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等不及啦

字數:4219   加入書籤

A+A-




    第57章 等不及啦

    沈陽城周長九裏,牆高三丈,九門中四門築有甕城。

    另四門內築蝴蝶門,一門為單車通行的通陵專用門。

    城池所在,地域廣闊,良田萬頃。

    遼河渾河繞城,一河南下,一河入海。

    水係發達,舟車齊備,交通便利。

    不過如今的城池,早就不複一王五衛的強盛光景。

    原先的都司所在地,在熊廷弼巡邊離開後,悄然遷至大寧城。

    遼東像被朝廷遺忘了一般,成了野心家的殺戮場。

    在得到撫順淪陷的消息後,巡撫與經略兩位大人驚怒萬分。

    同時責令遼東總兵官,趕赴沈陽中衛坐鎮。

    召集各衛兵馬,奪回撫順城。

    而這一切布置,都發生在撫順陷落六天後啦。

    若不是大批流民下遼南,遼東都司的高官們,

    依然在舉杯研朝政,畫筆點江山。

    沈陽城,做為名義上的都司之地。

    和中衛衙門,依然有完善的防禦體係。

    總兵官張承胤,率五千中軍趕到後。

    即刻下令封閉五門,隻留北,西,南三大鎮門和通陵門。

    南鎮門,由中軍接管。

    西鎮門,由中衛總兵馬家二公子接管。

    北鎮門,由鐵嶺總兵李氏三公子接管。

    通陵門,由中軍參軍劉玉節掌控。

    經略府大堂氣氛壓抑,若不是川流不息的探馬急遞穿行,人們還以為在召開悼念會。

    正堂桌案後空無一人,大堂中間十張書桌拚接在一起。

    簡易堆積的石頭沙堆,排列出整個沈陽周邊三百裏的地貌。

    此時的大明,雖然百病纏身,卻依然倒虎不倒架。

    從內地到邊關,再到塞外。

    鐵骨錚錚,弓馬純熟的血性將領比比皆是。

    但在以文馭武的曆史潮流下,這些人不得不服從’微言大義’,繼而隨波逐流。

    將領不能脫俗,也不敢脫俗,必要時還要自汙才能繼續掌兵。

    看似一團和氣,換來的卻是城基的糜爛,大廈的坍塌。

    大堂內,圍在沙盤前的將領。

    大多數都是邊關軍中,真正的中流砥柱,鐵血男兒。

    當然,摟銀子的時候,也是從不嫌多。

    但是抵禦外侮,征戰沙場卻不含糊。

    投遞變節者,在此時還是極少數。

    沙盤左側佇立的有:頗延相,龔念遂,蒲世方,梁汝貴,李弘祖,鄒儲賢等。

    右側:馬林,楊汝達,李希泌,趙啟楨,麻岩,江萬春等。

    還有十五位千總千戶百戶把總等將官,這裏不一一表述。

    統兵將領威風凜凜,戰意高昂。

    手裏兵馬卻少的可憐,堂內之將,無一人兵馬過半。

    可見空額何等怵目驚心,眾人卻都見怪不怪,心知肚明。

    這就是‘風俗’,這就是統兵‘規則’。

    大舅不說二舅,聚兵時都盤算的完美。

    率親兵開拔,幾百裏走下來,兵額不但滿員,還可能超員。

    但此番卻異常詭異,這些人跟隨總兵官北上。

    沿途卻是十室九空,別說百姓軍戶,連山雞都看不到幾隻。

    這幫人進了大堂,才感到事態嚴重。

    拉著十萬人的兵器甲帳,驅趕著上萬匹騾馬,幾千輛糧車。

    興衝衝趕到沈陽,個個卻險些成了光杆將軍。

    人人都是底氣全無,因為別說村莊,就是塢堡裏軍戶,都跑的沒了蹤影。

    三百多萬人口的遼東,除了遼南百十萬人。

    遼北六七十萬人,這遼中的上百萬人,去哪了?

    這些將官眼盯著沙盤,心裏卻在盤算從哪裏搞到兵丁。

    至於奴赤的八旗,大家睡覺都能笑醒。

    還自稱大汗,組建八旗軍,整個一沐猴而冠。

    這些將領,除了馬氏和李氏。

    此刻沒人將八旗當盤菜,不就是一群土山鱉嘛。

    爺爺大軍一到,還不乖乖獻上牛羊。

    隻是現在大軍沒影兒,這戲就難唱了。

    看到幾十員大將,都在細細的數沙粒。

    張承胤輕咳聲道“諸位,這經略府,

    巡撫衙門,監軍衙門每天都追檄出兵。

    嚴令奪回撫順,剿滅奴赤部。

    都說說,咱們不能光看著”。

    副總兵頗延相看了眼眾人,都沒人吱聲。

    便對張承胤抱拳“大人,撫順淪陷。

    若傳回朝廷,定然引起軒然大波。

    府衙急著出兵收複失地,就是要把這失城之罪。

    轉化成奴赤攻城,被我部擊退的反擊戰,保不齊還撈個守城之功”。

    一旁的守備李弘祖,大嗓門說道“撫順現已是空城,這奴赤明顯是要決戰城外。

    目前咱們連賊軍主力在哪兒都未摸清,如何剿滅?”。

    參將蒲世方點點頭“目前還是得想法拉壯丁,編練陣法。

    穩打穩紮,爭取一舉將其徹底消滅之”。

    張承胤苦笑道“根本等不及啦,再不出兵。

    這貽誤戰機,致使重鎮淪陷的罪名,就扣到張某頭上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