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爭當皇帝

字數:6529   加入書籤

A+A-




    朱高煦板著臉冷哼一聲:“大侄子,別給你二叔耍心眼兒了,我可以不爭這個皇位,但是我的日子必須過的更舒坦一些,我不要江浙一帶的富庶之地,但你爹不能還把我留在雲南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吧?四川、雲貴、湖廣我要這些地方作為封地不過分吧?”
    朱高煦知道自己若是去要江浙地區,朱高熾肯定不會答應,所以就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四川、雲貴和湖廣作為自己的封地。
    四川天府之土,又有天塹阻隔,是個休養生息的好地方,雲貴多崇山峻嶺,可以當做退路,湖廣地區進可攻,退可守,當做緩衝地帶最合適。
    朱瞻基聽到這話頓時臉色難看起來,因為朱高煦看似退了一步,實際上卻掐住了他們的咽喉啊!
    “二叔,您對大明的功勞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給您這麽大的封地,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啊?”
    “不合適?怎麽不合適?我覺得挺合適啊!”
    “二叔,您想想,僅僅一個四川的巴蜀之地,土地麵積就相當於整個江南了!若是再把湖廣和雲貴給您,整個大明不是都給您一半了麽?我爹他自然是沒有什麽意見的,但其他叔叔以後怎麽分啊?”
    朱瞻基這麽一說,朱高煦立刻笑著說道:“別給我講那些沒用的,咱們大明的國土麵積那麽大,我才要了幾個行省而已,怎麽會占據一半的土地?北方草原那麽大,再分封幾十個王爺也足夠用了!”
    現在的大明可謂是大一統,北方草原、整個西域、南蠻之地全都是大明的,至少還能再分封幾十個王爺,隻不過這些地方都很貧瘠罷了。
    “二叔,咱們大明的土地百年之內肯定是夠分封的,但是百年之後呢?所以還請二叔以大局為重,能不能少要一些土地?”
    “嗬嗬,以我的功勞和能力,其他王爺誰敢說三道四?再說了,我不跟你爹爭搶皇位已經是以大局為重了,你還想怎麽樣?欺負人也沒有這麽欺負人的吧?”
    “二叔您別生氣啊!要不這樣,四川和雲貴都給您,不過湖廣地區您可不能再拿走了!當然,侄兒也會為您爭取更多的利益彌補這方麵的損失,一千萬兩銀子如何?”
    聽到這話,朱高煦依然很不高興的說道:“你這是打發叫花子呢?一千萬兩銀子就讓我放棄湖廣地區?這湖廣雖然貧窮,但是一年的稅收都不止一千萬兩銀子吧?”
    “您也不能這麽算啊!湖廣地區的稅收是有不少,但這些銀子取之於民還得用之於民啊!每年僅僅是河道整治就有不小的開銷,再加上官員的俸祿、軍餉、民生等支出,基本上沒剩下多少銀子了。”
    朱瞻基說的也是實情,整個大明除了江浙一帶的富庶地區之外,其他地方的財政稅收和開支基本上是持平的。
    “大侄子,你以為你二叔傻麽?就算湖廣地區沒什麽油水,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積攢十年八年,利潤肯定不止一千萬兩白銀吧?”
    “二叔,長遠來看,肯定是土地稅收更劃算,但現在您不是可以直接得到一千萬兩銀子麽?根本不用再積攢十年八年啊!要不這樣,侄兒我再私自做主,給您加五百萬兩銀子的補貼,您覺得如何?”
    “五百萬兩他太少了!咱們叔侄也別再拉扯了,你給我兩千萬兩現銀,我立刻撤兵回去,今後隻留在巴蜀和雲貴地區,絕對不踏入中原半步!”朱高煦一本正經的說道。
    “二叔,現在國庫空虛,哪裏能拿得出那麽多現銀啊!就算是寶鈔,我也得給您周轉好幾天!”
    “別廢話,我就要現銀!兩千萬兩現銀,少一分錢都不行!覺得可以就立即把錢送過來,見到錢我就撤兵,要不然你回去跟你爹說說,讓他做好決戰的準備!”
    朱高煦說的斬釘截鐵,朱瞻基這時候隻能苦著臉說道:“那行吧,侄兒一定把話給您帶到,至於最後的結果如何,侄兒就不敢打包票了!”
