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字數:5375   加入書籤

A+A-




    當李閑魚開始落筆的時候,柳依依和其餘幾人都瞪大著眼睛看著,不想錯過一個字。

    當李閑魚寫完停筆之後,幾個人的心都被觸動了。

    這是一首很簡單的小詩。

    簡單到即便隻是幾歲的小孩子,都有可能能夠獨自理解其意思。

    但是,這又絕對不是一首簡單的詩。

    這首詩沉甸甸的。

    沉甸到值得每一個人去深思。

    這首詩不需要人解讀。也似乎沒有解讀的必要。

    但同時又值得解讀出千言萬語。

    這一首詩應該流傳到千家萬戶去,也一定能夠流傳到千家萬戶去。

    好一會兒之後, 柳依依才說道:“閑魚先生,受教了!”

    李閑魚搖頭道:“柳社長言重了。我隻是希望孩子們在看到這首詩之後,能夠知道每一粒米從種子到走上餐桌,都需要付出太多艱辛和汗水。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聽了李閑魚這一番話之後, 柳依依幾人全都再次一怔。

    然後, 柳依依再次說道:“閑魚先生,受教了!”

    李閑魚再搖頭道:“不敢。這隻是我個人的一點感慨罷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前世《朱子家訓》中的句子。

    其作者是明末清初時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用純。

    其意思上半句很好理解。

    下半句則是說,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產生的艱難。

    李閑魚想到了這句話,就順口說了出來。

    而柳依依幾人聽了這句話之後,則再一次被觸動了。

    心裏莫名的有一點酸楚。

    他們平時雖然不會隨意浪費糧食,但老實說,一直都沒有去想過糧食的來之不易。

    現在,他們想到了。也正因為如此,才在心裏有些酸楚。

    李閑魚這首詩,這番話,不僅孩子們應該知道,就是他們這些成年人,也同樣應該知道。

    現在又有多少人會去想糧食的來之不易?

    所以,柳依依連續兩次表示自己受教了。

    其餘幾人當然也是。

    一番感慨之後,柳依依說道:“我們今天能夠在這裏見證閑魚先生寫出這首詩, 太幸運了!”

    李閑魚笑了笑,說道:“這沒什麽。我很樂意把這首詩寫出來。另外……”

    李閑魚在想這份詩稿是自己拿走?還是贈送給流雲詩社?

    自己拿走沒什麽意義。

    那就贈送給流雲詩社好了。相信流雲詩社能夠讓它發揮出更大的意義。

    於是,李閑魚繼續又道:“不知你們流雲詩社對這份詩稿可有興趣?有的話就贈送給你們吧。”

    無論是柳依依,還是其餘幾人都前所未有的驚喜和激動。

    他們哪裏是有興趣?他們是相當渴望啊!

    這一份詩稿的價值非常大。如果他們能夠得到,必將成為他們流雲詩社的鎮社之寶。

    他們流雲詩社竟有如此機緣?

    柳依依激動道:“太感謝閑魚先生了!我們一定將這份詩稿裝裱出來,展示在我們流雲詩社,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它。”

    李閑魚點頭,表示相信流雲詩社。

    然後,李閑魚告辭離開。

    柳依依等人不敢耽擱李閑魚太久的時間,紛紛對李閑魚說再見。

    李閑魚離開後,柳依依等人回想剛才的事情,越想越激動。

    能在這裏偶遇李閑魚,本來就運氣相當好了。

    能夠見證李閑魚現場寫詩,更是可遇不可求。

    沒想到竟然還有機緣得到這樣一份詩稿,簡直就像是做夢一般不真實。

    柳依依小心翼翼的將詩稿收起。

    接下來,他們會將這首詩,自以及李閑魚那一段話分享到網絡上。

    這樣一首詩,那樣一段話應該被更多的人知曉。

    每一個人真的都應該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

    ……

    國家糧食物資儲備部最近正在計劃,向全社會發出一場名為, “愛糧節糧、厲行節約”的倡議活動。

    目前正在起草一份好的文案。

    倡議活動的效果好不好?與文案好壞有著很大的關係。

    文案好, 有可能能夠讓倡議活動的效果非常明顯。

    反之,可能幾乎看不到什麽效果。

    所以,國家糧食物資儲備部主任郭學文,對文案非常重視。

    他要親自確定文案。

    現在部門策劃人員已經交了十幾份文案上來了。

    但沒有一份文案能夠讓郭學文滿意。

    對此,郭學文很不滿意。

    偌大的一個部門,竟然連一份好的文案都拿不出來,太不像話了。

    但又沒有辦法。隻能責令相關工作人員再修改、再想。

    如果最終實在是不行的話,郭學文會考慮公開向社會征集文案。

    先再等幾天看看吧。

    助理謝桐敲開郭學文的辦公室門,說道:“主任,你看看這一首詩,還有這一段話,可不可以作為這一次的文案?”

    郭學文點頭,“我看看。”

    謝桐將一頁紙放到郭學文的辦公室桌上。

    郭學文拿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每一粒米從種子到走上餐桌,都需要付出太多艱辛和汗水。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看完之後,郭學文臉上露出欣喜之色,說道:“好,好啊!這才是我想要的文案。非常好!小謝,這文案是誰出的?”

    謝桐道:“主任,這並非是我們部門出的文案。而是來自一個叫做李閑魚的人。”

    “李閑魚?”郭學文疑惑道,“這是誰?”

    謝桐道:“一位小說作家、兒童文學家、音樂人、詩人。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最近一段時間在網絡上的人氣很高。”

    郭學文微微一笑,說道:“他的頭銜倒是不少。這首詩和這一段話,都是出自他手?這是他什麽時候寫出的?”

    謝桐道:“應該是今天上午。最開始在網絡上分享這首詩和這一段話的,是四川長竹縣一個叫做‘流雲詩社’的詩社。

    根據他們的說法,他們今天上午到李閑魚所在的龍門村遊玩,然後偶遇李閑魚。

    他們請求李閑魚寫一首詩。

    李閑魚就寫出了這首詩,說出了那段話。說是希望孩子們看到之後,能夠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

    郭學文聽後稱讚道:“難得他有這樣一分心。小謝,你把他的情況詳細給我說說。”

    “好的,主任。”謝桐道。

    隨後,謝桐將李閑魚的基本情況,以及出了些什麽作品,都頗為詳細的介紹了一遍。

    郭學文聽後更是稱讚不已,“沒想到他的年紀才僅僅二十出頭。這就更加了不起了。小謝,你想辦法聯係上他。說我們希望用他這首詩,以及這一段話,來作為這一次倡議活動的文案。問他是否願意授權給我們?”

    “好的,主任。我這就去聯係。”謝桐說道。

    郭學文點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