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三個兒子一台戲
字數:7310 加入書籤
大明第一爵第322章三個兒子一台戲
朱棣仰天長歎一聲:“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但是你說朕除了占卜之外,還能有別的辦法來定奪此事麽?”
“立儲自古以來都是難以決斷的大事,無論好與壞,都隻能由皇上一人決定,所以不管選擇誰,都是好的結果,因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李霖不想給自己招惹麻煩,不過他也確實不想讓朱高熾做太子,否則以後的大明就真的完了!
朱棣沉默了許久,然後說道:“朕再仔細的想想吧。”
“若是皇上您沒有其他吩咐,微臣就先告退了。”
李霖也知道現在的朱棣很頭疼,所以就想盡快的離開,免得一會兒對方又有什麽煩心事要跟他講。
朱棣原本還想再和李霖多聊兩句,不過看到對方著急著回去,他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
李霖走後,他和皇上的對話很快就傳到了三位皇子的耳中,不過這種消息也肯定是朱棣授意,要不然誰敢碎嘴的傳遞這些消息!
大皇子朱高熾此刻還算澹定,看上去依然悠閑的躺在搖椅上吃葡萄。
“世子你怎麽還在這裏吃啊!你就不怕胖的走不動路麽!”
妻子張氏看到朱高熾這個樣子就上前一頓數落,覺得她這個相公實在太懶散了!這個樣子還怎麽去爭大位!
“反正已經這麽胖了,再多吃一點兒也無妨,你這麽火急火燎的又要幹什麽?婦道人家要穩重端莊,你這若是讓外人看到肯定會被說閑話的!”朱高熾慢悠悠的坐直了身子。
“我什麽也不怕,我就怕你那太子的位置被人家搶了!”張氏板著臉說道。
“噓!小聲一點兒!你可別胡說!這話傳出去可是要掉腦袋的!”朱高熾緊張的說道。
“三個皇子,你明明是老大,為何你的膽子卻是最小的?你也不想想,如果你做不上太子之位,老二、老三他們那種性子能讓咱們好過麽?”張氏氣呼呼的質問道。
“可是這種事情都是由父皇來定奪的,咱們再怎麽著急也沒用啊!”朱高熾苦笑著說道。
“你沒聽到消息麽?今天父皇找李霖議事,主要商量的就是立儲之事!”張氏激動的說道。
“這不是很正常麽?之前父皇已經和姚廣孝、丘福、朱能、楊士奇等人商討過了,現在詢問李霖也是很正常的。”朱高熾不覺得這件事情有什麽好奇怪的。
“哎幼喂,你是真不著急啊!胡總管他們幾個都放出消息了,說是父皇現在有意立朱高煦為太子,十有已經定下了!”張氏又著急的提醒道。
“既然父皇都已經定了,我再說什麽也沒用啊!可能這就是命吧,從小都是老二和老三得寵,我能有什麽辦法?”
朱高熾心裏很無奈,因為他的兩個弟弟嘴甜討喜又能征善戰,再加上他這身子骨又不爭氣,整天病懨懨的也不知道能活多久,所以讓朱高煦做太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世子啊!你能不能爭點兒氣啊!你可以不當太子,但是你想過你兒子沒有?將來他還能有活路麽?”張氏歎口氣,她現在之所以要爭,不都是為了自己的寶貝兒子麽!
聽到這話,朱高熾突然靈機一動:“我怎麽忘了!我不受老爺子待見,可是我兒子討喜啊!當初老爺子下定決心造反,不就是因為他這個寶貝孫子麽!快快快!快扶我起來!”
“你這是要幹嘛?”張氏好奇的問道。
“把瞻基帶過來,這些西域的葡萄真好吃,讓這孩子給他爺爺送過去。”朱高熾笑著說道。
“瞻基還不到五歲,他這麽小的孩子萬一說錯了話怎麽辦?”張氏有些擔憂的問道。
“怕什麽,童言無忌,父皇怎麽會怪罪孫兒說錯話?”
朱瞻基是朱高熾最後的底牌,所以他立刻帶著兒子去討好朱棣。
……
此時的二皇子府上,也收到了宮裏傳來的消息。
“殿下,消息十分準確,胡總管、黃總管和紀大人都這麽說!”
“哈哈!哈哈哈!老爺子還不湖塗啊!除了我之外,還有誰能有資格做太子?”
