘屋。
若是回去了,可就不好說了。
老子以前在哈實哈兒幹的那叫啥活啊?
挖土方還吃不飽,還特麽不如明軍大營的俘虜呢!
娘的,回去還不如留在這兒當俘虜。
也先不花歎了口氣:
“等著吧,王爺這是不想讓我走啊。”
“午飯別給我端了,我沒胃口。”
也先不花有氣無力的說著。
哈實哈兒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杜格拉特部的人壓著拉失德打,自己再不回去,汗位都要不保了。
還能有啥心思吃飯啊。
營地外響起震天的吼聲,震的也先不花一個激靈。
他惱火的問著木力:
“外麵是什麽情況,又是杜格拉特部的族人的在鬧事,不知道明軍管束的嚴嗎,明軍的刀才幾天沒砍人,就想著鬧騰了?”
木力也不知道什麽情況。
也先不花怒氣衝衝的掀開帳篷,走了出去。
營地內有些熱鬧,端著飯碗,手裏拿著饃饃的俘虜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柵欄邊上,向著營地外看去。
隻見原本屬於明軍的營地校場上,站滿了一群土布粗衣的農牧民,橫成行縱成列,正站在校場內,那震天的吼聲,就是從他們嘴裏喊出來的。
這是明軍募集了本地人,來投軍了,要開始演訓了,看他們這動作,明軍的訓練還是這麽花哨無用啊。
也先不花臉色難看,既然是明軍,那這氣就沒法撒了。
他看了一眼看熱鬧的俘虜:
“看什麽看,都滾回去吃飯,明軍訓練是機密,小心看了不讓你們回家。”
一眾俘虜看看也先不花,再看看外麵校場上的明軍,有農奴出身的俘虜大著膽子問了:
“真的嗎,大汗?”
一群人議論紛紛:
“這不就走路嗎,有什麽機密的?”
“這個重要嗎,不讓咱們走就最好了!”
“大汗說的管用嗎……”
也先不花氣急,娘的,老子是這個意思嗎?
這時候,遠處突然響起了整齊的呼喝聲音。
於闐王到了。
蘇城確實到了,原本準備過兩日再來見也先不花,誰知楊玉說兵已經開始訓練了,若是再拖幾日,宣講鼓勵的效果就不會太好。…幹脆今兒來吧。
站在土壘的演武台上,蘇城看著站成方陣的年輕小夥們,拔高了聲音說:
“大家既然能來當兵,那就都是貧苦人家出身的,尤其是前麵這小夥,瘦成這樣,家裏指定很苦吧?”
被點了名的廣德一時有些慌張,他不明白,這麽多人,王爺為啥問我問題。
不過在前麵領隊的老耿鼓勵的目光下,廣德鼓起了勇氣:
“俺家窮了很,往年俺家都吃不上幾頓飽飯,今年王爺來了,俺家弄了一囤糧食,指定不會挨餓了。”
蘇城問了前麵領隊的老耿:
“我看這小夥子怎麽有點麵熟?”
老耿大聲回答了:
“王爺您前些日子才跟他爹聊過天,命屬下斬殺過他們村子的頭人,還讓屬下教他們晚上去搶割頭人的麥黍果腹。”
蘇城聞言想起來了:
“疏勒村的休謨老爹,你是他兒子?”
“你爹吃了不少苦,你家親族大半都死在戰事上,你爹會同意你來當兵?”
廣德對台子上站著的王爺佩服極了,這王爺就見過俺爹一麵,就知道老爹不會同意讓俺當兵,看人是真準。
“俺爹是不同意,但是俺想當兵,老耿大哥說的對,俺爹俺娘俺弟能吃上飽飯,這個冬月裏能不餓肚子,就是因為王爺來了,王爺打下了這個城。”
“俺要是不想再回到過去吃不飽飯的日子,俺就得當兵,用自己的拳頭,保護自己家的人不受那些頭人欺負。”
蘇城讚賞的看了老耿一眼,這家夥看上去五大三粗的,沒想到對自己隨代的話這麽上心,要是麾下的將官都是這樣的,何愁掃不平西域。
“好,這小夥子說的對,你們來當兵,為的就是保護你們的親人,記住,好好練武,練好了武,才能保護好你們的親人。”
蘇城說完,從演武台上跳下來,吩咐著旁邊的楊玉:
“這個老耿不錯,提試百戶,總領練兵事宜,主管營中兵勇的思想工作,憶苦思甜,訴苦大會,讓他多搞搞。”
楊玉有些懵逼,也有些愕然。
王爺您可是在軍中訓話呢,就這幾句就完了?
