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戰延平(中)
字數:3329 加入書籤
劉大力聞言戀戀不舍地轉過頭來,看見了明軍炮兵陣地上排列齊整的大炮,劉大力幻想著這麽多大炮同時開火的壯觀景象,心中十分好奇神往。
見到眾人的注意力回轉過來後,福州鎮前協的參領張三元才繼續大聲講道:
“上麵給咱們協的任務就是跟著最先頭的登城隊伍殺上城頭,不管期間發生了什麽特殊情況,務必要做到及時增援!若是咱們做不到及時,每耽擱一息時間都會有數個兄弟在城頭上因為支援不及時而被殺,爾等可聽明白了?”
眾兵弁轟然稱是。
張三元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道:
“另外,若是戰事順利,幾次登城後當可占據城頭,屆時若前鋒能順利攻進城內,咱們這一協的任務便是沿小街道穿插,到達北門位置後搶奪北門。”
“中協將沿城牆同樣向北突擊,與我部交替掩護前進,入城後我部便立即向北麵轉,讓出西邊大街主路讓後麵的兄弟進入,大夥隨時記得以北城樓為參照,不得偏離了方向。”
“在街道上若遇敵千萬不要慌亂,各自分為小部作戰單位,刀盾手在側翼,火銃手列成三疊陣,待火器射擊過方再上前搏殺,大家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西側城頭有清軍重兵防守,遇敵可以說是必然的,但大家不要慌亂,你們現在都是大明的軍隊,需要援助之時,各隊隊正吹竹哨呼喚,必有同袍隨時援助!”
至此,大戰前的所有注意事項均已交代完畢,張三元最後看了一眼周圍的戰友,最後強調道:
“大家記清了,我們的目標一是支援登城先鋒部隊,二是入城後配合中協一起快速控製北城門,其他皆是枝節,非必要不得戀戰,不得往其他方向追擊潰兵。聽明白沒有?”
所有的新附士卒們一起大聲回應道:“明白!”
各部的軍官都在做最後的戰前動員時楊彥迪也沒閑著,他與幾個統製將軍們一起再最後確認了一遍此次的攻城戰術,他還是決定先強攻下西側城牆後再速奪北門。
但楊彥迪並不是那種事無巨細的統帥,他並沒有給各軍鎮規定具體的戰術,隻是將主要的戰略目標拆分成數個不同的具體目標,嚴令各軍不管用什麽方法必須在規定時間完成既定的目標。
見並沒有什麽其他問題遺漏,楊彥迪大手一揮下令給各部統製將軍道:“時辰也差不多了,大家都回歸本陣吧,老楊我希望下次咱們大家見麵時是在延平城內慶功!”
眾將紛紛笑著抱拳道:“借大帥吉言!”
隨著楊彥迪下達了進攻的命令,明軍的炮兵陣地上傳來一陣響亮的號子聲,炮手紛紛舉起手中的點火叉棍。
炮兵營的指揮統製官李昊文騎馬飛速從楊彥迪的中軍趕回炮陣,劉大力見狀知道炮營要準備發威了,他瞪大眼睛遠眺,期待著百炮齊鳴的壯觀場麵。
中軍處一陣急促的擂鼓聲響起,舉著火把的炮手們迅速將導火索點燃,在炮營軍官們聲嘶力竭地喝喊放聲中,兩處炮兵陣地一齊開火,爆發出猛烈的轟鳴聲。
在震天的炮響聲中,火藥燃燒後的硝煙飄起,將兩個炮兵陣地籠罩在了一片濃霧中,遮蓋了這些戰爭利器的真實麵目。
炮陣上的硝煙混合著炮車猛然後退濺起的泥土,讓還不太適應的民壯和新附軍們猛然地咳嗽起來。
上百發大小不一的鐵質實心彈收到炮管內燃燒火藥的衝擊,迅速飛出炮口砸向遠處的城牆。
小部分擊偏到城牆腳下的炮彈,在地上彈射數次,塵土飛揚。
所幸大部分的炮彈正中目標,城牆上無數的碎石激射,打在猝不及防的清軍身上,引發了陣陣哀嚎。
更有精準的炮彈從城頭城垛間的縫隙落下,帶起了城頭上的一陣血雨腥風。
第一輪齊射後,已在各個炮位等候的副手們開始用手上專門清理炮膛的器具瘋狂在炮膛中轉動,蘸著水的清理器具與灼熱的炮管相接觸,傳出水汽蒸發的絲絲聲。
緊接著裝填手快速地填入了一包新的發射藥,另一名炮兵用一塊濕布蓋在火門上,防止空氣進入引燃殘餘的火星。
炮彈裝入後,清膛炮手用纏著羊毛的棍子把鐵彈壓實,炮兵們再次調整好位置,第二輪射擊很快再次到來。
陣地上彌漫的煙霧更濃了,徹底遮住了劉大力的視線,等第三輪射擊時,他便隻能看得到硝煙中隱約可見的橘紅色炮焰。
建寧城牆處不斷傳來磚石垮塌的聲音,夾雜著許多慘叫和驚慌的呼叫,在百餘門火炮齊射之下,清軍守城士卒們的個人勇武完全不值一提。
趁著炮兵營開始發威將城頭上的清軍打的吱哇亂叫時,明軍的攻城部隊立刻開始行動,各部軍鎮一邊嘶喊著一邊推著各種攻城器械迅速地衝向延平府城牆。
炮火肆虐的城頭上,在明軍犀利的火炮洗禮下守城的清軍大亂,原本緊緊跟在主將王永譽身邊護衛的布耶楚克邁著雄壯的步子,手中拖著一個傷兵在一片狼藉的城頭上緩緩前行。
就在半刻鍾前,一枚炮彈落在了離王永譽極近的地方,引起了親衛營的混亂。
作為親衛營主官的布耶楚克在一片混亂中被擠下城頭摔入馬道中,而王永譽也在眾人的保護下飛速下了城頭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等布耶楚克從摔落的撞擊中醒過神來時,身邊全都是死屍,隻剩下一個還沒斷氣的滿洲兵在不住地哀嚎著。
布耶楚克掏了掏耳朵突然對傷兵的尖細哀嚎聲從心底裏感到厭煩,他猛然一個手刀將傷兵打昏了過去,拖著他四處尋找王永譽的身影。
城頭上煙塵滾滾,布耶楚克的視線看不清楚,但耳邊傳來的聲音讓他很快意識到自己剛才將那個傷兵打昏是一件多麽愚蠢的事情。
此時城頭上到處都是慘嘶呼救。
許多幸存下來的清軍將身子緊緊地貼在城垛後,口中念念有詞,不知在向哪裏的神佛祈求著能繼續平安無事地活過這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