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寧靖王薨逝

字數:4354   加入書籤

A+A-




                      若說明朝亡在哪裏,那可是個相當複雜龐大的話題。

    鄭克臧驟然麵臨這樣的提問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別說明朝滅亡的原因,就是明朝滅亡的時間爭論都很大。

    如果在東寧隨便問個人,“明朝是什麽時候滅亡的呢?”

    大多數人都會一臉警惕地質問你,“誰說大明亡了,誰讓你說的這番言論?”

    進而會認為你是偽清的探子,拉著你到北鎮撫司衙門去。

    若是在南方諸省呢,&nbp;大家會告訴你明亡於昭宗匡皇帝。

    可若是在北地大家肯定會說崇禎皇帝上吊之後,這大明就沒了。

    而北地的這種認知正是清廷宣傳的主要方向,隨著對明史的篡改和政治正確的引導下,偽清治下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明亡於崇禎皇帝。

    而南明那些抗清活動統統被官方定義為叛亂,崇禎皇帝死後,正統大義就轉移到了大清身上。

    說回到明亡的原因,從經濟、政治、軍事、思想四個領域能夠總結出的原因,&nbp;林林總總加起來不下數十條。

    但公認的一點是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是官方財政的崩潰。

    大麵積的饑荒後無力賑災,&nbp;引發了民亂,&nbp;又發不起兵餉,無力鎮壓,是其滅亡的直接原因。

    可財政崩潰隻是表象,這背後的原因是極其複雜的。

    有崇禎朝君臣們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曆代皇帝積累下來的體製問題。

    財政崩潰說白了無非就是朝廷收的錢少花的錢多。

    別的不說,就光說朱術桂這些宗室們,明末時朱元璋的子孫已多達到數十近百萬人,這些人享有特權,不事生產,給財政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崇禎年間山西一省全年的賦稅甚至都不夠奉養山西省內的宗室,更遑論其他了,明末的財政可以說處在破產的狀態。

    當然這話鄭克臧自然不好對朱術桂明說。

    他心中念頭轉動,微微抬頭看了下朱術桂悲苦的臉龐道

    “監國高看我了,這等事情如何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呢?費神無益,還是請監國好好養病,保重身體。”

    朱術桂聞言眼淚再次流了下來,&nbp;滿臉無奈地歎息道“都到此時了延平王又何必遮遮掩掩呢?”

    鄭克臧沉默不語。

    寧靖王費力地用手臂支撐起身子,鄭克臧連忙上前攙扶,讓他半倚在床榻上。

    朱術桂半坐榻上,蒼白的臉色在燭火映照下忽明忽暗,他定定地看著鄭克臧突然輕歎口氣道“連你都諱莫如深,更不知後世會如何評價我朱氏?”

    鄭克臧安慰道“太祖皇帝驅除蒙元,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重建漢家江山,朱氏得國近三百載,大部分時間都是治世,後世之人必不會忘記這功績的。”

    “驅逐蒙元!重建漢家江山!哈哈哈哈哈!”

    朱術桂聞言大笑出聲。

    他突然一把拉住了鄭克臧的手道

    “反抗異族重建漢家江山的是我朱氏,將漢家江山丟給韃虜的也是我朱氏,天理循環,自有命數,有趣有趣,可悲可歎!”

    鄭克臧看他情緒激動,沉吟片刻安撫他道

    “監國可讀過亭林先生的《日知錄》?其中有言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nbp;人將相食,則謂之亡天下。”

    “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他一臉鄭重地看著寧靖王緩緩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江山淪喪於異族之手,非一家一姓之責,監國莫要太過愧責。”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好啊好。”

    朱術桂反複念叨著這句話,臉色慢慢平靜下來。

    短時間內經曆了悲喜心境的朱術桂很快就感到了疲憊。

    鄭克臧扶著他平躺下來,悄悄退出了房間。

    “選派醫術最精湛的人前來醫治,盡人事,聽天命吧!”

    鄭克臧走出寧靖王府後對著身邊的鑾儀官張憲吩咐道。

    寧靖王病情惡化的比想象中更快,鄭克臧來訪後不過旬日,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

    這日午間鄭克臧正在和陳繩武等人商議從浙江傳來的消息,一名鑾儀衛侍衛匆忙而入,“殿下,寧靖王薨了!”

    “這麽快!”,鄭克臧愣了一下,他立馬中止了議事,帶著幾位重臣連忙趕到了寧靖王府。

    等鄭克臧一行人抵達寧靖王府時,接到了消息的宗室和百官們都已經趕來。

    眾人見鄭克臧到來,默默地讓開道路,躬身行禮。

    朱術桂一生並未生子,他逝世後全靠一幫宗室親戚主持喪葬事宜。

    在益王朱怡鎬的接待下,鄭克臧帶著陳繩武、柯平等人吊唁了一番。

    “監國寧靖王薨逝,傳令各府縣以親王禮喪之,各地縞素三日以示祭奠。”

    鄭克臧的這道命令獲得了在場官員和宗室們的一致讚同。

    寧靖王薨逝後,還不等鄭克臧考慮該由誰來繼任監國職位。

    在東寧的諸多明宗室們便聯名請奏,聲稱監國之職事關重大,懇請延平王親自擔任此職。

    這些宗室都怕擔任了監國一職日後會被鄭克臧清算。

    鄭克臧心道這是把我當曹操了啊,但眾位宗室不願擔任也沒有辦法,監國一職便暫時空懸。

    解決了這個小插曲後,鄭克臧繼續與眾臣商議北鎮撫司從浙江傳回的消息。

    白蓮教謀劃在南巡途中刺殺康熙表的激進讓鄭克臧和其餘幾位重臣都很驚訝。

    柯儀作為北鎮撫司的主官率先表明了態度道“白蓮教既然願意挑這個頭,我覺得應該盡力配合對方,此事若能成,動亂即刻便起,到時候正是我東寧的機會,若是不成那也無礙,左右不過損失幾個死士。”

    眾臣聞言都點頭讚同,鄭克臧臉色悲憫道“北鎮撫司在浙江潛伏多年,若是因為此事導致暗樁暴露,不知要死多少人,數年之功一朝盡毀啊。”

    陳繩武立馬道“殿下糊塗啊,這等大事,即便不成那也將嚴重打擊偽清的民心士氣,與之相比幾條人命算得什麽,殿下萬不可行此婦人之仁啊。”

    其餘眾臣也都紛紛勸諫,鄭克臧見差不多了,最終無奈道

    “那便如此吧,因此而殉職的暗樁一定要妥善撫恤,為東寧流血之人絕不可辜負。”

    眾臣躬身道“殿下仁慈,我等謹遵殿下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