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應對
字數:3928 加入書籤
明軍抵達金牛鎮時日頭已經偏西,楊彥迪讓大軍在城鎮旁邊的高坡處安營紮寨。
而在中軍大帳中,一場關於是否繼續攻打萬州的爭論正在激烈上演。
“張士臣援兵已到,加上萬州城內原有的三千綠營,我們隻有六千人如何能打,不如往北,將清軍調動起來,尋機決戰。”
陳安平根據現下的情況先一步向楊彥迪建議道。
楊彥迪的二弟楊彥昌也連連點頭,讚同陳安平的建議,“我軍的勝機便在能快速拿下萬州,此時先機已失,不如北上。”
楊彥迪不以為然,臉上露出不悅之色,“老楊我可是向江帥拍胸脯保證要拿下萬、崖二州,萬州近在眼前,若打也不打就逃之夭夭,豈不讓世人看不起老楊。”
他看著陳安平,語重心長地勸說道:“對方有成建製的騎兵,若是北上,八旗騎兵再來,一如幾日前,我們成了瞎眼獵物,最終免不了全軍覆沒。”
陳安平聞言也沉默起來,現在的形勢實在對明軍不利。
原為南明高、廉、雷三州總兵的陳上川皺著眉頭插話道:“張士臣此人我打過交道,他極善伏擊,廣東的尚可喜在他手上吃過不少虧。”
楊彥迪眼睛一亮,吩咐手下親兵,“取輿圖來。”
一張略顯粗糙的瓊州輿圖擺在了案上,陳安平仔細端詳片刻,手指按在金牛鎮和萬州之間的一處山穀口處,”若有伏兵,此處最佳。”
楊彥昌看了看陳安平手指處,略顯無奈地說道:“若要繞行此地,少說又要多花兩日時間,敵人更可從容布置繼續伏擊,左右為難啊。”
一夜軍議沒談論出個結果,第二日明軍原地整修未動,陳安平安排了一隊斥候打扮成赴萬州城趕集的百姓前往山口處探查。
遠遠地還未到達山口,便被一隊巡邏的清軍攔下。
帶隊的隊正方老六是瓊州人,滿臉憨厚地躬身道:“各位軍爺,小的們往萬州城趕集去,咋這地界不讓走了?”
領頭的清軍哨官上下打量了方老六一眼,“這條路暫時不許走你不知道嗎?”
方老六裝成一臉疑惑的樣子,“沒聽說啊,咋的軍爺,要打仗了。”
哨官麵色一板,”別瞎問。“
方老六見狀連忙諾諾請罪。
哨官帶人檢查了一下方老六帶的貨物,都是普通的山貨之類,沒什麽可疑的地方。
“你們幾個跟我來。”哨官和顏悅色地對著幾人說道。
方老六不動聲色地搖搖頭示意手下不要衝動,裝作憨厚的樣子跟了上去,”軍爺什麽事啊,我們這還趕著去萬州賣貨呢。”
哨官揮揮手,”拿下,統統關起來。”
方老六心中一驚,是哪裏暴露了嗎?
“軍爺軍爺,你這是幹嘛!”方老六繼續試探。
那哨官輕歎口氣,“委屈幾位老鄉在此住上幾日,我也是山裏出來的孩子,但軍令在身,過幾日再放你們走。”
方老六心中瞬間斷定,此地十有有伏兵在,故意哭喪著臉,“軍爺,咱這山貨可都不經放啊。”一邊說著一邊悄悄往哨官身邊湊。
眼見距離差不多了,他果斷從懷中掏出匕首,一躍撲向那哨官,在對方震驚的眼神中,他毫不留情地抹了哨官地脖子。
其餘幾人也紛紛動手,這隊巡邏的哨兵瞬間死傷大半。
“不要戀戰,撤!”方老六大喝一聲,扭身就往後跑。
幸存的清軍立刻吹號示警,附近的巡邏清軍迅速向此地趕來。
“分散開跑,能活一個是一個!”
眾人分散奔逃,各個暗自祈禱能活著將情報帶回。
最後隻有方老六和兩個手下成功逃了出來,其他兄弟們都犧牲在清軍的追殺中。
楊彥迪聽完方老六帶回的消息後突然哈哈大笑,“張士臣此人也不過如此,若是仗著優勢兵力依城而守,這仗還真不好打,現如今嘛,取萬州就像探那什麽取物一樣。”
“探囊取物,不知大帥要如何破局?”陳安平皺眉問道。
“我們糧秣充足,安平和上川一起在此安寨穩住不動,繼續吊著張士臣,我親帶五百精兵繞路奔襲萬州,萬州城缺乏防備,一戰而下不是問題。”楊彥迪充滿自信地說道。
“不可!”
“大帥不可如此輕率冒險。”
“大哥,你在此安坐指揮,讓弟弟帶人前去。”
一時間帳內幾人紛紛出言反對。
“大帥,憑這個消息,不能百分百確定張士臣就帶人在此設伏,況且就算設伏,帶了多少人也是未知,萬一主力仍在萬州,豈不是白白送死。”
楊彥迪目光灼灼地看著陳上川問道:“上川覺得張士臣在此處設伏的幾率有多少。”
陳上川沉吟片刻,謹慎道:“若山口處有巡邏的清軍,以臣對張士臣的了解,當有六七成。”
楊彥迪豪邁地一揮大手,眼神睥睨道:“六七成足矣,眾兄弟不必再勸,說起防守陣戰,你們個個都比我強,但說到突襲奔殺,勇武爭勝,天下能與我楊彥迪相比的也沒有幾個,若是張士臣部主力仍在萬州,老楊我又不是傻子,還能硬要襲城不成,大不了再溜回來唄。”
“即便如此,大哥也該多帶些兵去,五百人還是太少了。“楊彥昌繼續勸道。
“再多就容易被看出來了,五百人足矣,你們在這邊好好牽製住張士臣便好。”
楊彥迪一意孤行下,剩下三人無奈妥協,淩晨時分,楊彥迪帶著打扮成清軍綠營兵模樣的五百人,悄悄的從大寨中行出,直奔南邊而去,消失在漆黑的黑夜之中。
前方巡邏隊被明軍探子偷襲的事情讓張士臣十分憤怒,心中暗罵馬震貪生怕死,本該將營寨設立在山穀前方引誘明軍地的震卻將營地設立在隱蔽的樹林中。
於是本該在馬震營地處就被攔下的方老六十分順利的摸到了山穀口。
張士臣氣的要派人斬了馬震,聽到消息的馬震連忙將營地轉移到山穀前,自己親自跑到伏擊處向張士臣請罪。
馬震跪抱著張士臣的腿痛哭流涕,張士臣氣頭過後,心中明白還需要馬震來當誘餌,不好苛責太甚,最後雷聲大雨點下,仍讓馬震戴罪立功。
這次回去後,馬震一改避戰姿態,主動派人往明軍營寨挑釁,同時加緊修建營寨,做出一副要將明軍擋在山穀處的姿態,來引誘明軍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