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斥候戰
字數:4394 加入書籤
“呯呯呯!”
隨著連綿不絕的火銃聲響起,漫天的硝煙遮住了眼前的一切。
吳三桂激動得衝張世恒喊道:“選鋒軍用的火銃不需要點火就能擊發?”
張世恒淡淡道:“吳守備稍安勿躁,繼續看。”
火銃兵射擊之後,拽出脖子上掛著的小毛刷,將火藥倉內的的殘渣清掃幹淨。
接著從牛皮腰帶右側掛著的皮包中取出一隻小銅管。拔開銅管上的木塞,將火藥倒進火藥倉。
然後從牛皮腰帶左側掛著的皮包中,摸出一顆彈丸塞進槍管內。
最後從皮套中抽出一根通條,將彈丸捅到槍管底部與火藥倉相接。
隨著火槍兵扣動扳機。
“呯!”槍口冒出一股白煙,彈丸再次被發射出去。
關寧軍眾將張大了嘴,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好一會之後孔有德才哆哆嗦嗦的說道:“這,這也太快了吧!我剛才數了下,士兵從清掃火藥倉到發射隻用了十五息!這速度簡直不可思議。
我們登萊新軍最熟練的火銃手,發射一次至少也要三十息。”
吳三桂激動道:“燧發槍不用火繩點火,比普通火銃發射快五息。
那個小銅管裝的正好是一次發射的藥量,起碼能省五息。
彈丸大小一樣和槍管嚴絲合縫,不用墊布片省五息。
京營不愧是禁軍,從各方麵來看都碾壓我們地方軍啊!”
李開先在眾將的恭維聲中,得意洋洋的笑著。心想老子就喜歡看你們這些土鱉沒見過世麵的樣子。
選鋒軍強大無比的火力,讓眾將放下大半的擔心。
覺得這次送糧行動,隻要穩紮穩打,怎麽也不至於大敗。
崇禎四年五月三日,孫承宗點齊人馬,總計三萬九千名戰兵,一萬一千名輔兵。共計五萬大軍,從錦州出發,浩浩蕩蕩的向東方大淩河堡而去。
孫承宗騎著一匹老馬走在荒蕪的黑土地上,看著身邊威武雄壯的大軍不禁感到心潮澎湃。
天啟五年他率兵北伐耀州,結果在三岔河被東虜半渡而擊。
起因是馬料銀已經三月未發,斥候馬瘦根本跑不動。
斥候擅自將原本二十裏的警戒範圍改成了五裏。
因為警戒範圍不夠,以至於東虜騎兵突襲時,士兵根本來不及披甲最終被東虜一舉擊潰。
此戰成了孫承宗心中永遠的痛,他原以為今生不會再有一雪前恥的機會。
看到選鋒軍如此精銳,孫承宗決定賭上自己的身後名,進行一次軍事冒險。
張世恒帶領一千名騎兵,已經提前一天出發,此時他已經帶隊迂回到了大淩河堡的南麵。
十七歲的正藍旗步甲阿福尼,騎著馬緊緊跟在哥哥瓦音布後麵。
突然!瓦音布提起韁繩勒停戰馬說道:“前方有馬蹄聲,大家打起精神來。”
錦州和大淩河之間原本都是衛所的耕地,樹木極少以至於視野非常開闊。
瓦音布很快就發現前方二裏外,有一隊穿著大紅戰襖,外罩黑色皮甲的明軍斥候。
因為帶著小弟出征,瓦音布猶豫了一下打算後撤。
沒想到一貫柔弱的明軍,看到本方後居然打馬衝了過來。
自詡武勇的瓦音布見敵人衝鋒當然不肯認慫。
大吼一聲:“跟老子殺光這些明狗!”騎馬向明軍發起了衝鋒。
阿福尼騎馬跟在哥哥身後,向明軍心裏興奮的想著,就讓明狗的頭顱襯托我阿福尼的武勇吧。
雙方的距離迅速拉近,八百米,六百米,四百米
瓦音布不打算射箭。騎在全速疾馳的戰馬上,想射中疾馳而來的騎兵,命中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眼看著離明軍還有不到二百米,瓦音布右手摘下掛在馬鞍上的長槍,左手抽出馬刀。
阿福尼還沒有掌握在馬上使用長槍的技巧,他右手抽出馬刀,斜著伸了出去。
雙方距離不到一百米時,瓦音布看到明軍左手持馬刀,右手卻沒拿著關寧軍慣用的三眼銃,而是拿著一把短銃。
這些身著黑色皮甲頭戴鐵製笠帽的明狗絕對不是關寧軍。一會定要生擒幾隻問問他們的來曆。
雙方距離很快拉近到二十米。
“呯呯呯!”
明軍十把燧發手銃進行了一輪齊射,三名韃子被擊落馬下。然後雙方極速的錯身而過。
戰馬是很聰明的動物,一般情況下都會提前做出預判,避免與對麵的戰馬相撞。
雙方戰馬一錯蹬的功夫,阿福尼用馬刀劃過一名明軍的胳膊,在雙方速度加持下,瞬間將明軍的胳膊斬斷。一絲血線飛進了他的右眼。
阿福尼趕忙抬起胳膊擦了下眼角,再一看身邊隻剩下了四騎。
“我大哥呢?誰看到我大哥了?”阿福尼怒吼道。
“撥什庫中槍了,我眼看著他摔下了馬。”一名騎兵說道。
“明狗短銃太厲害,咱們還是先撤吧。”牛錄裏的老油條,三十多歲還是普通馬甲的德勒哈說道。
阿福尼現在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給大哥報仇。
但僅存的理智告訴他,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報仇的機會極其渺茫。
他鼓起勇氣大說道:“這股裝備了燧發手銃的明軍肯定不是關寧軍。
咱們必須抓一個活口上報旗主。不然旗主肯定會以貽誤軍機罪處置咱們的。大家誰也不想家人成為包衣阿哈吧?
我八旗勇士麵對十倍百倍的敵人也不增懼怕過。
難道今天大家要被同等數量的敵人嚇的不戰而逃嗎?
有卵子的跟我衝,殺光對麵的明狗。”
阿福尼說罷,縱馬向對麵的明軍衝了過去。
其餘三名八旗兵想都沒想就跟著阿福尼衝了出去。
德勒哈猶豫了一下,心想如果我戰死了老婆孩子都得跟著餓死。
德勒哈調轉馬頭逃走了,心中盼望著明軍最好將阿福尼他們全部殺死。
張世恒現在心髒還跳得厲害。
作為各自隊伍衝鋒的箭頭,瓦音布和張世恒都將對方定為自己的攻擊目標。
張世恒手銃發射的彈丸並沒有打中瓦音布。
以瓦音布嫻熟的馬槍技巧,將張世恒挑落馬下幾乎是十拿九穩的事。
可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另一個明軍斥候發射的彈丸,正中瓦音布的腦門,將他帶回了長生天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