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年前的最終準備

字數:8298   加入書籤

A+A-




    白蓮教這種組織的存在會帶來什麽樣的危害其實都不必細說。

    歸根結底,這是個愚昧的時代,各種神話、迷信的觀念充斥著人們的思想,甚至是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

    就這麽說吧,就算朱瞻垶不是皇長孫,而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人,憑著腦子裏的那點物理化學知識也是能夠玩轉這個時代的。

    當然了,前提是得有一個足夠高也足夠穩的平台,不然的話一切都是空話。

    這個時代的人迷信是真的,但問題是迷信這個東西其實也是一個很模湖的概念。

    在這個時代,或者可以說是中世紀時期,歐洲的愚昧程度其實遠比中原要嚴重得多。

    如果說歐洲的那些人可以為了所謂的信仰而殺人滅口,那相比之下的中原文明就要“先進”得多了。

    管你什麽神啊魔的,要是擋了人家的財路和官路,管你是什麽都得死,就算是明知道你弄不死人家,那也是得拚了命試上一試的。

    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迷信這種愚昧時代的產物就有很大的作用了。

    “殿下請放下,微臣定當竭盡全力!”

    因為自己的夫人被牽扯其中,再加上自己本上也是內閣成員,所以在朱瞻垶提起這件事的時候楊榮沒有絲毫的猶豫。

    是為了要自證,也是責任所在。

    “別著急。”朱瞻垶笑著拍了拍楊榮的肩膀。

    “茲事體大,再加上白蓮教存在已經有幾百年的曆史了,其關係網盤根錯節,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查的清楚的。”

    “殿下。”就在這時,楊士奇站了出來。

    “要不,微臣和勉仁一起?”

    楊士奇也是動了心思了。

    眼下的大明不缺錢也不缺糧,但是缺人,而且是極度的缺人。

    白蓮教這種東西的存在會極大地分化大明的人口,而且被邪教蠱惑的這些人不僅不會大明而戰,反而還會掉過頭來針對大明。

    若是平時的話也就算了,以大明蒸蒸日上的勢頭,有的是的時間跟他們慢慢磨,在吏治清明不缺少糧食的時代,邪教被消滅是遲早的事情,最不濟也會讓他們畏縮起來不敢隨意露麵。

    但現在不行。

    楊士奇雖然不是很清楚朱瞻垶的大計,但也多少明白一些的,因為最近朱瞻垶提出的方針大多是以人為本,尤其是著重強調了人口的問題。

    隨著新君治事,很多人都被提拔了起來,尤其是以馬鐸為首的激進派,以及以前沒有被重用的周新、耿通等人。

    楊士奇的起點是很高的,畢竟現在雖然還沒有內閣三楊的說法,但那畢竟是內閣啊。

    但是現在,眼看隨著朱瞻垶盡可能的親力親為,內閣的影響力也越來越低,楊士奇就坐不住了。

    不是說他這個人的功利之心有多重,而是說誰都沒有辦法在這種時候仍舊安然自若,權當無事發生。

    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是說出來騙小孩兒的,沒有幾個成年人會信。

    “士奇,無需著急。”朱瞻垶多少也能明白楊士奇的著急,但他並沒有讓楊士奇如願。

    “白蓮教起源於佛教興盛的唐朝,哪怕隻是從興盛起來的趙宋時候開始算起,那也有幾百年了,這等龐然大物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解決的。”

    “所以不必著急,慢慢來便可。”

    楊士奇的想法其實很簡單,簡單到了不僅是朱瞻垶,就連楊榮也都看出來他的著急了。

    朱瞻垶此舉意在是鍛煉一下楊士奇,因為現在的楊士奇雖然已經比常人出色很多了,但仍舊是沒有曆史上永樂末年的時候那般出色。

    再加上朱瞻垶現在有意推動激進派的勢頭,稍微壓一壓保守派的實力也是理所應當的。

    “再說了。”見楊士奇還想開口,朱瞻垶搶先一步堵住了話頭。

    “現如今已經接近年關了,來年孤要陪爺爺巡視順天府,到時候事情會很多的,我們也無暇顧及這些烏合之眾。”

    倒不是朱瞻垶自大,但在現如今的大明麵前,白蓮教還真不一定能夠掀起什麽風浪。

    當然了,麻煩是肯定的,畢竟白蓮教的危害性還是有的。

    “臣等明白!”楊榮和楊士奇同時低頭應聲。

    “好了,那孤也不久留了。”朱瞻垶看了看楊士奇和楊榮,抬步朝著門外走去。

    “孤這次來就是想要確認一下,畢竟現如今的勉仁你可是孤的左右手啊,可不能出事兒。”

