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降旨

字數:4803   加入書籤

A+A-


    雲州,州府,麒麟府邸,宋氏宅院。

    “此事當真?”

    大廳之中,仍是五人,宋氏之主宋闕,宋氏主母李茗,宋氏三子宋壁,宋悅,宋顧。

    宋闕穩坐當中,但仍是難掩緊張。

    宋壁一笑,沉聲說道:“決計無虛,那人兵分八路,攻向八府之地,要將我雲州鯨吞而下。”

    “好!!!”

    聽此,宋闕驚喜得拍案而起,大笑說道:“此人不顧後果,倒行逆施,已是三教百家,天下各方的眼中釘,肉中刺,此前不動,皆因他隻占金陽一府之地,並未真正威脅到各方根本,再加上寧州那一戰威懾,各方實力才未輕舉妄動。”

    “但現如今……”

    話語之間,宋闕冷冷一笑:“他兵出八府,欲要鯨吞雲州!”

    “一州之地,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天下之人是絕不會讓他得此根基,大肆推行那逆天之法的。”

    “我宋氏的轉機終是來了!”

    “壁兒!”

    宋闕冷喝一聲,命令說道:“傳令三軍,備戰迎敵!”

    “是!”

    宋壁沉聲應命,再做提醒:“父親,是不是寫一份奏折,將此事上奏乾京?”

    “嗯?”

    “對對對!”

    “當寫一份!”

    “畢竟,這天下如今還是他大周的天下!”

    “如今有反賊作亂,揭竿而起,他大周皇家焉能置之不理?”

    宋闕大笑一聲,暢快說道:“為父這便寫奏折,將此事上奏乾京,看看他皇家什麽態度,什麽反應,看看這朝野風雲,天下人心,又是怎樣變幻,怎樣走向。”

    “哈哈哈!”

    ……

    三日之後,乾京,皇城,鳳鳴宮中,鸞庭殿內,朝會大幕拉開。

    麵色蒼白,有氣無力的少年天子位於九五之上,其下又列三把禦座,為輔政三臣之位。

    天子年幼,難理政事,因而設三輔之位,由皇太後,長公主,以及一位皇家族老,宗室親王擔任。

    如今,三輔具在,隻是神情各異。

    太後皺眉,公主冷眼,親王麵沉如水。

    再看上方那麵色蒼白,半醒半昏的少年天子,氣氛更是沉重起來。

    寧州一戰,皇室慘敗,本就衰頹的國勢再次被斬,皇者真龍鎮壓不住王道罪業,以至於剛剛繼位不久的天子突發惡疾,病症與此前崩殂的上代天子一般,無藥可醫,無法可救。

    所幸,上代天子之死,已抵消了大半王道罪業,這段時間雖又有積累,但並不足以奪去新君性命,所以這位年僅十二的小天子,並未如他父皇一般慘死,而是艱難的挺了過來。

    但究竟能挺多久,就無人知曉了。

    “陛下!”

    一名大臣上前,高聲說道:“雲州之地有逆賊作亂,正是此前在寧州弑殺皇祖皇後之人!”

    “此賊在雲州占山為王,高舉反旗,劫掠我大周之民,荼毒我大周之地!”

    “三日時間,便下一府,蟄伏一月之後更是兵分八路,欲要以鯨吞之勢拿下雲州之地。”

    “他兵分八路,如今七路已成,雲州九府,八府已入賊手,僅剩州府未失。”

    “此賊非同小可,若是讓他占下雲州,那必成我大周心腹之患,萬不可任其做大。”

    “臣請出兵,剿滅此賊!”

    “臣請出兵,剿滅此賊!”

    “臣請出兵,剿滅此賊!”

    一人接一人,一位接一位,轉瞬便走出了十餘名重臣,最次也是三品正職官身。

    十餘名重臣,出身不同,派係不同,往日在朝堂之上,隻見過他們相互攻訐,你來我往,你爭我奪,何時見過這般異口同聲,眾誌成城?

    鸞庭殿上,位居右首的薑凰,望著殿下異口同聲的一眾大臣,神情更冷幾分,但卻不做表態。

    隻有左首位上,那一派端莊的太後出聲:“逆賊做亂,理當剿之!”

    “否則,各地豈不紛紛效仿,鬧得天下烽煙遍地?”

    說罷,便轉向位居當中的那位皇室族老,輔政親王,沉聲說道:“本宮讚同出兵,剿滅此賊!”

    “……”

    那皇室族老望了她一眼,隨即將目光投向薑凰:“太後意主出兵,瑤君有何看法?”

    “那就出吧。”

    薑凰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模樣:“最好把元鳳,盤凰,棲鳳全都帶去,再搭上十萬禁軍,調遣七八十位先天,由太後禦駕親征,哦,還有鳳血凰衛……能帶上的都帶上,敗就一口氣敗它個幹淨,徹底把這破船鑿沉,大家也好去找下家!”

    “咳咳咳!!!”

    那皇室族老一陣大咳,方才壓下薑凰的話語。

    “……”

    “……”

    “……”

    對此,殿下眾臣,皆盡沉默。

    薑凰這般態度,這般表現,很不成熟,完全沒有政治的智慧考量,看來就像是小兒鬥氣一般,根本不似往日的大長公主。

    但就是這不成熟,任性鬥氣的話語,壓得眾人啞口無言。

    有些事情,隻要你無所謂,那別人就拿你無可奈何。

    現在薑凰就是這樣,什麽大周江山,她不管了,愛倒不倒,愛死不死。

    眾人能和她一樣嗎?

    不能,起碼表麵上不能。

    所以……

    望著殿下沉默的眾人,那皇室族老眼中也透著幾分冰冷。

    就在此時,群臣之中,一人走出。

    正是……

    當朝宰輔——李孟修。

    李孟修執笏而出,沉聲說道:“逆賊作亂,自是要剿,但那逆賊勢大,非尋常人能平之。”

    “方才殿下言禦駕親征,實是妙法,但太後乃一國之母,不可輕動,殿下乃長女帝姬,亦不可涉險,六王爺為輔政親王,更是不能離京,鳳血凰衛等禁軍要拱衛京畿,亦不可動!”

    “所以,臣提議,封雲州總兵宋闕為平寇元帥,賜其各州征調之權,再令道釋儒三教子弟,兵法墨醫百家門人投軍效命,合天下之力鎮此驚世之大賊強寇!”

    “這……”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眾人望著神色平靜的李孟修,眼神都有些冰冷。

    若真按李孟修所言行事,那皇家豈不是什麽都不需要做,隻要看他們三教百家之人與雲州拚命?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

    “好!!!”

    “李卿當真是國之柱石!”

    殿下眾人冷眼,殿上那皇室族老卻是大笑:“就依李卿所言,封宋闕為平寇元帥,賜其征調各州之權,再令三教百家子弟門人相助,務必平此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