    “沒關係,不管是戰還是和,我都是可以接受的,我最多給你爹三天的準備時間,三天之後我就要看到銀子,否則後果自負!”
    “行行行!二叔您放心,侄兒一定把話給我爹帶到,大家都是一家人,千萬別傷了和氣,若是您沒有別的吩咐,侄兒就先行告退了!”
    朱瞻基和顏悅色的說著,隨後恭敬的轉身離去。
    等到對方走後,朱高煦臉上逐漸的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眼下這個結果雖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卻能給他打下良好的基礎,今後再去爭奪皇位就會變的簡單許多!
    如果朱高煦這次一意孤行的非要和朱高熾決戰,即便他真的爭到了皇位,也是根基不穩。
    況且他若是真的跟朱高熾拚個你死我活,後麵還有一個老三虎視眈眈啊!
    所以說,朱高煦退而求其次,到時候掌控了四川的天府之土和雲貴的天然屏障,到時候就沒有人能把他怎麽樣!
    ……
    等到朱瞻基回到皇宮之後,立刻把他和朱高煦的對話給朱高熾講了一遍。
    “父皇,事情就是這個樣子,雖然二叔願意放棄湖廣地區,但是卻要咱們拿出兩千萬兩現銀,您說這件事情要怎麽辦合適?”朱瞻基問道。
    “雲貴川看似偏僻,實際上發展潛力巨大,若是在這裏潛心經營,早晚都有東山再起的時候,咱們若是再給他兩千萬兩銀子,就等於養虎為患啊!”
    朱高熾歎了一口氣,老二這以退為進的辦法真是不錯,現在弄得他是更加被動了。
    “父皇,要不咱們幹脆和他死拚到底吧?”朱瞻基小聲的問道。
    “湖塗!那樣不但會傷了大明的根基,也會給老三創造機會!眼下隻能先穩住老二的心,然後除掉老三的根基,等沒有了後患,再解決老二的問題。”
    朱高熾最終決定答應漢王朱高煦的條件,隻要對方現在撤兵,他就能穩住局勢,隨後再一點點的想辦法除掉這些麻煩!
    所以這兩天朱高熾把國庫和內務府都給搬空了,終於擠出了兩千萬兩銀子給朱高煦送了過去。
    當朱高煦拿到了銀子之後,立刻樂嗬嗬的撤走了軍隊,這也讓朱高熾終於鬆了一口氣。
    遠在山東的趙王朱高燧原本還盼望著兩個哥哥火拚,然後自己趁機撿漏。
    可是沒有想到這個事情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到最後朱高煦竟然撤了!
    “蠢貨!無知!見錢眼開!區區兩千萬兩銀子就把你打發了麽?你可真是我鼠目寸光的好二哥啊!”
    朱高燧在自己府上氣的破口大罵,但是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因為朱高煦已經撤離了京城!
    朱高燧身旁的幾個謀士也都傻臉了,沒有人能想到這麽大的事情竟然以這個結果結束!
    “王爺,眼下漢王撤離,京城的危機已經解除,若是等到朱高熾緩過勁兒來,肯定第一個要對付咱們啊!”
    “對付咱們?為什麽要對付咱們?就算是要算賬,也該找老二算賬啊!我這次可是按兵不動,沒有給他找任何麻煩啊!”
    朱高燧不明白為什麽自己會有危機,因為他這次誰都沒有得罪啊!
    “王爺,秦始皇統一六國便是遠交近攻之策,現在漢王回到了雲南,況且兵力強盛,朱高熾自然是要對付咱們了!”
    聽到這話,朱高燧再次一愣,不過仔細想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可惡!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是我跟著倒黴!你們趕緊想想辦法,我到底要怎麽做才能解除這場危機?”
    朱高燧越來越心慌了,但是又沒有膽量主動進攻,所以此刻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王爺,在下覺得,目前的漢王肯定不會再卷入這場紛爭了,但如果讓這場紛爭徹底平息,咱們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倒不如拚一下,先把水攪渾了,興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你的意思是說,不拚一下,到最後連一線生機都沒有了?”
    “確實如此,到了那個時候就沒有任何機會了,王爺何不拚一下?”
