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遷
字數:4106 加入書籤
麵對馬寶明顯是拒絕托辭的話語,譚宗不知該如何繼續勸說。
正在此時,趙慧進和吳濤依照著村民們的指點一路尋到此處。
他們見到屋內的馬寶還來不及欣喜就發現此時的氛圍好像不太對。
趙慧進衝譚宗投去了詢問的眼神。
“老將軍不願意跟我們回東寧。”,譚宗麵色有些不自然地說道。
趙慧進聞言了然,衝著馬寶拱手行禮道“在下北鎮撫司小旗官趙慧進見過馬老將軍。”
馬寶輕輕頷首,“該說的我都已說過,不需再多言。”
趙慧進嗬嗬一笑道“我家殿下對老將軍一向敬佩,&nbp;老將軍的意願我等自然也不敢違背。“
聽見趙慧進的話,馬自季的臉色好看了不少。
趙慧進話題一轉道“老將軍不願回東寧倒也罷了,能得知老將軍確實尚存人世,殿下一定是極歡喜的。”
隨即他的臉上露出悲傷神色道“隻是可憐了我北鎮撫司的諸多兄弟。”
馬寶聞言麵色稍稍有了變化,沉默半晌後歎氣道“願聞其詳。”
趙慧進語氣感慨道“為尋找老將軍的蹤跡,我們三人在這十萬大山中尋覓了一年之久,&nbp;而我們還隻是眾多尋找隊伍中的一支罷了。”
“老將軍可知,&nbp;對暗樁來說找個偽裝身份呆在固定區域潛伏才是正途,&nbp;頻繁流動將增加暴露的風險,為尋找老將軍,去年至今,北鎮撫司在貴州被偽清官府逮捕了六十三人,全部被斬首。”
他歎息道“貴州巡撫楊雍建月前剛發了命令,命各地嚴查東寧間諜,如果這趟沒能找到老將軍,沒準哪天我兄弟三人也會步上諸位同僚後塵,被查捕了去。”
馬自季聞言麵露不忿之色,“我父子二人好好在此隱居,你們非要來尋,這如何能怪到我們頭上!”
趙慧進笑道“自不敢怪罪貴父子,既然馬老將軍不願回東寧便罷了,但我等也有職責在身,還望老將軍恕罪。”
說完後,他扭頭吩咐譚宗道“你去和村老說我們尋到了戰亂中走失的家中長輩,希望能在此定居就近照料。”
又扭頭對吳濤吩咐道“你把消息帶回去,讓上麵把人手都撤回來吧。”
“你們…你們這是要監視我父子!”,馬自季憤怒道。
“老將軍不願回東寧是他的自由,&nbp;我等留在此地也是我等的自由,馬公子少安毋躁。”
馬寶眼神複雜地看了一眼趙慧進,輕歎一聲衝準備出門的譚宗道
“老夫在此處化名譚三寶,小娃娃跟村正說時莫要說差了。”
譚宗聞言臉上喜色一閃,連忙點頭應下,出門去找村正。
“父親!”
馬寶擺擺手製止了馬自季,看著趙慧進道
“趙家娃娃說了這麽多,不就是怕老夫跑了再換地方隱姓埋名嘛,但我要告訴你,即便你們留在此處也不會改變什麽的,也罷,如此也好,就讓延平王安心,也讓你的同僚們去幹該幹的事情。”
趙慧進一揖到底,“老將軍高義。”
尋到馬寶蹤跡的消息迅速通過北鎮撫司的情報傳遞線路傳回了東寧,一同附上的還有馬寶的佩刀和他那番等著延平王打到貴州的話語。
北鎮撫司在報告中寫道馬老將軍的態度堅決,執行任務的暗樁考慮其年紀已大,並未用強,請求東寧方麵的下一步指示。
鄭克臧寫了封親筆信讓北鎮撫司的人交給馬寶,同時批複道不許用強,&nbp;就近保護。
……
廣東巡撫李士禎最近壓力很大,原因無他,隻因康熙皇帝最終還是下達了再次遷界的命令。
明鄭軍隊劫掠惠安縣的事情一路急報至北京,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原本被擱置的再次遷界議案再次被索額圖提起,朝野雙方分為兩派就此事爭吵不休。
支持遷界的索黨堅決要求在廣東、福建、浙江三省加強遷界令,將沿海的居民再內遷二十裏,索額圖在朝會上奏報康熙道
“為防再有鄭逆劫掠惠安事,必須再次嚴行遷界,若距離沿海達五十裏,賊人再難一日突襲,防備之下徐徐圖之,定可讓其有來無回。”
他的這個提議引起了群臣的反對,不隻是一直與其針鋒相對的明黨,許多中立的官員表示反對。
明珠駁斥索額圖道
“當初遷界多少港口城池廢置,多少鹽場耕地荒蕪,十幾年前剛剛複界,若再遷界二十裏,沿海之省的賦稅民生可還能兼顧,日前剛命贛兵入閩地防守,所需錢糧甚多,再行遷界恐生變亂。”
“贛兵可入閩,贛糧就入不得閩嗎?莫要聳人聽聞。”,索黨官員當即站出來進行駁斥。
在雙方的互相爭辯中,關於遷界的事情始終懸而未決。
但最後康熙皇帝仍是決心要再次遷界。
造成他下定決心的主要有兩件事,一是在福建的李霨向他上報了一起走私案件。
走私的是界牆附近的清軍將領,據李霨報告,此人收受鄭逆賄賂,又被走私巨額利潤所蒙蔽,親自幫助鄭逆走私內陸物資。
第二件事是廣州將軍王永譽所報告的,廣東界牆內原本的海商宗族受鄭逆北鎮撫司暗樁的蠱惑,聚眾數百人趁夜襲殺了界牆官軍,在鄭逆的接應下逃至瓊州。
兩件事雖都不算大事,卻讓康熙皇帝看出了其中隱藏的危機。
在澎湖海戰戰敗的影響下,軍心和民心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這個苗頭必須立刻掐滅,再次遷界隔絕鄭逆的影響勢在必行。
至於為此會給民眾造成多大的傷害,對康熙來說實在微不足道。
在康熙皇帝的堅決態度下,再次遷界得以在朝堂上通過。但康熙特意將浙江從其中擇了出來,隻在廣東和福建兩地實行。
雖然澎湖海戰戰敗了,但康熙皇帝下江南巡視的決定並未更改,當然下江南的巡視並非是為了遊山玩水,更多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
江南自古是糧稅重地,但清朝入關後,在江南實在是殺的太狠了,導致江南地區士紳民心長期與朝廷對抗。
康熙本意借著澎湖海戰大勝,巡視江南來一場政治作秀,安撫民心,徹底了斷本朝入關的舊事,眼下大勝是沒有了,但該有的作秀還是得作。
朝堂上通過的再次遷界命令,快馬緊急傳遞到了廣東和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