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照會葡人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A+A-




                      朝鮮允許通商的消息正當其時。

    東寧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雖然偽清禁止貿易將這優越性損毀了近半,但依然可以從此中轉前往日本和朝鮮貿易。

    對於東亞地區的貿易而言,中日是各國最主要的貿易對象。

    自從德川幕府鎖國之後,日本僅剩的大宗對外貿易對象隻有荷蘭與明鄭,在鄭克臧的貿易發展計劃中,這是一張重要的底牌。

    荷蘭人就憑此攫取了巨大的利益,&nbp;日本鎖國後,各國海商紛紛找上了荷蘭人,借由荷蘭人的船隻向日本售賣貨物。

    而荷蘭人作為海上馬車夫對委托售賣的貨物自然會有一定比例的抽成。

    這也導致了在幕府鎖國後,荷蘭的對日貿易量激增,1633&nbp;年荷蘭商船輸入日本的生絲隻有&nbp;1409&nbp;斤,而在1635&nbp;年這個數量激增至&nbp;132039&nbp;斤,&nbp;漲了將近百倍。

    荷蘭人始終貫徹著我不生產商品我隻是商品的搬運工這一貿易原則,所賺取的利潤也都是依靠其獨有的航線資源、特殊的貿易權如對日貿易和強大的海運能力。

    這種搞法東寧完全可以借鑒,尤其是現在加上了朝鮮,&nbp;話語權更大。

    相比荷蘭東寧還有一個優勢那便是與島津家交好,商品輸入日本的途徑不隻有長崎一處。

    雖說這樣搞的話勢必要與荷蘭人起抵牾,雙方在海上的摩擦將不可避免。

    但這對東寧來說不是問題,反正鄭家祖傳下來的,和荷蘭人的關係一直都不咋樣。

    唯一的問題是競爭的結果難以預料,畢竟荷蘭還把持著遠洋航線,東寧雖在區域內占有優勢但真要競爭起來最後會形成個什麽格局實在難料。

    但競爭是必須要有的,這點甚至不用鄭克臧來提,在澎湖海戰勝利後已經有許多人建議恢複當年鄭芝龍掛平安旗收保護費的措施了。

    鄭克臧借著群臣的這個提議,決定先拿此時在東亞逐漸式微的葡萄牙人試試水。

    葡萄牙人在東亞的貿易黃金時期當屬在17世紀30年代之前,那時的葡萄牙手握著裏斯本-果阿-馬六甲-澳門-日本這條穩定的貿易航線,財富滾滾而來。

    但到了17世紀30年代,原本被葡萄牙人占據的馬六甲被荷蘭人搶走,日本也宣布禁絕與葡萄牙的交易。

    曾經的黃金航線徹底斷掉,澳門的葡萄牙人隻能將目光放在了東南亞。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nbp;葡萄牙人逐漸開辟了澳門-馬尼拉、澳門-望加錫一索洛一帝汶和澳門-越南一柬埔寨一暹羅三條新的貿易線路。

    通過這三條貿易線,源源不斷的中國絲織品被轉運到墨西哥和秘魯,&nbp;數不盡的帝汶檀香木被運回澳門,&nbp;越南阮主也為澳門帶來了大量的火炮訂單,新開辟線路的收益總算是勉強維持住了葡萄牙人在東亞的殖民花銷。

    唯一的問題就是澳門到馬尼拉和澳門到望加錫這兩條航線所穿過的海域正好在東寧水師的活動範圍內,而澳門到越南的這條航線又在瓊州水師的監控之下。

    於是一封言辭懇切的正式外交照會被交到了澳督路由美的手中。

    路由美對東寧的觀感一直是不錯的,當初正是因為東寧糖的橫空出世讓他借機在本土上層找到了門路,得以留任澳督一職。

    而在他的安排下,葡澳與東寧之間也有一些貿易往來,東寧借由澳門的這個對外窗口采買了不少內陸的物資,但由於這種貿易必須瞞過清朝的耳目,故而貿易量一直不成規模。

    尤其是去年年底,南洋地區出現了東寧糖的競品,仿照東寧糖開始專門鑽研如何生產質量上乘的砂糖。

    目前產出的南洋砂糖質量雖仍比不上東寧糖,但比起一般普通的糖強了很多,價格比東寧糖也更便宜,於是葡萄牙方麵主動斷掉了與東寧的貿易。

    仍是那個修築在山頂上的總督府內,路由美一臉陰晴不定地看著東寧使臣遞交的照會,照會十分貼心的以中葡兩種語言書寫。

    總結起來的意思就兩點一是今年開始所有從澳門前往南洋的商船均需要繳納一定額的通行費用;二是東寧願幫助澳門向日本、朝鮮轉賣商品。

    第一條提議讓人憤怒,第二條提議令人期待,路由美現在的心情就是如此,他心道這就是東方人所謂的恩威並施嗎。

    路由美將杯中的咖啡一飲而盡,叫上仆人護衛駕車前往議事公局。

    議事公局是葡澳的自治機構,&nbp;葡文直譯為忠貞議會,該議會負責葡澳地區的各項行政事務和葡人社區治理。

    葡萄牙王國派來的澳督則負責軍事防務等問題,議事公局獨立於總督,二者互不統屬,是合作的關係。

    這份來自東寧的照會被路由美拿到議事會上後瞬間就炸鍋了。

    在這裏坐著的每一位議員其背後和海貿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鄭克臧的這封照會無異於是從這些人的身上割肉。

    不斷有議員們站起來狂拍桌子,高聲怒吼來表達憤怒。

    “強盜!這是可恥的強盜勒索!”

    “對這種無理要求我們要果斷地予以拒絕,同時驅逐在澳的明國人,嚴禁他們的商船入港!”

    “當年的荷蘭人也試圖這麽幹,他們還不是可恥地失敗了!“

    不出路由美所料,大家的關注點全部集中到了第一條上,而對能給王國帶來利益的第二條視若無睹。

    雖然路由美也是葡萄牙人,但看著眼前這一幕,他在心中還是暗暗感慨這就是葡萄牙的民族劣性吧。

    王國的顯貴要人趾高氣揚,傲視萬物,無名小卒則唯利是圖,貪得無厭,整個民族缺乏理性、充滿了短視。

    這或許也是王國沒能競爭過荷蘭人的另一個原因?

    不像荷蘭人為了做成生意既幫助清國征剿鄭氏,也幫助幕府鎮壓起義,還幫助柔佛蘇丹抵禦亞齊的入侵,充分詮釋了什麽叫做國家級公關。

    相比之下,葡萄牙人幹的事一樁樁一件件全都是破事。

    在南洋背刺當地蘇丹,在中國搶掠沿海民眾,在日本煽動基督徒反抗領主,高價哄抬馬尼拉的中國物價讓西班牙人遭遇困境,簡直就是將短視這個詞發揮到了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