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爭陰雲
字數:3895 加入書籤
隨著專征權到手,再加上因為朝鮮被屢次劫掠,康熙皇帝連連催促用兵,施琅這邊開始認真地準備進剿之事。
而失意的姚啟聖在接到康熙的嚴旨和傑書寫來讓其好好輔助施琅的書信後,仿佛真的認命了,全身心撲在了後勤準備上。
同時,他在年前收到了烏鬼從瓊州傳回來的情報,&nbp;第一時間同步給了施琅,助其製定攻取澎湖的戰略。
姚啟聖這段時間在眾官麵前表現如常,仿佛並未因爭奪指揮權失敗而沮喪。
隻有在一次看完水師操練後,他才微微流露出真實心緒,當著施琅和眾福建文武的麵作詩一首
提師渡海極滄溟,萬裏波濤枕上聽。此際夢回銀漢轉,&nbp;千峰明月一孤舲。
施琅聽完這詩後笑了笑不以為意,姚啟聖心中如何想不重要,&nbp;在康熙和傑書的嚴令下隻要他能配合好後勤的事情就足矣。
但很顯然下麵的很多官員不這麽想,許多人以為姚啟聖仍憋著口氣要報複,在這樣的局麵下,眾官員對進剿東寧的前景憂心忡忡。
在福建官場的憂慮氛圍中,康熙二十二年的新年悄然來臨。
借著過年的機會,施琅主動放下身段,前往姚啟聖府邸拜年。
此時的姚啟聖因為爭權失敗,心中憂憤之下,舊瘡疾複發,身體狀況很差。
聽聞施琅前來拜訪後,略一思索便想明白了緣由,他輕歎一聲,沒將施琅拒之門外,強撐著精神設宴款待了他。
“是我輸了,沒什麽好說的。”,&nbp;席間姚啟聖臉色蒼白,&nbp;神情複雜地看著施琅說道。
“都是為了平定東寧,&nbp;又何必非論個輸贏。”,&nbp;施琅一臉感慨地回道。
姚啟聖聞言沉默不語,之後二人一言不發,在沉默中吃完了這頓飯。
雖然過程十分窒息,但好歹兩人並未再發生爭執,和和氣氣地共進了晚餐。
隨即在施琅的有意散播下,督、撫兩人在新年共進晚宴,修複了關係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福建官場。
施琅心想這便夠了,縱使你心中對我千般怨恨,隻要表麵保持和諧,穩住人心就好,日後收複了東寧,我便分潤你少許功勞也未嚐不可。
等過完上元節後,還沒有出正月,此時海峽間北風呼嘯,本來按照施琅的計劃,是準備在夏季南風起時再出兵進剿東寧的。
但架不住康熙皇帝催得緊,上有所命,即便他心中不認同,&nbp;那也得表明態度,他親自率領舟師先行抵達了興化平海水寨。
得到施琅本部水師出動消息的江勝第一時間下令澎湖列島戒嚴,&nbp;士卒們一律銷假回歸。
大量巡邏船隻被派往海峽間以探聽敵人進一步動向,澎湖各島守軍和水寨內的水師嚴陣以待,做好隨時迎敵的準備。
但此時僅是施琅本部兵馬出動,其他福建水師軍鎮暫未有調動消息,他隻是例行戒備,將消息報給東寧時也建議暫不需要大張旗鼓地援助,謹防對麵疲軍之計。
但承天府這邊在得到消息後還是不可避免的緊張起來,甚至發生了哄抬糧價之事,好在柯平當機立斷,立馬逮捕了這些不法商販,重判治罪,殺雞儆猴。
正月剛出,局勢進一步緊張。
福建水師五鎮總兵官林賢、陳龍、黃鎬、楊嘉瑞、朱天貴加上署興化鎮總兵官臣陳昌,各自帶領官兵船隻及各協營船兵,按照施琅的命令陸續抵達了平海水寨,在此侯風準備往澎湖進發。
此時在平海水寨聚集了偽清官兵二萬一千餘,配駕大鳥船七十隻、趕增船一百零三隻、雙帆舵船六十五隻,福建水師大軍盡數齊聚於此。
總督姚啟聖更是親自押解後勤糧草到平海水寨,又分兩次解到銀十一萬五千兩,足發給官兵本年二、三、四三個月之軍餉。
並移請預備賞功銀三萬五千兩,隨帶軍前,以待賞賜破敵有功官兵之用。
萬事具備,隻差合適的風向出現大軍便可出發,施琅在寫給康熙的奏折中稱
“自到平海,給發官兵銀米,以資足食,凡鄭逆逆之情形與破賊之計算,臣籌之頗熟,惟風信不敢逆料。當慎待天時晴霏,十分利便,極出萬全,方敢統率進發。此番擬在平海開洋,順風坐浪,直抵澎湖,占據上風上流,為製勝之要著也。”
同時為了進一步緩和與姚啟聖的關係,他還特意在奏折上為姚啟聖表功道
“臣更谘會督臣,待臣進兵之後,即前往駐紮廈門,居中調度,策應糧銅,督臣姚雖瘡疾未愈,而辦賊之心尤切,必欲扶病赴公,此臣得賴以彈壓策應,而可無不給之慮矣。”
奏折傳到北京後,康熙龍顏大悅,對施琅的果敢進取和識大體十分滿意,暗道令其專征果然正確。
心情不錯的康熙當著李光地和明珠的麵稱讚說“卿二人所薦之“海霹靂”名不虛傳也。”
明珠和李光地連忙應和,再次為施琅說了不少好話。
而對岸的江勝聽聞對麵大軍雲集的消息後毫不驚慌,與之針鋒相對般地調集邱輝、林升、吳潛、王隆、陳君明等各部水師齊聚澎湖列島西側水寨。
當是時風帆雲集,戰船齊聚,總計水師官兵兩萬整,有蓋倫船四艘,熕船十二艘,大鳥船四十一艘,水艍船、趕繒船共計一百零三艘,沙船、烏龍船、銃船、快哨等七十一艘。
江勝冷靜調度指揮各水師到達指定區域,靜待施琅大軍。
收到江勝傳來的緊急軍情時鄭克臧很是懵逼,這時間不對啊,怎麽這澎湖海戰要提前了?
來不及多思考,不敢抱有絲毫僥幸心理,萬一曆史就是被他給改變了呢,他當即傳令由江勝掛帥,全權負責與施琅作戰。
同時令北軍何祐嚴防雞籠、淡水等地,謹防有敵偷渡,命西軍楊彥迪和南軍邱世寧在瓊州加強戒備,密切注意廣東方麵清軍動向。
又命陳繩武率領沈誠、毛興、裘武所轄的中軍三軍鎮,加上一部分看守屯墾的東軍陸師,總計一萬三千人悉數發往澎湖援助江勝,務必阻礙敵軍登陸澎湖。
而戶官蔡濟也在第一時間準備好了足夠的後勤糧草和餉銀、賞銀總計二十五萬兩,由他親自押往澎湖。
隨著雙方大軍雲集,海峽間戰爭陰雲密布,商船絕跡。
收到消息的東亞各國均將目光聚焦在了這一場決定未來東亞海域霸權的海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