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國恒以弱滅
字數:4367 加入書籤
“嗬嗬……”
聽著楊溥的觀點,朱瞻垶嗬嗬一笑,言語之中多多少少的流露出一點不屑。
“說到底,你還是認為有新糧的大明就有了堅定的基礎,其他的一切都不再是問題,是嗎?”
“難道殿下不這麽認為嗎?”楊溥反問道。
“當然不這麽認為!”朱瞻垶瞥了楊溥一眼。
“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可以說你是被新糧所帶來的那對美好未來的暢想而迷住了雙眼。”
“孤問你!現如今已經是七月了,新糧馬上就要收獲,屆時大明將會出現大批的新糧,到時候大明百姓將會迎來一副什麽樣的場景?”
“自然是倉廩實足,豐衣足食的場景!”楊溥回答地毫不猶豫。
“嗬!天真!”朱瞻垶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冷,怒斥楊溥。
“孤問你!按照新糧的產量,大明百姓的家裏會有多少餘糧?”
“這個尚不清楚,但想來支持他們一年的口糧之用是綽綽有餘的。”楊溥愣了一下,有些遲疑,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
“孤再問你!百姓手中那些多出來的糧食將會何去何從?”
“自然是流入市場,然後……”
說到這裏,楊溥的聲音開始逐漸變小,他已經發現了問題的所在。
“然後怎的?你怎麽不說了?”朱瞻垶看著滿臉不敢置信的楊溥,開口譏笑。
“怎麽,是想到了穀賤傷農?還是想到了土地荒廢?”
楊溥沉默不語。
穀賤傷農,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這個詞通俗易懂,就是說如果糧食的價格低了,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種地的百姓,不過這隻是第一個層次,後麵的層次就不一樣了。
穀賤則傷農,百姓是糧食價格低下的第一個受害者,糧食豐收就會賣不上價格,但其他的像是布帛等商品的價格仍舊是不變的,這就是穀賤傷農的真正意思。
但百姓不會坐以待斃,當種田所帶來的收益降低,直至比不上手工業等其他行業所帶來的的收入時,百姓就會放棄耕種,轉而投向其他行業。
雖然市場的自我調控終究還是會因為沒人種地導致糧食價格攀升,到時候百姓仍舊會回來耕種,但那時候就跟現在不一樣了。
這麽說吧,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國恒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漢以強亡,說的其實並不是漢朝整體實力很強但卻滅亡了,這裏的強並非是全方麵的強,而是兵強的強。
現在的大明若是對眼前的問題視而不見,那最終會重蹈漢朝的覆轍,隻不過到時候的大明雖然也是以強亡,但卻並不是以兵強而亡,而是以國富的強而亡。
整個大明都不缺錢不缺糧,但錢糧並非是一個王朝長治久安的全部保障。
或者說,與其說明朝將會重蹈漢朝的覆轍,倒不如說重蹈宋朝的覆轍。
當然了,朱瞻垶肯定不會指望這些倭國的金銀流入能讓大明度過這個危機,這些金銀的流入隻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大明的市場經濟和貨幣比重。
他真正的目的是戰爭,戰爭才是維持土地和糧食地位的重要手段。
“臣,愚鈍……”
良久之後,楊溥終於是苦澀地開口,承認了自己的目光短淺。
這能怪他嗎?沒必要,但是也可以。
說沒必要是因為楊溥是文官,他更多的還是致力於處政這方麵,對於市場經濟,他可能還不如一個商人敏感。
說可以也是因為他是文官。
作為文淵閣大學士,對於這種極可能會讓大明由盛轉衰的大問題卻沒有提前預知,這是不可饒恕的錯誤。
然而,朱瞻垶隻是微微笑了笑,並沒有責怪他。
不是朱瞻垶自大,實在是因為整個大明怕是都找不出幾個全才,他能提前知道這些也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站在礦山的入口,朱瞻垶看著朱勇帶著將士和騰驤衛押送著倭國的俘虜進入礦山,一言不發。
楊溥立於朱瞻垶身後,看著俘虜們即將投入采礦的工作,眼中竟然泛起了道道光彩。
隻不過,等待這些俘虜的將會是非人的生活,然而,又有誰在意呢?
……
另一邊,關西七衛,哈密衛。
漢王和趙王代表朝廷接受了哈密衛的投降,明軍正式接管哈密衛的一切。
對於哈密衛的投降,漢王其實是不願意接受的,但是沒有辦法,因為這是老爺子下達的命令。
雖然都有條不紊,也都做好了應對的後手,但三線作戰給大明帶來的壓力還是太大,現如今的大明已經有些支撐不住了。
新糧尚未豐收,現如今的大明純純是在啃老本,吃的用的都是之前攢下來的。
雖然新糧隻要豐收就會是一筆龐大的天文數字,到時候別說是三線作戰了,四線、五線作戰也能支撐得住,但一個王朝不能不留底子。
哈密衛太大了,又有不少的地方都是沙漠,想要以武力收複哈密衛會是一件長期的事情,遠不如接受哈密衛的投降更為劃算。
雖然接受了哈密衛的投降之後大明就無法對安克帖末兒這些哈密衛的貴族進行處置了,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會以最小的代價拿回哈密衛的控製權。
安克帖末兒將會和朵顏三衛的察罕達魯花等人一樣,成為大明的貴族,然後在大明的某個地方過完富足的一生。
“闡教王,剩下的就要交給你們了。”漢王看著安克帖末兒等人被帶走後,轉頭看向了烏斯藏都司的闡教王。
“小王剛剛接到了老爺子的來信,說是太孫殿下前往倭國作戰已有兩月有餘,老爺子放心不下,讓小王過去看看。”
“剩下的阿端衛和曲先衛就隻能教給闡教王了,不過這兩衛的實力一般,距離烏斯藏都司也比較近,想來闡教王應該是遊刃有餘的。”
“另外,各地新糧即將豐收,屆時朝廷會調動一批新糧前往烏斯藏都司,還希望闡教王通知家裏早做準備。”
“謝過漢王殿下,陛下仁慈。”闡教王躬身行了個佛禮。
“現如今安定、罕東、沙州、哈密和赤斤蒙古衛等五衛皆已收複,剩下最為弱小的阿端和曲先兩衛,烏斯藏都司雖然能力一般,但對付這兩衛還是不成問題的。”
“太孫殿下乃是大明之國基,一切自然要以太孫殿下為重,漢王盡管放心馳援太孫殿下就是,這邊就交予我等便是。”
“如此,那就麻煩闡教王了。”朱高煦豪爽地拱手示意,然後轉身上馬。
“希望能夠早日聽到闡教王的大勝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