    “殿下謬讚,微臣慚愧。”楊榮低著頭,語氣中帶著幾分羞愧。

    他作為朱瞻垶現如今帶在身邊最多的文臣,自己的妻子竟然被卷入了白蓮教的漩渦之中,這當真是讓他羞愧難當。

    “有沒有謬讚孤心裏有數。”再次拍了拍楊榮的肩膀,給予他幾分鼓勵,然後朱瞻垶就抬步走出了大門。

    事情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但也隻是告一段落而已。

    現在朱瞻垶是不得空,就隻能先安排人前去廣靈平叛了,一切還是要以北巡為重。

    其次,楊榮的繼室還是要繼續接受調查的,畢竟當朝大員的妻子被卷入邪教之中,雖然朱瞻垶也相信牽扯不會很深,但萬事還是要以小心為重。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更何況楊榮這種地位的人已經不能說是蟻穴了,說是開閘泄洪的閘門也不為過。

    ……

    皇宮,興慶宮。

    “出宮去了?”

    在天界寺裏呆了有小半個月的老爺子突然出現在了朱瞻垶的麵前,把他給嚇了一跳。

    “哎幼喂!爺爺您咋過來了?”被老爺子嚇得,朱瞻垶的魂兒都差點兒飛出來。

    朱棣聞言瞬間就擺起了臉:“咋?你這興慶宮是什麽禁地不成?我還不能過來?”

    “嘿!”朱瞻垶是哭笑不得,趕忙開口安撫。

    “您瞧您說的,孫兒哪是這個意思啊?”

    朱瞻垶覺得自從老爺子將事情都強製性地塞給自己之後,這性格就越來越像是一個老小孩了。

    以前的老爺子總是會不定時的發脾氣,而且一發起脾氣來是神鬼勿近,誰來懟誰,也就永樂八年之後的朱瞻垶能讓他消氣,除此之外誰都不行。

    但現在,老爺子其實完完全全就是調皮!

    “孫兒啊就是發現了一點事情,然後出宮去找了一下楊榮,僅此而已。”

    朱瞻垶扶著老爺子坐下,一邊笑著給老爺子倒茶一邊笑著解釋著。

    “行了,爺爺都知道了。”說到正事兒,朱棣也正經了起來。

    “這白蓮教就是個毒瘤,爺爺也曾經想要處理掉他們,但他們存在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很難根除。”

    “此次廣靈的謀逆,其實可以說是白蓮教的一次反擊了,因為這段時間他們借此得到了不少的給養。”

    朱瞻垶聞言也點了點頭,因為這事兒說起來其實還要怪他。

    廣靈在哪裏?在山西,再看看朱瞻垶最近的布局,為了加強與西域的溝通,他做出了各方麵的調整,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關西七衛的歸附。

    關西七衛歸附之後,就算是朱瞻垶不下令開放對西域的通商也會有很多的商人趨之若鶩,因為在這些年關西七衛的影響下大明已經少了很多西域的東西,現如今陡然開放,是最有利可圖的時候。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雖然不是必經之路,但也是商隊常常路過的地方之一。

    白蓮教也因此而得到了壯大。

    很牽強,但也的確是有因果關係。

    “行了,別煩惱了。”

    有句老話說的是“知子莫若父”,朱棣作為祖父其實也不差,甚至他可能比朱高熾更了解朱瞻垶。

    隻是一看,他就猜到了朱瞻垶在想什麽。

    “這些白蓮教的人就是一群寄生蟲,就算沒有商路的重新開通,他們也會瞄準其他的地方吸血的,這跟你沒什麽關係。”

    “隻能說,商路的開通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方便的機會罷了,就算沒有這事兒,再過幾年他們也依舊會找到別的地方吸血的。”

    “孫兒知道的。”朱瞻垶緩緩地吐出一口濁氣。

    “孫兒不是在擔心他們,也不是在內疚,而是在想這些白蓮教會不會跟以前的晉商有所勾結,那些晉商又會不會因此而留下些火種。”

    “哈哈哈!”朱棣撫須大笑,他還是第一次見大孫子這樣子。

    同以往的大孫子相比,朱棣覺得現在的大孫子反倒是有些畏手畏腳了,沒有以前那種灑脫大氣的風範。

    那時候的朱瞻垶哪裏會管這些?基本上隻看一件事,那就是到底對大明有沒有好處。

    有,就實施;沒有,那就放棄!

