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背鍋的人來了!挺**安京
字數:4224 加入書籤
以前的朱瞻垶總是不懂,他不明白為什麽宋儒那麽軟。
麵對元人的踐踏和侮辱,宋儒要麽選擇屈膝投降,要麽選擇以死殉國,惟獨沒有人願意豁出命跟元人幹一仗。
以前的他總是在想,要是真到了那一天他肯定會豁出命去,反正橫豎都是個死,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血賺。
但在倭國,他覺得他找到了答案。
在實力懸殊,明知無望勝利的情況下,很多人想的都是要怎麽活下去。
在穩定了對石見銀山的控製之後,朱瞻垶下令讓朱勇開始推進,同時也讓人給陳懋和柳升傳信,讓他們也朝著倭國的平安京挺近。
在這一路上,求饒者、諂媚者不計其數,下到普通的武士上到一方的守護大名,朱瞻垶都見過。
他們所謂的武士精神好像憑空消失了……
哦,對不起,現在才十五世紀初期,他們所謂的武士道精神還沒有誕生,不過可能也沒有機會誕生了……
現在想想,那些以死殉國的宋儒已經算是勇氣可嘉了。
依舊秉承著當初登陸九州島時的觀念,明軍所過之處基本上都是一片狼藉,不過相較於當初在大隈城的屠城之舉,朱瞻垶還是做出了一些改變。
平民百姓被留了下來,武士及以上階層的人才會別列入清除的目標。
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的開采需要奴隸,茂山鐵礦的開采需要奴隸,以後的鐵路修建也需要奴隸。
像礦工這種工作朱瞻垶可舍不得讓大明百姓去做。
八月十五,漢家文化中的中秋節,這個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朝、定型於唐朝的團圓節朱瞻垶卻沒有辦法趕回去與家人們團員了。
因為,他此時正在丹波,距離倭國的平安京就隻有一步之遙了。
過了丹波,就能進入平安京的範圍了。
看著麵前的富樫滿成,朱瞻垶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
他很想和一路走來時所做的一樣殺掉這個一方的守護大名,但理智卻告訴他不能這麽做,最起碼暫時不能。
平安京近在眼前,若是明軍的舉動被傳到平安京,那很可能會激起平安京的強烈反抗情緒,這對於明軍來說是不利的。
“其稟殿下,臣有一計!”
就在這時,一路都沒怎麽說話的楊溥站了出來。
“嗯?說!”朱瞻垶有些詫異,但還是示意楊溥開口。
“殿下……”楊溥沒有像以前那樣直接開口,而是看了看旁邊被按在地上的富樫滿成。
朱瞻垶了然,揮了揮手,騰驤衛立刻將富樫滿成給拖了出去。
“回殿下,臣以為我們可以打著為從屬國複辟的名號進軍平安京!”
富樫滿成被帶走,楊溥立刻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自登陸倭國伊始,我軍隻有在大隈城的所作所為是倭國沒有辦法接受的,而大隈城乃至整個九州島現如今都在我們的掌控之內。”
“登陸本州之前,殿下曾下令毀掉倭國所有的船隻碼頭,所以可見消息並沒有傳到本州來,倭國的天皇雖然知曉,但他與幕府早已心生嫌隙。”
“倭國天皇派人與殿下聯合,為的就是推翻幕府,所以他也是不會將消息說與足利義持的。”
“最重要的是,在登陸本州之後,我軍就隻誅殺武士及以上的階層,這些人不僅與倭國天皇不合,就連地方百姓都苦於他們的壓榨久矣。”
“是以,微臣認為我軍完全可以打著為從屬國肅清叛逆的名號進入平安京!”
聽了楊溥的分析,朱瞻垶雙眼一亮!
他發現,文人搞這些還真特麽的擅長!
且不管實際情況如何,在名義上,倭國就是大明的從屬國!幕府也的確是僭越了天皇的權利!
打著這個名號進入平安京,還真就是合情合理的!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在大隈城時的舉動到底有多少人知道,雖然楊溥分析的結果是不會有太多人知道,但這種事是不好說的,不過倒也無妨……
在本州地界,明軍的行為還真算不上是暴行,甚至還能說得上是為倭國百姓出頭,到時候別的不說,在倭國百姓這方麵肯定是不會有太大阻力的。
可行!
“來人!”朱瞻垶猛地站起來,朝著門外喊了一聲。
……
與此同時,石見銀山。
朱高煦看著不斷進出礦洞的奴隸,又看了看被開采出來的銀礦,心中升起了兩種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一是興奮,一是顫栗。
興奮是因為麵前的銀礦,一個月的時間裏,被運回大明的銀礦石已經超過了五十萬斤,雖然因為提煉工藝以及礦石純度的問題會讓實際銀子的產出不會超過八萬兩,但這可是一整座銀礦!
至於顫栗……
一路走來,朱高煦的感觸全都凝結成了一個詞慘無人道。
從大隈城到現在的出雲,朱高煦隻以為自己是在一座巨大無比的屠宰場裏穿行,走到哪裏鼻子裏都充斥著血腥味兒。
他從未想過,自己這個大侄子能夠狠到這種地步,這一路上,光是他得知的被殺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三十萬人!
三十萬人,這是個什麽概念?要知道在長平之戰中號稱人屠的白起也不過殺了四十萬人。
雖然在數字上比不了,但這倭國朱瞻垶才走了不過一半!後續還會有多少人死在朱瞻垶率領的明軍下?朱高煦不知道。
不過朱高煦很清楚一點,那就是這個數字是沒有休止符的,隻會不斷的攀升,哪怕是戰爭結束之後。
隻不過到了那個時候,死的人可能就不是因為戰爭被殺的了,而是因為采礦被累死……
明軍離開石見銀山不過月餘,這座銀礦就已經死了三百多人,有累死的,有開采的時候失誤被砸死的……
平均每天就有近十個人死亡。
“朱恒。”收回自己的思緒,朱高煦伸手召過了自己的貼身侍衛。
“太孫現在到哪裏了?”
“回漢王,據騰驤衛的消息,太孫殿下已經抵達倭國都城前的最後一道防禦丹波,不日就能夠挺近倭國都城!”
“已經要打到敵人的大本營了嗎?看來本王也要加快腳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