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怒斥群臣
字數:3902 加入書籤
鄭克臧後來發現這些大臣吧你越吵他,他就越來勁,於是鄭克臧決定冷處理,請立世子的奏折一律留中。
好在隨著遷移到東寧的民眾越來越多,柯平在朝會上拋出的一個議案吸引了眾臣的注意力,請立世子一事終於消停了下來。
在十月中下旬的常朝上,柯平從朝臣隊列中走出,&nbp;一板一眼地躬身奏議道
“隨著大肚番國覆滅,遷移至西部平原中部地區的各地移民和入籍的生番加起來已有近十萬人,單純靠屯墾點軍管已不合時宜,臣請在西側平原中部再立新縣。”
這一提議瞬間引發了眾臣的討論,內侍儀官連連呼喝道“肅靜!肅靜!”
鄭克臧也很吃驚,這樣大的事情按照正常流程來說應該事先商討過後再在朝會上提出,他打量了一眼同樣吃驚的陳繩武,&nbp;若有所思。
隨著儀官的不斷呼喝,群臣漸漸安靜下來,&nbp;柯平繼續道
“現下屯墾點普遍都有了數千人的規模,卻未曾置官管轄,日常刑訟治理多為屯墾地駐軍受理,實在是不像話。”
柯平的這番話說的很明白,便是要剝奪各處駐軍對屯墾點的民政管理權。
現下各地駐軍對屯墾點的民政管轄實際上是由兵部選派的官員在幹。
這一提議實際上是對兵部的削權,這也揭示了柯平未做事前溝通而選擇在大朝會直接提出此事的原因,為了繞過陳繩武。
陳繩武心中也想明白了此事的關節,麵色漲紅,心中十分憤怒,他不顧禮儀直接開口道
“右參政啊右參政,你我在參政司共事的日子也不短了,雖政見偶有抵牾,但大家都是為了東寧,為了殿下,莫非陳某人在你心中便是那貪圖權勢的奸佞之臣?”
陳繩武憤怒的原因並非是柯平要削兵部的職權,而是對柯平這樣戒備防範自己的態度感到不滿。
柯平認真地看著陳繩武道“左參政誤會了,&nbp;在下所作所為皆出於公心,&nbp;更不認為左參政是奸臣。”
陳繩武對這個解釋自然是不信的,&nbp;正要繼續質問,突然從上首處傳來鄭克臧低沉的嗬斥,“夠了!成什麽樣子!”
陳繩武立馬閉上了嘴,跟著群臣一起下跪請罪。
“左參政說說你請的是什麽罪!”,鄭克臧麵色冷肅地看著陳繩武厲聲問道。
陳繩武伏叩在地高聲道“臣請殿下治臣殿內失儀之罪。”
鄭克臧不置可否,衝著柯平道“左參政說是失儀之罪,右參政呢?也是請的失儀之罪嗎?”
柯平叩首道“臣惶恐,同請失儀之罪。”
鄭克臧突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指著二人道“失儀不過是借口,到底所犯何罪你二人心知肚明!”
他的語氣越來越嚴厲,“往日你二人雖有矛盾但還都限於正常的理念之爭,怎麽?柯卿是覺得不夠?非想著要發展成黨爭?”
“臣絕無此意,所爭也確實是理念不同,臣絕不認為左參政是貪權奸佞,隻是國家大事又事關兵部和駐軍,牽涉麵甚廣,臣不敢冒險,隻好行此下策。”
“不敢冒險?”,鄭克臧看著陳繩武怒聲道”你這左參政平日是怎麽當的,讓人家把你當成了風險!”
陳繩武聲音苦澀道“臣有罪。”
鄭克臧沒理他轉向柯平道“好,柯卿不信左參政,&nbp;本王你也不信嗎?為何不與我商量,是覺得我會偏袒左參政?”
“臣不敢!”,柯平聞言再次伏低了身子。
“嗬嗬,不敢?你最好不敢。”
鄭克臧目含冷意地環視了一圈殿內眾臣,寒聲道
“我倒要看看誰想當馬士英和阮大铖,看看誰敢當這兩人!”
鄭克臧的目光掃視一圈後落在陳繩武和柯平身上,“讓你們二人統管政務,意見不合很正常,但誰若是敢越界,本王先辦了他。”
眾臣心中皆是一凜,連道不敢。
“《尚書》有言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望諸公與本王共勉。”,鄭克臧最後看著諸臣語重心長地囑咐道。
“臣等謹遵殿下令。”
這次朝會算是不歡而散,可該幹的工作還是得幹。
鄭克臧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陳繩武和柯平在散朝後立刻召集眾臣在參政司商議新縣設立之事。
陳、柯二人散朝後步行前往王城邊的參政司衙門,二人均麵無表情,同路而行卻一句話也沒有說。
顯然二人之間的矛盾經過此事後徹底被引爆了,連表麵上的融洽關係都懶得繼續維持。
但鄭克臧不在乎柯、陳二人之間的關係好不好,甚至說他更希望二人的關係不好。
但有一個底線就是不能因為惡劣的關係而影響到朝政,絕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全然不顧是否對國家有利,這樣對人不對事的黨爭行為鄭克臧是絕不會容忍的。
好在今天在朝會上這一信息清晰無誤地傳遞給了眾臣,故而即便二人互相冷著臉不對付,但該推進的工作二人也沒有耽擱。
柯平板著張臉看著參加會議的眾官員,聲音生硬道“關於設縣一事,本官在朝會上已經解釋了原因,眾位談談各自想法吧。”
參加會議的官員們看了看左右參政冷著的臉龐,一時間誰都沒敢先出聲。
最後還是陳繩武做了表率,貫徹了鄭克臧的訓誡,他沉聲道“當初屯墾地進行軍管,便是因為平埔番的威脅,如今西側平原平埔番皆歸於治下,確實需要設縣管起來了,也可以解放當地駐軍。”
見左右兩位大佬不計前嫌地達成一致,下麵的眾官也都積極起來,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在眾人看來,設縣這事不難,畢竟有現成的成例在,依樣搭建一套行政班子便是了,真正的問題就是兵部職權的問題。
眼下兩位大佬達成了一致,此事再無疑難,僅僅一個下午的時間眾官便形成了設縣方案上報給了鄭克臧。
但方案在鄭克臧這裏並未獲得通過,被打了回來,鄭克臧在批複中寫道
“既是新設之縣,何不趁機革除舊縣製之弊,重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