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壟川城(下)
字數:4370 加入書籤
城主府的大門並未能阻擋明軍太久,很快便被撞破,十幾個明軍立馬衝入府中。
瑪奇一聲令下,在寬大盾牌保護下的爪哇士卒們一齊刺出手中的長矛。
衝在頭前的幾個明軍立馬被戳死當場,剩餘的人立即退出府外。
瑪奇緊張地盯著城主府的大門。
此時日頭漸漸升高,溫度也隨之變高。
一滴汗珠從他的腦門處劃向眼睛,讓他不自覺地分散了注意力。
等他解決了這一小麻煩時,&nbp;三排明軍火銃手突然出現在府門外,在軍官的指令下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
“砰!”
近距離下的火銃射擊輕鬆地將爪哇士兵的木盾擊穿,頂在府門處的爪哇士卒悶哼一聲紛紛倒地。
“砰!砰!”,第二三排的明軍火銃手依次開槍,正對著府門的爪哇士卒再次倒下許多,引起了混亂。
趁此機會,埋伏在府門兩側的明軍迅速突入,&nbp;一舉擊潰了爪哇人的陣型。
隊長瑪奇率餘部奮力抵抗,&nbp;但終是抵不過裝備先進,&nbp;訓練有素的明軍。
他最終被明軍士卒圍攻斬殺,殘餘的爪哇士兵迅速投降。
城守府正中央的大屋內,撒思王子帶著家人和壟川城的土邦官員們聚集在此處。
每個人都麵色蒼白,許多人身軀忍不住微微發抖,撒思王子不時地看向大屋正門,期待瑪奇能帶來好消息。
“守不住的!”,壟川城的稅務副官王伯凱看見撒思王子還抱著幻想,不禁出聲嘲諷道。
來自壟川城本地華人家族的他,對貪婪無能隻會撈錢的王子實在看不上眼。
攻入城守府的明軍迅速包圍了中央大屋,馬震在親兵的護衛下施施然來到屋前。
他命人將劉三可帶了上來,馬震往常圓滑的笑臉上此時滿是威嚴,衝著身旁的親兵使了個眼色。
那親兵會意,立刻衝著屋內喊道“大明王師在此,下國番邦還不出來投降!”
劉三可及時地將親兵的勸降喊話翻譯成爪哇語。
居然是母邦之人,王伯凱心中一跳。
居然是明國人,&nbp;撒思王子渾身打了個激靈。
人為刀俎,&nbp;我為魚肉。
已被明軍包圍的眾官識時務地依次走出大屋投降。
撒思王子竭力地掩飾著自己的驚慌,他控製著自己不住顫抖的雙腿率先走出屋外。
他是阿布邦的王族,都說明國人講究禮儀,諒他們也不會過於為難,撒思王子邊走邊在心中不住地安慰自己。
可就在他硬撐著走出大屋後,一個明軍士兵立馬上前粗暴地把他頭上的鎏金爪哇頭冠打落在地。
遭到突然襲擊的撒思王子被嚇了一跳,再也維持不住強撐的王族氣勢,雙腿一軟,披散著頭發跌坐在地上。
馬震輕蔑地看著走出大屋的土邦官員們喝聲道“文官免冠!武將繳械!番邦蠻夷竟不懂得如何投降!”
明軍們立刻衝上前去將眾人的頭冠打落,武器收繳。
王伯凱幹淨利落地跪倒衝著馬震大呼道“母邦天兵!華夏遺民王伯凱見過將軍!”
馬震皺著眉頭看了看一身爪哇裝扮的王伯凱,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讓士卒將其帶到了近前。
被押到近前的王伯凱哭哭啼啼地喊道
“我壟川華人日思夜盼中華消息,竟不知母邦王師已至,不然我等華人必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協助王師反抗土王暴政!”
馬震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應,這一番話從穿著一身爪哇官服的王伯凱嘴中說出,馬震怎麽看怎麽覺得是扯淡。
但對已控製了此城的馬震來說都無所謂了,他敷衍地點點頭算是認可了王伯凱表的忠心。
劉三可看著王伯凱不自覺地感覺到了威脅,他大膽地向馬震毛遂自薦請求去安撫城內的爪哇民眾,王伯凱不甘落後連忙表達了同樣的意願。
馬震欣然答應,&nbp;各派遣了一隊明軍士兵護送著他們到城內向爪哇民眾們宣布此地已歸於延平王的好消息。
他同時一邊派人前往港口向水師報信,&nbp;一邊封閉壟川城門搜捕躲藏起來的爪哇士卒。
得到消息的林升立刻將水師轉移至壟川城北側的海域上,同時派出巡邏哨船警戒附近海域的動靜。
馬薩昂與艾倫比最後未能取得一致,聽聞馬震如此快就打下了壟川城,艾倫比雖然表示了驚歎,但並沒有改變想法。
最終他帶著手下的職員和水手仍留在港口旁的商館,馬薩昂則帶著東寧商館的職員們迅速趕至壟川城中。
“馬將軍神勇無敵,殿下知道將軍的表現定然是極欣慰的!”馬薩昂的奉承話像不要錢似的拋出。
戰事進行的如此順利,讓他很驚喜。
隨著壟川城被占領,實現公司在遠東第一個港口的願景似乎近在眼前。
但馬震明顯不像他這麽樂觀,占據了壟川城並不算完。
土邦的反攻和荷蘭人的反應,這兩件事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
在將城內的爪哇士兵盡數搜捕後,通過王伯凱的牽線搭橋,當地的數個華人家族非常熱切地主動提出要幫助馬震加固城防。
這些華人家族慷慨解囊,拿出大量物資的同時,威逼利誘,連哄帶騙地組織了一支龐大的爪哇勞工隊伍。
這些爪哇勞工們在明軍的監督下立刻開始日夜不停地加固城牆。
同時在馬震的催促下,馬薩昂也將此地的情勢變化和鄭克臧提出的條件形成了一份書麵報告。
他拉下臉來請求艾倫比盡快派遣船隻將此報告送往印度。
艾倫比見馬薩昂態度軟化,同時為了大局著想,向公司總部稟明此的變化是十分必要的。
他同樣也寫了一份報告,準備讓商館的商船送往印度。
但這一請求卻遭到了武裝商船船長和水手的拒絕,對他們來說沒有貨物販運僅是為了送信實在不值得跑這一趟。
最後在明鄭的轉圜下,從壟川城調集了一批胡椒和其他本地特產以市場價格交易給了英國人。
在馬薩昂的擔保下,馬震允許對方隻先付20的貨款,剩餘80的尾款將以東寧所要求的貨物進行支付。
有錢賺的商船長和水手們立馬熱情起來,拍著胸脯保證將信安全送到公司總部,等貨物運上船後,他們急不可耐地揚帆而去。
為了不被荷蘭人攔截,英國商船並未向西走荷蘭人控製的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而是向東繞遠走了巴厘島和龍目島之間的龍目海峽,短暫地越過赤道,繞行至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