朱高煦此刻激動萬分,因為隻要他被立為太子,今後的皇位就沒有人能從他手裏奪走了!
“殿下,現在基本上已經有了定論,您要盡快讓皇上給您冊封啊!要不然夜長夢多,大皇子和三皇子可都盯著呢!”
“這是自然,我立刻通知丘福、張玉和朱能他們幾個,他們都是父皇最信任的將軍,又立下了這麽大的軍功,老爺子肯定會聽從他們的建議!”
朱高煦馬上火急火燎的去給丘福、張玉、朱能等人送消息,讓大家在明天上早朝的時候一起建議皇上立他為太子!
同一時刻,三皇子朱高燧這裏也忙的不得了。
“殿下,這是宮裏送來的密報,請您過目。”
朱高燧立即接過來仔細查看,看到上麵的內容之後,不由得眉頭緊鎖起來。
“老爺子果然還是選了二哥,如此一來,我就真的沒太大機會了!”
“殿下,皇上為何要立二皇子為儲君?這根本不符合禮製啊?”
“禮製這個東西有個屁用,任何時候都得用實力說話!二哥的實力最強,若是直接讓他當太子,我還怎麽翻盤?絕對不能讓他坐上太子!”
朱高燧也想爭奪太子之位,可是他知道自己根本沒什麽機會,因為論禮法,是要讓大皇子做太子,論實力,則是讓二皇子做太子,不管選擇哪一種,都輪不到他這個老三啊!
可是做人總得有個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朱高燧能力不行,身份地位也不行,所以他隻能小心謹慎的做人!
若是讓朱高熾做太子,朱高燧最起碼還能有個盼頭,因為以他大哥的身子骨,估計還沒有老爺子活的時間久!
但現在老爺子選了他二哥,就等於斷了他的路啊!
朱高煦年輕有為,能征善戰,在這次和朱允炆兵馬的對抗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一旦朱高煦做了太子,朱高燧就真的沒有機會翻盤了!
而且朱高煦為人狂傲不羈,做事情又心狠手辣,若是他今後再當了皇帝,估計很有可能將朱高燧和朱高熾斬草除根!
所以說,朱高燧說什麽也得先幫朱高熾穩住局勢,最起碼不能讓老爺子馬上立朱高煦為太子!
隻不過朱高燧這裏沒什麽人脈,朝中的大小官吏要麽支持大皇子,要麽支持二皇子,根本不會有人支持他!
思來想去,朱高燧決定從宮中宦官和錦衣衛身上入手,畢竟這些人都是朱棣身邊的近臣,稍微在一旁吹吹風就勝過那些文武大臣說的十句百句!
而且朱高燧此次是要讓人替大皇子朱高熾說好話,他心裏自然不會有太大壓力!
想到這裏,朱高燧立即準備了十萬兩銀子,分別給宮中的幾位總管和錦衣衛指揮使送了過去。
……
到了第二天上早朝,朱棣剛在龍椅上坐穩,丘福、張玉等幾位武將就立刻上前諫言,說是立儲為國之根本,務必要盡早立儲君,免得動搖大明根基!
聽到這話,朱棣就知道這肯定是老二在背後指使,看來自己放出去的消息之後,老二已經上鉤了!
相比之下,老大就穩妥謙遜許多,還知道打感情牌,昨天晚上就讓小孫子給他送去了一大盒葡萄。
在朱棣心裏,太子的最佳人選還是朱高熾,第一是符合禮法,第二是他的小孫兒朱瞻基確實聰慧過人,第三最重要的也就是朱高熾宅心仁厚,若是他今後做了皇帝,最起碼會給兩位兄弟留個活路!
當然,朱棣最喜歡的還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不僅僅是這兩個小的能征善戰,最主要是他們有孝心,嘴巴甜,懂得討他歡心。
若非如此,朱棣在立儲之事上也不會顯得如此為難了!
現在朱棣之所以要引朱高煦上鉤,就是想看看這小子的表現,若是在他還沒有坐上太子之位的時候就把尾巴翹到了天上,那就必須好好的敲打敲打了!
所以這時候朱棣笑著說道:“立儲之事朕也思索了許久,隻不過朕的三個兒子各有千秋,都是人才,立誰為儲君,朕還在思索,不知諸位愛卿可有推薦的人選?”