這能有啥效果阿!
還提拔老耿,這可是越級提拔一個小旗,越過總旗一下到了試百戶,這可是從六品的武官,一個老粗農民,一下就成了,他能行嗎。
蘇城瞥了楊玉一眼:
“別瞧不上人啊,你以前也是老土農民,還是個農民家裏的紈絝。”
楊玉聞言一愣,不過轉瞬就笑了,自己這心態是有點問題,農民竟然看不起農民,當了幾個月的千戶,自己倒是有些飄了。
還是王爺厲害,一眼就看出自己在想什麽,比自己肚裏的蛔蟲都要了解自己,王爺不但軍陣厲害,識人也是厲害。
後麵的老耿,聽到蘇城的話,簡直是像是飄到了雲朵裏一樣,周圍都是軟綿綿的,好不真實。…那可是從六品的官啊,比咱老家縣城的縣令官職都要大的官呀。
握了握拳頭,老耿心中滿是堅定,剛才王爺當著千戶的麵誇讚自己了,自己一定要好好幹,按照王爺說的,好好幹,讓千戶們刮目相看。
蘇城揮手趕走了楊玉,示意他繼續訓練,這才轉頭向俘虜營地走去。
果然沒出蘇城的意料,也先不花正站在欄杆後麵,一臉不爽的看著自己。
蘇城放低了姿態:
“大汗,數日不見,一向可好。”
也先不花想要不開口,可是礙於周遭一群如狼似虎的明軍,這底氣頓時就沒那麽足了。
“有勞王爺掛念,本汗一向安好,隻是心憂故國,想要早日歸國。”
也先不花知道蘇城不想放自己走,所以說話也有些有氣無力。
蘇城點了點頭:
“不錯,哈實哈兒內鬥正厲害,大汗一族眼瞧著就要失勢,確實不由得大汗不擔心。”
也先不花撇了撇嘴,臉色難看,就知道你蘇城不想放我走。
蘇城繼續說著了:
“我這就吩咐下去,派人送大汗回去,若是有中意的兵,大汗也可一並選了,直接帶回去。”
蘇城話音未落,也先不花就驚愕的呆住了。
這麽容易就要放我回去了?
不會吧?
我不是耳朵出問題了吧?
也先不花看著蘇城:
“王爺真願意放我回去?”
蘇城笑了:
“我把王爺留在這兒,難道有什麽好處嗎?”
也先不花想了想,好處還是很多的,但是我不能說。
“全憑王爺吩咐,王爺願意放本汗走,本汗自然願意。”
蘇城拍了拍也先不花的肩膀:
“大汗回去自然沒有我問題,但是有幾點,我要交代給大汗。”
也先不花聞言臉現愁容,早就知道沒這麽容易,蘇城放人果然還是要有條件。
“大汗回去之後,若是不能平息內部矛盾,我有一計,可以助大汗成事,興兵討伐帖木兒汗國,就說我大明的臣子,被困在撒馬爾罕,以此理由行兵。”
也先不花聞言有些意動,自己跟帖木兒汗國有仇怨,但是借著大明的名頭打,似乎、好像也不是那麽丟人。
蘇城繼續說了:
“你回去之後,要約束汗國內部,嚴禁騷擾商道,保證商路暢通,這是於你我都有利的事情。”
“推行官話,這一條,相信你們自己很快就體會到說官話的好處。”
也先不花聞言大喜,第二條也就罷了,這第一條,一直是自己想要幹的事兒,絲綢之路通了,對察合台汗國可是大好事。
這樣想著,對於攻打帖木兒汗國,也先不花愈發的心動了。
“好,王爺安排了,本汗回去就辦,還有一事,本汗想要明年朝貢大明,不知王爺能否允準。”
蘇城看了旁邊的霍瑄一眼,霍瑄急忙說著:…“此事由禮部奏請天子核準,我家王爺不理此事,大汗可上表至京城,我想皇上顧念我家王爺的情誼,也會允準大汗入京朝貢的。”嘀嗒小說網
也先不花聞言大喜,這文官說話曲裏拐彎,但是意思卻很明確,隻要蘇城答應了,大明皇帝必然也是答應的。
於是也先不花單膝跪地,垂下頭顱,向著蘇城請求了:
“也先不花求王爺允準,準許我察合台汗國入貢大明,為藩屬國。”
蘇城將也先不花拉起:
“既然你一心入貢,我也不好攔阻,但是入貢人數,絕不能超了禮部擬定的製度,入貢之前,要上表禮部,核準人數,否則我也幫不了你。”
也先不花哈哈大笑起來,帖木兒汗國向來能夠入貢大明,每年所得賞賜頗多,過境東察合台汗國的時候,頗是讓子民們羨慕。
現在自家也能入貢了。
“王爺,人我早就選好了,就等您放我走人了。”
也先不花興高采烈的向蘇城說著,順便把木力選出來的人指給了蘇城,不過因為是吃飯的時候,頗多人還端著飯碗。
見到蘇城的目光看過來,一幫人紛紛跪地表示了:
“大王,俺不想回哈實哈兒,這兒就挺好。”
“俺家就是於闐的,回哈實哈兒作甚。”
“俺家是若羌的,能放俺回若羌嗎?”