    “可是我拿什麽去拚?我手裏的兵馬加在一起也就五萬左右,麵對正規軍基本上不堪一擊啊!”朱高燧擔憂的說道。
    “王爺您忘了白蓮教麽?當初的白蓮教可是一群手無寸鐵的莽夫發動暴亂,不還是搶占了不少城池麽?若是咱們跟唐賽兒的白蓮教聯手,到時候山東、北平再加上山西和陝西,一定能夠聯手攻破京城!”
    聽到這話,朱高燧心裏終於燃起了一些希望,因為白蓮教確實擁有很多教眾,雖然實力不強,但人數足夠多啊!
    即便最後他們真的不能攻入京城,至少能夠把水攪渾,到時候誰勝誰負就很難說了!
    猶豫再三,朱高燧終於下定決心聽從這些謀士的建議,然後讓人暗中聯係唐賽兒的白蓮教,密謀組織一場大混亂!
    等到十月深秋,京城周邊突然爆發了許多大規模的白蓮教暴亂!
    一開始朱高熾還以為這是白蓮教餘孽趁機作亂,隻讓各地加強防禦,暫時不要輕舉妄動,準備等到全國局勢穩定下來再解決這些白蓮教餘孽。
    然而這一場全國規模的暴亂愈演愈烈,到最後地方兵馬都抵擋不住了!
    朱高熾這才意識到這是一場有組織有謀劃的暴亂,背後的主謀竟然是趙王朱高燧!
    “老三真是個混蛋!非要把大明的江山毀了不可麽?他真以為自己能夠奪取皇位?真是癡心妄想!”
    “父皇息怒,您要保重身體啊!白蓮教的事情兒臣已經增派了人手,目前山西和陝西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北平的白蓮教餘孽也快肅清了,僅僅是山東等地的白蓮教餘孽還有些猖獗。”
    朱瞻基很擔心自己老爹的身體狀況,因為自從對方當了皇帝,就一直因為藩王作亂的事情而耗費心神。
    雖說漢王撤離之後,朱高熾的壓力減小了不少,但是朱高熾本身就身體孱弱,再加上這兩個月太放鬆,縱欲過度,這就導致他的身體狀況很快出現了問題。
    朱高熾覺得自己隻是太累了,休息一段時間即可,所以也沒有太在意這件事情,他現在隻想盡快的解決白蓮教和趙王的叛亂。
    ……
    此時的逍遙王王府之中,李霖坐在自家後花園垂釣,大兒子李毅向他匯報著最近幾天朝中發生的大事。
    “父親,現在白蓮教餘孽死灰複燃,雖然表麵上看似平息了不少,但是暗地裏還在醞釀更大的危機,如此長久下去,受苦受難的還是天下的百姓啊。”
    李毅為人正直,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因為從小家境富裕,所以也不會貪汙受賄,雖然因為這種性格問題很難高升,但在自己的職位上也從未出現過任何問題。
    李霖這時候抬起手裏的魚竿,然後說道:“你瞧,這麽好的魚餌,水裏這麽多的遊魚,為何就是沒有魚上鉤?”
    “可能是天冷了,所以魚餌不怎麽活躍吧?”李毅想了想說道。
    “你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但不管怎樣,一年四季都得有魚咬鉤,要不然那些打魚的漁夫是不是都要餓死了?”李霖笑著問道。
    “父親,您的意思是說,白蓮教之所以死灰複燃是很正常的事情?難道百姓永遠都無法過上安穩的日子麽?”李毅忍不住問道。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永遠的安寧,也沒有永遠的混亂,即便沒有了白蓮教,也會有黑蓮教、紅蓮教,但這些其實都不影響底層百姓的生活,百姓最關心的不是誰當皇帝,而是能不能吃得飽,穿得暖,現在大明的問題不在於白蓮教,而是在於底層的百姓沒有好日子過,所以你不需要去關心白蓮教,你隻需要想辦法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即可。”
    李霖不想讓兒子卷入白蓮教的紛爭之中,因為他非常清楚,這表麵上看起來是白蓮教禍亂朝綱,實際上還是趙王他們在爭權奪利!
    李毅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然後又忍不住說道:“父親,現在新皇登基,您之前擔心的問題應該已經解決了吧?您什麽時候能讓老二和老三他們兩個回來?”
    李霖聞言笑了笑:“問題不是已經解決了,而是剛剛開始,看著吧,接下來還有更大的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