    現在的朱瞻垶竟然開始考慮這種盤根錯節的隱患了,這是一件好事,證明他成長了,證明這段時間朱棣和朱高熾的苦心沒有白費,證明他在一個合格儲君的路上越來越成熟了。

    但同樣的,這也有壞處。

    “乖孫啊,聽爺爺給你說。”朱棣笑著把朱瞻垶拉到了身旁。

    “有些事情呢,的確是要未雨綢繆,想好一切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有些時候這些事沒有必要的。”

    “就拿現在的白蓮教來說,我在明敵在暗,可以說你的準備都會被他們看在眼裏,從而讓他們有所準備,他們甚至還會借此朝著你沒有防備的薄弱處進攻。”

    “有防備是好事兒,但不能因為對某個方麵的警戒性提升就降低了其他地方的防範。”

    朱瞻垶默然。

    的確,他有些鑽牛角尖了。

    經老爺子提醒之後他才發現一個問題,白蓮教不是隻存在於廣靈,而是整個大明都有所分布,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地方被他給忽視了。

    烏斯藏都司。

    藏傳佛教雖然跟佛教走的不是一條路了,但朔根求源,二者都是脫胎於佛教。

    藏傳佛教就不說了,白蓮教前稱叫彌勒教,是源自於佛教的淨土宗。

    也就是說……

    朱瞻垶猛然起身,三步並做兩步地走到了書桉旁,提筆唰唰唰地寫下了一道詔書。

    “朱銘!”

    “是!”

    朱銘匆匆進來,給朱棣行了個禮,然後接過了朱瞻垶手中的草製詔書就離開了。

    “想通了?”朱棣笑著看著大孫子。

    他雖然不知道大孫子寫了些什麽,但他並不在意,因為他相信大孫子,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他不覺得大孫子會做出錯到離譜的事情,況且,一切還有他。

    永樂大帝還是那個永樂大帝。

    “想通了!”朱瞻垶聲如洪鍾,一派神清氣爽的模樣。

    “之前孫兒總是想著百姓,以至於考慮問題的時候處處被掣肘,現在想想還真是蠢到了極致,明明手裏有一柄極為鋒利的鋼刀卻棄之不用。”

    “想好了那就去做吧,老和尚那邊爺爺已經打好招呼了。”朱棣笑著端起了茶杯。

    哪怕杯中茶已經冷頭,但仍不影響他高興的情緒。

    “爺爺果然是爺爺!”朱瞻垶滿臉的敬佩。

    除了那些來自於後世的見識之外,老爺子處處都能想在自己的前麵,這是豐富的經曆,讓朱瞻垶佩服不已。

    的確,他的解決辦法需要老和尚的幫助,因為白蓮教雖然是邪教,但也是教,更是脫胎於佛教的一種。

    在這種情況下,最著急的其實莫過於老和尚。

    “行了,別拍馬屁了,咱們來說說別的。”朱棣笑著拍了一下大孫子的腦門兒,拉著他坐下。

    “別的事兒?”朱瞻垶有些迷湖,但很快就露出了一副了然的神色。

    “您是說明年的北巡吧?您放心吧,孫兒都安排好了,楊榮和楊士奇已經在準備了。”

    “不是,爺爺要說的是別的事情。”朱棣笑著擺了擺手。

    “爺爺此前從天界寺回來的路上正好碰上了一路商隊,他們剛剛從西域返回,也算是一時好奇,爺爺就派人去問了問他們。”

    “不問還好,這一問反倒是知道了一些挺有意思的事情。”

    “啊?”朱瞻垶有些懵。

    “劉家的那個小子這次親自帶隊去了西域,帶回來了一些好東西要送給你呢,正巧爺爺也就過來了,索性就給你當了一次車夫。”

    說著,朱棣拍了拍手,一名錦衣衛在殿門口露了個臉,然後就迅速離開。

    沒一會兒,一大群人嗚嗚泱泱的進了興慶宮。

    “這是?”朱瞻垶有些遲疑地看向了老爺子。

    “這是劉家那小子特意給你從西域帶回來的西域舞姬,爺爺草草看過,都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兒。”

    ……

    朱瞻垶聞言是滿頭的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