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送別,送別
字數:4405 加入書籤
離開了乾清宮,朱瞻垶先是去了金忠的家裏。
經過半天多的休息,金忠的臉色已經好了不少,但這也隻是表麵上的,事實仍舊是事實,金忠的病並沒有因為短暫的休息就好轉。
“臣,謝陛下!謝殿下……”
坐在床上的金忠眼眶泛光,神情激動。
朱棣和朱瞻垶為他想的可以算是很全麵了,從他這個人到兩個兒子,再到兒子的未來。
此時的金忠突然有一種感覺,感覺他將自己的一生賣與朱家是值得的。
“別激動。”金忠的反映讓朱瞻垶感到開心,但也感到了幾分心酸。
事實往往就是這樣,真正為國為民的人往往不圖回報,這個世界可能隻是回以他們最微不足道的善意,卻足以讓他們熱淚盈眶。
但事實上,他們本該得到的要遠遠更多,更多……
“金程這個人我不是很了解,所以你也別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過若是他真的沒有那種想法,朝廷也不會虧待他的。”
朱瞻垶輕輕地拍了拍金忠的後背,給激動的他順了順氣息。
“至於金達……你就放心吧。”
“柳升還在倭國,不過應該很快就會回來的,因為倭國一事他肯定是要受些懲罰的,但是不會很嚴重。”
“屆時,我會讓他作為金達的老師之一,教導他兵法謀略,至於經義方麵,我與爺爺商議過了,名義上讓楊士奇做他的老師,實際上就讓他進入大學堂吧。”
“殿下!這不妥……咳咳!”
朱瞻垶此言一出,金忠直接被驚得要起身,牽扯得他忍不住咳嗽了起來。
要知道,朱瞻垶所說的大學堂可不是什麽普通的地方,而是皇室子弟學習的地方皇明大學堂。
這裏可是當初太祖高皇帝親自下令設立的,並且嚴格要求每一位皇子都要進入並且好好學習。
讓金達進入大學堂學習,這可以說是恩寵頗重了。
“別急,別急……”朱瞻垶給金忠順著氣,沒有因為金忠咳嗽而著急,反倒是滿臉的笑意。
他很清楚金忠的病在胃,咳嗽隻不過是因為氣息沒喘勻罷了,而不是什麽別的原因。
“別覺得這份恩寵太重,我可明著跟你說了,你們金家可還得給我們朱家賣命呢,我可不希望你的後人是個紈絝子弟,到時候怎麽給大明效力?”
“所以啊,這事兒不是沒有代價的,你就別推辭了。”
“殿下,這……”金忠語塞凝噎,一時之間竟然說不出話來,隻能是掙紮起身,跪在床上給朱瞻垶行了個禮。
“金忠,謝殿下賞識……”
這次,朱瞻垶沒有阻止他。
“好好休息,別想太多。”朱瞻垶輕輕拍了拍金忠的背,微笑著起身離開。
朱瞻垶才出房門,等在院子裏的金母和金忠的妻妾就忙不迭地行禮,朱瞻垶擺了擺手,徑直出了金府。
恍惚間,朱瞻垶似乎聽到了金家後院傳出來的那帶著幾分欣喜的聲音,給這個已經愁雲慘淡了好幾天的金家帶來了幾分生氣。
朱瞻垶抬起頭,看著晴朗的天空。
在這個梅雨季即將到來的時節,這種天氣很是難得,似乎就連老天也在昭示著大明將會越來越好。
然而,現實總是不盡如人意。
三天之後,金忠病逝。
一時之間,除了皇宮之外,整個應天皇城都掛起了白綾,這是朱棣對這個老臣子最後的送別。
興慶宮中,朱瞻垶並沒有去金府慰問,隻是坐在興慶宮後宮的涼亭裏,石桌上擺著他幾乎一年都喝不上幾次的酒。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金忠的病逝對他的影響不大,但也很大。
對於金忠這個人,朱瞻垶沒有什麽特別的感情,因為金忠對於他的父親朱高熾是比較重要的,金忠的存在是朱高熾這麽多年穩坐太子之位的原因之一。
但對於朱瞻垶來說,這個人就隻是個良臣,在心情上來說,他對於金忠的病逝感到惋惜,但也僅限於此。
可從另一方麵來說,這對朱瞻垶的打擊很大,因為這件事脫離了他的掌控。
一直以來,對於整個局勢,朱瞻垶都有一種全盤掌握的感覺,不管是在武事還是內政上,他想做的基本上都成功了,就連當初在草原上築京觀和在倭國屠城這種可以說是“有違天和”的事情他都成功做到了。
但金忠這位良臣和能臣的離世卻讓他有了一種失去掌控的感覺。
曆史上的金忠是永樂十三年四月十五病發,第三天就病逝了,主要原因和現在一樣,不過曆史上的金忠還是因為來回奔波,再加上悲喜交加的情緒衝擊才讓他瞬間倒下。
朱瞻垶本以為沒有悲隻有喜的眼下金忠還能撐好長一段時間,但卻也不過僅僅三天而已。
“既然為之所憂,殿下何不去看看?”
一道清麗的聲音想起,胡善奕慢慢地走到了朱瞻垶的身後。
“你不懂的。”朱瞻垶沒有看自己的太孫妃哪怕一眼,隻是自顧自地喝著酒。
這酒中滋味就如同他心中滋味一樣,隻有他自己能懂。
“妾身確實不是很懂,但妾身也明白一個道理。”胡善奕輕輕地做到了朱瞻垶的身旁,為其斟滿了酒杯,柔柔地開口說道。
“心結就在那裏,解開的唯一辦法就是主動上前。”
“殿下您是大明皇長孫,是百姓們心中的紫薇星降世,是父親心中的完美嫡長子,是陛下心中的完美儲君。”
“好聖孫,不是嗎?”
……
朱瞻垶沒有說話,他定定地看著胡善奕,心中的那個結好像動了一下,但也僅此而已。
胡善奕還是不懂。
轉過頭,朱瞻垶看著酒杯,心下歎息。
他其實是在憂心自家二叔和三叔就藩一事,這件事其實很早就在他的心裏留下了一個結,隻不過他以前一直覺得沒什麽,但金忠的事情可以說是千絲萬縷地將這個結給牽扯了出來。
把自家二叔三叔派去海外就藩,一方麵是讓他們成為大明的後盾,另一方麵也是效仿當年太祖高皇帝的做法,算是另類的分封製。
太祖爺當年想的很簡單,在分封製下,這天下亂了也就亂了,反正肉都是爛在了自家的鍋裏,但事實並沒能如他所願。
在此之前,朱瞻垶一直覺得讓自家二叔三叔去海外就藩算是個完美的計策,他以前從未擔心過海外坐大然後影響到中原,因為他覺得自己捏了一張王牌。
科技。
但現在,朱瞻垶有些動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