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個筋鬥雲回大唐

字數:4508   加入書籤

A+A-


    花果山位於距離海岸線十多裏的大海中。

    四周懸崖峭壁,海浪拍擊山崖發出轟隆隆的聲音。

    李魚渡海,從西麵上山。

    山上靈氣逼人,瑤草奇花不謝,青鬆翠柏長春。

    山的正中位值,一根石柱拔地而起,正是孕育了孫悟空的仙石。

    一路前行,遇到了不少動物,都是懵懵懂懂,未開靈智。

    猴子也多,在樹林間攀爬跳躍,跟普通猴子沒有什麽不一樣。

    直到石柱下方,李魚都沒有遇到一隻精怪。

    也許是因為被天庭圍剿多次,傷了根本,後來的精怪也不敢上山,於是這裏便徹底荒蕪了。

    石柱四周,生長著不少奇花異草,李魚仔細觀察,發現其中很多草藥的年份也就三四百年。

    很顯然,這都是在孫悟空被鎮壓以後慢慢長起來的。

    他挑了一些年份久一點的草藥放入了神農鼎中。

    站在三丈有的石柱前,李魚心中無比感慨。

    不久前,自己還是一個凡人。

    如今,卻站在了花果山上緬懷孫悟空。

    識海中,紫色光芒旋轉,一副畫卷在李魚眼前緩緩展開。

    石柱處理山頭,日精月華照耀之下,漸有靈通,孕育出一個石胎,見風化作一個石猴,它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驚動玉帝。

    不久,石猴便帶領猴群從一個山澗找到了水簾洞,成為了美猴王。

    過了幾百年,石猴做了竹筏,出海去尋覓長生不老之方。它渡過南贍部洲地界,直至西牛賀洲,悠忽之間進入了茫茫大山,慢慢地消失了身影。

    李魚看著畫麵中連綿不絕的山脈,心中無比驚訝。

    就像看電影,這中間一部分忽然被剪輯掉了一樣。

    一點都不連貫。

    忽然間。

    畫麵迅速閃動,浮光掠影,一朵白雲從天空中翻過,落到了花果山水簾洞前,卻是孫悟空藝成歸來。

    猴群歡呼,隨即孫悟空便去滅了附近山頭的魔王,救回猴子猴孫,又去人間國度偷了無數兵器回來。

    他駕著筋頭雲,在天空中飛來飛去,李魚看得極為清楚。

    不知不覺間,四周一切都消失了,李魚眼前隻有那一團白雲在閃動。

    一段真言,似乎從虛空中飄來,直接在李魚腦海中響起。

    “筋鬥雲的真訣?”

    李魚又驚又喜。

    趕緊將真言牢記下來。

    與此同時,畫麵消失不見,李魚眼前的石柱屹立不動,四周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體內仙力流動,李魚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實力再次提升,隨時都有可能突破進入真仙境界了。

    “回溯孫悟空的經曆,居然讓我學會了筋鬥雲,修為又得以提升。”

    “識海中的紫光,到底是什麽,也太神奇了吧。”

    李魚心中感慨著。

    他念動真訣,一團白雲浮現將他包裹住,刹那間便劃過了天空。

    越過東海,進入南瞻部洲,掠過幾個人類國度,眨眼間,李魚便來到了大唐的邊緣。

    “太快了。”

    李魚嚇出了一身冷汗。

    幸好他現在實力還不夠,再加上第一次施展,因此並沒有完全發揮出筋鬥雲的威力。

    要不然,一個筋頭雲,直接就是十萬八千裏,要是不小心落入某個神仙妖怪洞府,那就麻煩了。

    他停下來,細細琢磨真訣,反複練習了數百遍,終於掌握熟練。

    雖然現在還是無法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裏,但兩三萬裏沒有問題。

    而且還能夠精確定位,隻要有準確的位置,就能夠一個筋鬥飛過去。

    “不錯,多了一個跑路的技能。”

    李魚心中想著,進入水域,逆流而上,花了小半天時間,便回到了長安郊區。

    他可不敢在長安城附近施展筋鬥雲,要是被觀音菩薩注意到,那可有大麻煩。

    他現在敢在長安城附近活動,主要還是對人族三位聖皇充滿信心。

    那三位親自出手蒙蔽天機,諸天之內能夠輕易看破李魚真正根腳的,並不多。

    大唐,是西遊世界最重要的人族國度。

    也是佛門謀劃西遊傳播信仰爭奪氣運的關鍵所在。

    長安,作為大唐的首都,是整個氣運之爭的核心。

    李魚除了要依靠三位人族聖皇的支持,更重要地從李氏皇族入手。

    虛空中,一縷縷功德之光降落下來。

    李魚頗為吃驚,隨即便明白過來,一陣驚喜。

    很顯然,李世民已經建立皇家書局,並將《三字經》傳播出去了。

    “人族子弟得到教化,自然會有功德,而且還是持續的。”

    第二天一早,李承乾便來到了草廬。

    見李魚在,他十分驚喜。

    他將《三字經》的發行推廣情況說了一番,道:“皇室免費發行啟蒙文章,受到天下百姓的歡迎和愛戴,人們恭誦皇恩的同時,也對兄台這個作者充滿了感激。有很多人,向父皇和我打聽兄台的情況,我們知道兄台之誌,並沒有明言。”

    李魚微微點頭,“我的誌向,是希望大唐興盛,人族興盛,功名利祿,不是我所求。殿下,我這有幾樣東西,對天下黎民百姓有好處,可大力推廣。”

    說著,李魚抬手丟出了一籮筐紅薯、幾袋雜交水稻種子。

    李承乾對李魚的手段早已見慣不怪,看著眼前的東西,他抱拳道:“此乃何物,還請兄台賜教。”

    李魚指著紅薯道:“此物名為紅薯,易栽種,產量高,食用方法多樣,又能長期儲存,推廣開來,百姓再也不會受到饑荒。”

    李承乾驚問:“此物畝產幾何?”

    李魚想了一下,“二十石吧,精細管理,或許能達到三十石!”

    “什麽?”李承乾震驚地起身,滿臉激動,“畝產二十石,兄台沒有開玩笑吧?”

    李魚點頭道:“那是當然,否則怎麽能確保天下百姓溫飽。”

    李承乾激動得滿臉通紅,“此物產量真有這麽大,將活人無數啊。”

    作為太子,他要學會治國理事,也知道每年大唐因為饑荒餓死了很多人。

    並不是老百姓不努力耕作,而是因為現有的農作物產量都不高,再加上天災,就很容易鬧饑荒。

    “我……我替天下百姓謝謝兄台。”李承乾說著,朝李魚躬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