亂糟糟的聲音裏,一半都是嚷嚷著不想走的。
也先不花老臉黑紅。
蘇城無奈的攤了攤手:
“你看,有大半人都不願意走,你就帶願意回去的這些人回去吧。”
也先不花無奈,蘇城竟然開了口,他也不好拒絕。
隻得罵了木力幾句,但是能夠回家的喜悅還是衝散了煩惱,騎上明軍送過來的高頭大馬,也先不花向蘇城拜別,興高采烈的走了。
黑娃看著也先不花的身影,擔憂的向蘇城說:
“我看這人生的五大三粗,說話躲躲閃閃,必定不會聽從王爺您所說,攻打帖木兒汗國,救曹泰的事兒,還要咱們出力。”
蘇城對此不置可否,從於闐到帖木兒汗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揮軍攻打不是不行,但對於還未在若羌站穩腳跟的明軍來說,戰線拉的太長,得不償失。
若是不能穩固絲綢之路,駐軍的靡費超越了所得,很快就會有江南財閥的代言人站出來,攻擊西向戰略。
大明曆史上的衛所不斷內遷,不就是因為靡費過大,官兵思歸導致。
到了總督府,蘇城看著府門,有些躊躇。
經營西域,漢唐的策略是正確的,駐軍,強軍,保持對西域各國的壓製,既讓絲綢之路保持了通暢,也讓到現在,西域各處仍有頗類華夏的部族民。
鋼刀與書冊並行,武力與文化雙重壓製,這才是征服西域的正確策略。
但是經營西域,需要有能夠貫徹自己思想的能將。…黑娃不行,這孫子打仗可以,理政就是個白癡。
範廣倒是可以,但是土林堡一戰,他身負重傷,到現在還在京城靜養,西域怕是他不願來,而且,王妃怕是也不想讓他爹來。
孫勇、陶瑾,蘇城倒是不缺可用的,但是調派誰來,蘇城確實拿不定主意。
中年人思想頑固,想要改造,需要消耗的精力過多。
“王爺,我跟耿百戶談過了,他的水平,完全可以擔任試百戶,所思所想,比我都要高明。”
楊玉翻身從馬背上下來,對蘇城說著。
因為蘇城的一番話,楊玉穩下心來,跟老耿談了一番,發現這漢子是個有自己想法的,對於蘇城的安排,也頗有自己的見識。
一個試百戶,還有點委屈了他。
蘇城眼睛一亮,楊玉這小子不錯,自己隨口說了一句,他就能去跟一個小旗官論事,也算是個可造之材。
若是堪用,倒是可以提拔上來,督政一地。
但是如何在西域設置官署,讓蘇城有些犯難了。
大明舊例,省設置三司,都指揮使司、按察使司、布政使司,下轄州縣,設置知州、知縣,其餘各級官吏,自有定例。
但是西域,明顯不適合這樣設置,以往最西邊的肅州衛,設置總兵官,總領西域諸事。但是現在不行了,從嘉峪關到於闐,上千裏路,地域廣大,根本不合適。
自己以於闐王總領西域事,倒是可以,但這不是常例,即便是自己可以長久總政西域,自己之後呢。
端陽cs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