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浙閩之戰(四)
字數:3881 加入書籤
有了經驗的清軍推進的很快,在日落之前,撫標大營將戰線推移到了縣城正中央的縣衙處。
明軍在縣衙搭建了堅固的防禦工事,撫標大營嚐試進攻了幾次縣衙,但都被明軍犀利的反擊擊退,很快天色又昏暗起來。
在昆山縣城耽誤了數日時間讓湯斌的心情十分糟糕,清軍的士氣也變的低落。
好在幾位籌銀幕僚帶回了大量的勞軍物資,&nbp;&nbp;稍稍提振了下士氣。
雖然沒能籌措到足夠的銀錢,但這些富家大戶也沒將事情做絕,悄悄地資助了許多雞鴨魚豬酒等食物。
湯斌慷慨地下令用這些物資犒勞諸軍這幾日的辛苦,一時間各個大營派人在營中架起了大鍋,咕嘟咕嘟的沸騰聲響起,沒一會肉香味飄散在營地之中。
嚴寒冬日中,清軍士卒們大嚼大喝一通對士氣的提升是明顯的。
酒足飯飽,經過一夜休整後,&nbp;&nbp;第二日清軍的進攻變得猛烈起來。
不光撫標大營,&nbp;&nbp;其餘各鎮綠營也都加大了攻擊力度。
一字排開的火炮衝著縣衙的圍牆一頓猛轟,打的圍牆上的明軍根本不敢冒頭,先鋒營兵在火炮的掩護下對縣衙正麵發起強攻。
數十名清軍在一名外委把總的帶領下登上牆頭,遭遇了明軍的火銃襲擊,這數十名清軍皆是撫標精銳,驟然遇襲毫不慌亂,站在牆頭奮力地用弓箭還擊,雙方射的有來有往。
大炮的轟鳴再次響起,這次清軍將射角抬高,無數鉛彈射入縣衙內將臨近圍牆的幾個房屋盡數打塌。
明軍的火銃瞬間啞了火,大部清軍趁機翻越牆頭進到縣衙內。
先鋒營兵順著院牆而行很快將縣衙大門打開,早就等在照壁一側的清軍魚貫而入。
但讓領頭把總疑惑的是,明軍這次的阻擊不像之前路障戰鬥時那般堅決凶悍。
縣衙內儀門緊閉,&nbp;&nbp;膳館、雙祠院、三班院、獄神廟、監獄裏動靜全無,&nbp;&nbp;滿衙內看不見一個明軍,&nbp;&nbp;壓抑的氣氛頓時湧上了清軍的心頭,&nbp;&nbp;讓人心生不安。
這股不安很快化為了現實,正當湧入的清軍越來越多的時候,&nbp;&nbp;儀門兩側的圍牆上突然翻出近百名明軍火銃手,迅即成排的鉛彈便撕裂了幾十名清軍的身軀。
“把大炮拉上來!快!”,驟然遭遇打擊的清軍兵弁紛紛大喝道。
但縣衙有台階門檻擋著,想要把大炮運入縣衙是個繁瑣的工作,短時間難以實現。
遇襲的清軍急忙用鳥銃和弓箭回擊,但明軍齊射之後立馬縮回牆內,讓清軍射出的彈丸和箭矢落空。
很快重新裝填好的明軍冒頭又是一陣排銃,第二輪齊射後,不需要軍官的命令,清軍紛紛向兩邊的膳館等屋舍內衝去。
不過可以讓清軍躲藏的地方雖然眾多,但門窗畢竟狹小,在互不相讓的情況下,許多清軍沒有逃離第三次齊射。
三次齊射,足足讓清軍留下近百具屍體以及相當數量的傷者。
看著躺在血泊中呻吟的同袍,僥幸生還的清軍們在慶幸之餘也不禁後怕起來,一個個躲在兩側的館舍裏不敢冒頭,攻勢自然也就無從說起了。
時間緩緩流逝,但這不意味著明軍占據了上風,&nbp;&nbp;越往後拖實際上對清軍越有利,等清軍將火炮拉入縣衙後,明軍將再難堅守。
“大人!該撤退了!”,幾個明軍軍官對參領郭皓民大聲建議道。
這幾天對清軍來說不好過,對明軍來說就更難了。
原本滿編的一個協死傷了三分之一,許多士卒早已無戰心。
眼見著清軍的大炮隨時可能運抵到儀門外,郭皓民無奈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但數百人撤退動靜太大,若是被發現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清軍咬上。
為了繼續迷惑敵人,必須要有人留守殿後,這一點在場眾人心中都清楚,他們默默地一言不發,隻是看著郭皓民,等著他決斷。
家中有兄弟,有兒子的八十餘名戰士被選出來執行殿後任務,吸引清軍的火力,掩護友軍撤退。
“拖住時間,若最終事難為,我允許爾等投降求生!”
郭皓民對著這八十多人下達了最後的命令,八十多位明軍戰士微微頷首,默默地擦拭著武器準備迎接最後的大戰。
郭皓民率領著明軍主力從縣衙後花園側門悄悄撤離,並未引起清軍的警覺。
很快清軍的火炮拉來,儀門較之正門無論是厚度還是硬度都差了很多,幾輪炮火下便被轟開,在火炮煙霧的掩蓋下,清軍蜂擁衝入儀門。
“趴下!”,雙眼赤紅的明軍隊正陳自南大吼了一聲,十幾名跟清軍在儀門糾纏的明軍下意識地遵照行動。
一輪齊射,前突入門的清軍一個個被打翻在地,但這也隻是延緩下攻勢,於大局無濟於事,越來越多的清軍湧入,明軍依靠著縣衙地勢節節抵抗。
八十餘明軍堅持戰鬥了近半個時辰,最終陣亡五十餘名,最後隻有不到三十人投降了清軍。
而此時郭皓民率領明軍主力已從昆山北門逃出,直奔鬆江府而去。
湯斌徹底打下昆山的同時,姚啟聖帶領的福建綠營正快速往杭州增援。
姚啟聖抵達杭州左近的時間點剛剛好,當然這並非是說他在明軍到來前抵達了杭州,而是因為他抵達杭州左近時,康熙皇帝剛剛轉醒。
康熙是被明軍的炮火聲吵醒的,何祐做成了那件足以震驚天下的大事。
他率領兩萬明軍加上數萬民夫抵達了杭州城下,很快炮營開火,漫天的炮彈傾瀉在杭州城頭。
炮擊從申時持續到傍晚,城內數萬清軍麵色冷肅,嚴陣以待。
從嘉興逃跑的富家大戶還是沒能躲避被明軍捕獲的命運,這些體麵的士紳們一個個蓬頭垢麵地被押到城下。
震天的哭喊聲伴隨著轟隆的炮聲,攪合的整座杭州城不得安寧。
明珠和索額圖不顧李光地的反對,瘋了一般地持續向四麵八方派出傳令的馬弁,希冀能有二三突破城外遊弋的明軍騎兵,將此處消息傳到周圍的各省援軍處,催促他們立刻進軍。
何祐十分配合明珠和索額圖的求援,他主動減少了騎兵巡邏的頻率以讓清軍的求援信息流出。
隨著明軍攻打杭州的消息流傳出去後,果然如何祐所料,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