朱棣這麽一問,丘福立刻站出來說道:“皇上!二皇子能征善戰,此次立下了赫赫戰功,讓老臣都望塵莫及,實在少年英雄!所以老臣願意舉薦二皇子為儲君!”
丘福這麽一說,方孝孺立刻站出來反對道:“皇上!微臣以為,自古以來都是立長為儲君,這也是順應天意的禮法,所以微臣覺得大皇子更適合做儲君!”
“皇上!二皇子戰功卓著,之前多次力挽狂瀾,不顧安危拚命救駕,此為大仁大義大孝大勇啊!”張玉這時候也站出來支持朱高煦。
楊溥正準備上前說話,卻被一旁的楊士奇偷偷地拉了一下衣角。
楊溥猛的一愣,意識到這是對方在提醒自己不要說話,所以也閉上了嘴。
朱棣看看文臣這邊突然啞火,沒有人再為朱高熾發聲,心中略有好奇,心想難道是這些文臣都害怕了麽?
不過仔細想想,這些武將都支持朱高煦,這確實不是什麽好事啊!
所以朱棣這時候又對朱高煦問道:“高煦,現在支持你的人多,若是真的讓你做了太子,你要怎麽治理這個國家?”
聽到這話,朱高煦立刻興奮的說道:“回稟父皇,兒臣一定竭盡所能,為大明百姓造福,讓大明的軍隊更加強盛,讓萬邦來朝,拜服大明天朝聖威!”
“嗬嗬,口氣倒是不小!高熾,你也說兩句吧,若是讓你做了太子,你又會如何啊?”
朱棣明顯對朱高煦的回答不滿意,所以此刻的朱高煦心裏非常緊張。
這時候朱高熾上前開口說道:“父皇,兒臣自知不如二弟能征善戰,不如三弟聰慧過人,所以兒臣隻能時時刻刻勉勵自己,多向二弟和三弟學習,聽從父皇您的教誨,踏實本分的做好父皇交給兒臣的所有事務。”
聽到這話,朱棣滿意的點點頭,雖然老大平時木訥了一些,不過他謙恭仁厚,對臣子和兄弟都很仁慈,將來也必定是一位仁君!
所以朱棣想了想說道:“立儲之事朕會盡快的做出決斷,不過在這之前,朕覺得還是先封賞有功之臣,畢竟諸位都為咱們的大明立下了赫赫功勞,朕不能虧待了諸位啊!”
朱棣此刻把話題岔開,說是要給眾人封賞。
如此一來,幾個想要推薦朱高煦為儲君的將軍也都閉上了嘴,因為相比之下,他們更在意此次的封賞!
而且現在朱棣明顯還不願意立刻立儲,所以繼續討論這件事情純屬自己找不痛快!
接下來朱棣直接讓人宣讀了自己封賞的明細,讓眾人聽聽這裏麵哪些人的封賞大了,哪些人的封賞小了,隻要是不合適的地方都能提出來,畢竟這是草擬的詔書,還是可以修改的!
朱棣這麽做也是盡量的照顧所有人的心情,因為封賞對於他來說多給一些少給一些都無所謂,隻要大家能夠忠心耿耿的跟著他就行!
當然,這一切的基礎都是李霖給他創造的,若是沒有李霖解決他的財政危機,他拿什麽給眾人封賞?
對於朱棣的封賞,在場的文武百官都沒有任何意見,因為朱棣給的封賞都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就連那些降將也都有封賞!
首先封賞的是姚廣孝這個黑衣宰相,被封為僧錄司左善世,相當於掌管天下佛門僧眾。
緊接著是丘福、朱能、張玉、陳亨四人封公,子孫世襲。
隨後又有十三位武將封侯,十一位武將封伯。
另外還有方孝孺、鐵鉉、暴昭、平安、盛庸等降將和朱允炆舊臣得到了封賞。
李景隆雖然沒有得到特別大的封賞,但他依然是曹國公,加封左柱國,位列群臣之首,比著徐輝祖要好太多了!
徐輝祖可謂是最不討喜的一個人,因為他不是功臣,也不是真心歸順,朱棣之所以沒有殺他,完全是看在皇後的麵子上,隻是讓他禁足在家中,這已經算是法外開恩了。
朱棣這邊熱熱鬧鬧的舉辦著慶功宴,可是朱高煦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太子之位很可能要泡湯了!他必須要想辦法找人幫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