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毒計

字數:4480   加入書籤

A+A-




    

    “二叔,其實有件事您一直都不知道,或者應該說整個大明也沒幾個人知道。”

    朱瞻垶笑著示意朱高煦冷靜,畢竟地震這種災害可是不認人的,朱瞻垶受傷的同時,跟他隨行的朱高煦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隻不過沒有朱瞻垶那麽嚴重罷了,畢竟人家可是天天在軍隊裏廝混的人,體質強度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什麽事兒?”朱高煦很是疑惑。

    要知道他雖然因為跟朱高熾爭奪儲君的原因導致絕大部分文官都不願意跟他接觸,但他大小也是個漢王,是大明的親王。

    若是說有這麽一件事,大明有人知道,但卻沒多少人知道,他或許不是最應該知道的那個人,但也絕對是最靠前的人。

    “就是新糧的產量。”朱瞻垶笑著開始解釋。

    “新糧中除了玉米,其他的兩樣在產量上都會逐年降低。”

    “這個我知道啊!”朱高煦的疑惑更深了。

    “之前朝廷不是說過了嗎?還發布了公告,讓百姓們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以草木灰裹住,這樣可以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等會!?”

    朱高煦說著說著發現事情不對了,他雖然反應慢,但不是傻,話都說到這種地步他再笨也反應過來了。

    “你是說……”朱高煦的臉上浮現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

    “不會吧?你怎麽敢的?”

    朱高煦有些不敢相信了,要是事情真跟他想的一樣,那他真的不知道朱瞻垶為什麽要埋這麽個大雷。

    “二叔放心,既然明知有問題我還不遺餘力地推廣新糧,那就證明我是有辦法解決的。”

    朱瞻垶笑著伸手示意朱高煦稍安勿躁,而朱高煦也是鬆了一口氣,緩緩坐下。

    “裹草木灰的確是有效果,不過也隻是治標不治本,隻能減緩,但不能根治產量降低的問題,要想根治就要用到另外一個辦法。”

    “至於這個辦法,我隻是知道,但卻並沒有開始實行,這一來嘛,是因為還不到時候,二來嘛……”

    說到這裏,朱瞻垶就不再說了,但朱高煦已經明了了。

    “你……可以的……”

    朱高煦連說帶比劃的,但最終還是沒想到一個合適的形容詞。

    說毒,不太適合,但除了這個字之外,似乎沒有什麽別的詞能夠表達朱高煦對朱瞻垶的評價了。

    因為朱高煦也反應過來了,這大明前前後後,把新糧種子先後給了朝鮮、奧斯曼帝國,現在想想……

    朱高煦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毒!太特麽毒了!

    “您是不是覺得這個計謀太過於陰險毒辣了?”看了自家二叔的表情,朱瞻垶哪裏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要是僅僅因為這樣您就覺得太毒了,那我隻能說您還是想的太少了。”

    ……

    朱高煦的眼神中滿是驚駭,言語已經無法表達他內心的那種感覺了,他朝著自家大侄子投去了求知若渴的表情。

    然而,朱瞻垶卻止住了話頭。

    有些事情可以說,但有些事情不能說,哪怕朱高煦也是朱氏皇族的宗親。

    另外,這事兒也不好說,因為朱高煦理解不了,所以不隻是朱高煦不知道,更深層次的東西就連老爺子都不知道。

    那就是糧食統治。

    在後世,鷹醬的地位之所以那麽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糧食統治的原因。

    糧食統治有很多的小分類,其中包括提供巨額補貼來穩住國內的糧食產值、借助糧食援助來介入他國的糧食生產體係以及推動全球農產品自由貿易等等。

    但這一切都跟朱瞻垶的謀劃沒有關係,因為他的謀劃隻關係到其中一點,那就是種子。

    在後世,鷹醬曾經大力推行雜交和轉基因種子,並且起初以低價、高產和低病害等優點誘使其他國家上鉤,等其他國家咬實了鉤,他們才暴露他們的野心。

    種子戰略之所以能夠成功,其根本原因是雜交和轉基因種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或者說是缺點,那就是要麽留種會導致產量降低,要麽就是幹脆無法留種。

    這種現象像極了如今的土豆。

    想要徹底解決這種根莖植物的病害問題,那就隻有一個辦法,就是莖尖水培技術。

    莖尖水培技術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以大明現如今的科技能力來說暫時還達不到,但朱瞻垶有信心成功,而且留給他的時間還很多。

    用草木灰的辦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土豆病害的問題,這就給了朱瞻垶更多的時間。

    最後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了,沒有理念,其他的國家想要偷學都不可能。

    朱瞻垶就是想要通過這種辦法來掌控諸如朝鮮、倭國,甚至是以後得奧斯曼和帖木兒帝國等敵人。

    以現在的通信和交通能力來說,地盤太大最終都會導致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土地失守,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想讓通信和交通能力發展起來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別的不說,現在就建個從應天到忽蘭忽失溫和奴兒幹都司的鐵路都讓朱瞻垶愁得要死。

    上億甚至是幾十億的鐵,而且還是用噸做單位的,得開采多少年?

    這樣一來,綜合起來的話也就隻有糧食統治的方法才最合適,因為土豆的出現,再加上其他國家沒有朱瞻垶的這種前瞻性,糧食格局被打破是必然的事情。

    屆時,諸如愛爾蘭大饑荒這樣的事情會在這些國家上演,那時就是大明下場的最好時機了。

    穩定、高效且持久,最重要的是成本還低。

    雖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但朱高煦多少也能猜到不少了,因為糧食戰爭在古代其實也不少,隻不過大多都體現在朝廷和商人之間罷了。

    比如大災之年的商人們大量囤積糧食,奇貨可居。

    從商人這點上來說,朱瞻垶想要實行的計劃會導致何等慘烈的結果已經不言而喻了,畢竟已經有商人的例子在前了。

    而且,從種子這個根源角度上出發的朱瞻垶將會帶來的結果要更加慘烈。

    商人們隻是屯糧,不涉及到生物科技方麵,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辦法做到讓百姓們沒有種子可種。

    因為就算是朝廷再怎麽沒能力,但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朝廷最少會給百姓們發放來年的糧種。

    但朱瞻垶呢?

    要是真的寧死不屈,朱高煦真的相信朱瞻垶會直接掐斷種子的供應。

    到時候,被土豆破壞的糧食格局要到哪裏去尋找足夠一國使用的糧種?就算是為了口腹之欲能留下來一些,但想要發展到足夠一國使用需要多久?

    朱高煦不覺得到了那個地步的敵人能夠等得起,就算是統治者能等得起,百姓也等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