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玄機

字數:6518   加入書籤

A+A-


    “天魁星主?”

    “九天玄女?”

    “應命入世?”

    “重歸天界?”

    “這……”

    台下,眾修眼神交匯,驚疑不定。

    場外,眾人麵麵相覷,更是不解。

    此人說書,皆有指向,皆有圖謀。

    這是眾人的共識。

    所以,雖不是來聽他說書的,但眾人對書中內容依舊上心,暗中分析,以作防備。

    可如今開篇已然說完,正文也講了一段,卻還是聽不出什麽端倪,更不知他欲意何為。

    如此,也難怪眾人心中驚疑,坐立不安。

    未知,最是恐怖!

    尤其是你無可奈何,隻能任它發展的時候。

    眾人心思各異,坐立不安,蘇問卻是始終如一,繼續敘說:

    “魔星?”

    “應命!”

    “天時?”

    “功業?”

    “聽九天玄女道出天機,知曉自身來曆的宋江又驚又喜,又疑又憂,連忙請教:“宋江愚鈍,還請娘娘指點,這天時是何天何時,這功業又是何功何業?”

    “九天玄女一笑,言道:“天時便是今朝,功業你當自知,而今天下,已見亂象,滿朝文武,具是奸邪,內憂外患,禍劫將起,你等天罡地煞一百零八眾此時應命入世,理當如何,你不知曉?”

    “這……”

    “宋江眼神一凝,驚疑不定,拜向九天玄女:“宋江不知,還請娘娘指點!”

    “九天玄女搖頭一笑,說道:“天機不可泄露,需你等自行領悟,吾有天書三卷,而今賜與星主,汝可憑此,替天行道,為主當全仗忠義,為臣當輔國安民!”

    “若否……”

    “九天玄女話鋒一轉,又道:“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切記,切記!”

    又是一段,話語稍停。

    眾人雖仍是不知蘇問欲意何為,但也在這書話之中聽出了些許端倪。

    “滿朝文武,具是奸邪?”

    “內憂外患,禍劫將起?”

    “替天行道,輔國安民?”

    “為主?”

    “為臣?”

    “這……”

    眾人眼神怪異,終是將目光從張洞庭身上轉移,投向了姬乾姬坤二老,還有那位神劍帝妃。

    這是大宋,還是大周?

    既是大宋,也是大周!

    說到此處,此人意圖,終見端倪。

    就是不知,何時圖窮,何時匕見?

    眾人心中揣測,驚疑不定,姬乾姬坤麵沉如水,強定心神。

    不安不安,萬分不安!

    雖然心中如此不安,但二人還是不見動作。

    受之與敵,自亂陣腳,不是明智之選。

    處變不驚,依計而行,方是穩妥正道。

    所以,二人不動,隻待大勢!

    蘇問也得意繼續言說。

    “九天玄女說罷,便令座下女仙取來三卷天書,賜與宋江。”

    “宋江接下天書,又聽玄女出聲言點道:“吾有四句天言,汝當謹記,終身佩受,勿忘於心,勿泄於世!”

    “宋江手捧天書,沉聲言道:“娘娘請說,宋江謹記!”

    “九天玄女頷首,頒下法旨天言。”

    “正是:

    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

    北幽南至睦,兩處見奇功!”

    蘇問折扇一敲,望向台下:“諸位可知,玄機何在?”

    “……”

    “……”

    “……”

    沉默沉默,台下眾人,皆盡沉默。

    無人應答,理所當然。

    凡是場外,隱有明悟。

    紫嫣撓了撓頭,向身邊的夢梵音說道:“這個套路……我怎麽好像在哪裏見過呢?”

    夢梵音望著戲台,淡淡說道:“法海,白蛇。”

    “對對對!”

    紫嫣瞬間醒悟,連聲說道:“沒錯,就是法海,這些仙佛大能,總是喜歡玩這套,不說清楚,就要人悟,最後搞出一堆破事來,還說是什麽天意!”

    夢梵音沒有搭理她,隻品味著方才那四句天言,似要參透內中玄機。

    夢梵音如此,眾人也是一般,都在咀嚼這四句玄機。

    蘇問卻未要眾人答案,繼續說道。

    “玄機何在?”

    “暫且不說!”

    “九天玄女點完宋江,便做離別之語:”天凡有隔,言盡於此,但望星主能去邪歸正,日後重歸天界,再為上卿!”

    “說罷,宋江便見眼前景象,猶若煙雲而去,不覺之間已回到了破廟之中。”

    “方才一切,好似南柯一夢,似真非真,似假非假。”

    “恍然之間,手中一沉,宋江垂眼望去,發現竟是三卷天書,心中頓時凜然。”

    “方才之事,絕非夢幻,真有玄女點撥,天書賜法。”

    “宋江收起三卷天書,再回想方才玄女天言,欲參出內中玄機,但始終不明所以,最終隻能作罷,拜別玄女神塑,轉身離廟而去。”

    “如此這般……”

    蘇問折扇一敲,又跳一段:“宋江得玄女點撥,天書此法,應天罡地煞眾星之命,終於水泊梁山大聚義,挖出天命石碣,排下星命座次,三十六座天罡,七十二座地煞,正合一百單八數!”

    “梁山聚義,魔星應命!”

    “然昔日玄女天言,去邪歸正,重登天界之事,仍在宋江心中難忘。”

    “那天言玄機何在,如何去邪,如何歸正?”

    “宋江不明所指,心中煩悶。”

    “恰逢秋日,重陽節至,宋江便叫人大擺筵席,會眾兄弟同賞菊花,開他一場菊花之會,歡度佳節。”

    “如此這般,重陽當日,水泊梁山聚義廳上遍插秋菊,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將排次而坐,篩鑼擊鼓,大吹大擂,笑語喧嘩,觥籌交錯,好不熱鬧,好不痛快!”

    “不覺之間,已是日暮,宋江飲得大醉,坐在頭把交椅之上,看著下方眾位兄弟,眼前一切,逐漸朦朧,竟是……”

    蘇問折扇一敲,驚聲問道:“竟是如何?”

    “……”

    “……”

    “……”

    台下死寂,眾人無語。

    若不是不合時宜,他們絕對會大罵出聲。

    關鍵時刻,這般一句,太他娘的吊人胃口了!

    眾人暗罵,蘇問輕笑,繼續說道:

    “宋江大醉,睡夢朦朧,不覺間又是驚醒,發現自己還在聚義廳中,眾位兄弟仍是興高采烈,推杯換盞。”

    “見此,宋江還不及言語,究竟聚義廳中,頭把椅上,一人舉杯站了起來。”

    “那人是誰,竟敢坐他的頭把交椅?”

    “宋江一驚,凝目望去,卻見……”

    蘇問折扇一敲,沉聲說道:“卻見那人,竟是自己!”

    “這……”

    聽此,眾人也是一怔,不明所以。

    “竟是自己?”

    “自己怎麽見自己?”

    “那聚義廳中有兩個宋江?”

    “還是……”

    眾人不解,暗自猜測。

    蘇問也就緒說道:

    “這是怎一回事?”

    “宋江大驚,欲上前去,卻見自己宛若孤魂野鬼,眾人視之不見,觸而不覺。”

    “反是廳上另外一個自己,起身舉杯引走眾人目光,大笑說道:“眾位兄弟,今日甚幸,做下一篇滿江紅,還請眾兄弟鑒賞。”

    “說罷,便取來紙筆,做下一篇詞曲,又交予樂和,當眾人之麵唱將出來。”

    “怎一曲,怎一詞?”

    “諸位且聽:滿江紅!”

    蘇問折扇一敲,詞曲唱來: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禦邊幅。

    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

    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