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擴軍十萬

字數:323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局皇帝:我招募到了槍神趙雲 !
    “組建檮杌大軍與白虎大軍,由王敦(統75,智84)任檮杌將軍,錢鳳(智73,政54)做參謀長,鄧嶽(武62,統75)、王廙(統45,智87)、陳大成(統87,智77)、胡守仁(武72,統83)、沈充(統58,智71)為檮杌五軍軍將;
    戚繼光(武85,統103)任白虎將軍,郭默(武72,統86)、蘇峻(武63,統91)、孫策(武97,統89)、吳惟忠(武87,統72)、王如龍(武91、統63)為白虎五軍軍將。”
    張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軍隊命名上,他沒啥好的想法,直接用四凶四靈獸的名字做封號。
    在王敦統領的檮杌大軍方麵,張碩僅抽調了戚家軍中做事比較沉穩的陳大成與胡守仁兩個,空降過去做軍將,在確保給予王敦主權的同時,起到一個監視的作用,將來或許還能成為拔掉王敦的一柄利刃。
    而白虎軍這邊兵馬構成,則是郭默、蘇峻兩人的兩萬餘私兵,以及王敦組建大軍之後,剩下的近三萬部眾,張碩此舉不僅給予了王敦待遇,還名正言順的削掉了對方三分之一的兵馬。
    孫策是原東吳的儲君,歸附乾國時還有一眾文武大臣追隨,東吳諸將皆善水戰,留在北府軍是最好的選擇,為避免孫策與這些家夥待在一起,生出什麽心思,將其調離是必須的。
    “戚繼光新降,就擔任封號將軍,恐會引起軍中諸將的不滿,還請國君三思。”
    謝安聽完張碩的說詞後,當即對戚繼光的任命給予了質疑,至於王敦那裏,他倒是沒有帶上,不是因為王敦是琅琊王氏的掌舵人之一,而是王敦現在麾下就有8萬多的人馬追隨,委以重任安撫對方,是稀疏尋常的事情,也是目前最好的處理方式之一。
    謝安的話得到了大部分乾國諸臣的讚同,紛紛出言讓張碩另擇人選。
    “國君,北府軍軍將謝玄出身天亙謝氏家族,自入仕以來多有戰功,更曾領軍救主,根正苗紅,可為大軍之將!”
    營造司司長陳文直接進行了推薦,他的建議得到了宗正司司長吳麟、武庫司司長李飛為首的乾國舊臣的支持。
    這些初始國家的朝廷官員,雖然年老力弱,但資曆卻是最深的。
    陳郡謝氏在東海郡立足多年,在郡內擁有著很高的聲望和地位,尤其是主支所在的天亙縣,昔日謝安入仕,乾國太宰就主動退位讓賢,從中可見一斑。
    隨著乾國的強大,張碩招賢納士,不僅沒有從謝、蕭兩大頂級家族中抽調人才,反而重用平民,提拔基層兵卒,張碩對世家的忌憚和排斥可見一斑,這也是為啥朝堂上那些曆史名臣質疑戚繼光,卻沒有進行舉薦的原因所在。
    而原本的這些老臣,根本看不出這些深層次的東西,出於討好或其他原因,跳出來做出頭鳥。
    相較於打壓以謝氏為首的世家大族,張碩更想要將這些沒用的老臣子們踢出朝堂,因為他們的能力太弱了,不僅不能為張碩分憂,可能還會增加朝廷的運行負擔。
    看著一眾等待自己接話的臣子們,張碩略做斟酌後,笑嗬嗬的說道:
    “白虎大軍皆由東晉降卒構成,幼度能力毋庸置疑,但畢竟年幼,恐不能服眾,薑齊來勢洶洶,沒有多少磨合的時間。
    戚繼光本是原鄒平王王薄麾下第一大將,曾領兵五百悍然進攻周訪本部,致使周訪軍回援,使子龍脫離險境。
    後跟隨子龍與東晉大將周訪、郗鑒作戰,戰功卓著,深得子龍的賞識與稱讚。我乾國唯才是舉,用他為將,替孤統領東晉降卒,有何不可?
    幼度是誰?他不僅僅是我乾國水軍的統帥,更是孤的內弟,自家人還怕沒有機會麽?”
    東晉降卒不是由乾國府兵構成,空降其中為將,自是凶險萬分,張碩這麽一說,群臣都接受了大半,其中最高興莫過於天亙令謝亦了。
    他是謝道韞與謝玄的父親,張碩的老丈人,如今聽張碩當群臣的麵說謝玄是自己的內弟,是自己人,如何不讓他開心。
    至於張碩所言的可信度有多少,謝亦沒有質疑,畢竟天亙令可是治理國都的官員,張碩把這個職位交給他,那肯定是出於對他的信任!
    “國君所言極是,幼度終究年輕了一些,應該多在基層曆練曆練,身居軍將之職,已是國君皇恩浩蕩,這封號將軍當由戚將軍來做。”
    謝亦出列,主動替謝玄推辭了封號將軍的位置,而後謝安也出列支持了謝亦的意思,當然,他是以乾國太宰的身份,而非謝家家主。
    作為頂級世家的家主,謝安很多想法自然會以自己家族的利益為重,但明麵上自己在什麽位置,應該怎麽做,他還是很清楚的。
    就比如王導,雖然他已經決定讓琅琊王氏歸附乾國,但明麵上他還在協助司馬紹,且從始至終沒有勸說司馬家投降。
    有謝亦與謝安兩人帶頭支持,那些原本有意見的臣子們也不再多言,事情按張碩的安排執行了下去。
    傳令兵一路快馬加鞭,兩匹戰馬輪換騎乘,僅用15個時辰便趕到了琅琊城下,將張碩的聖旨送給了趙雲與王敦兩軍。
    接到張碩的聖旨,王敦這邊的眾將都有些惶恐不安,他們是怕將自己的隊伍劃出檮杌大軍,雖然聖旨注明根據他們的統兵數給予對應的軍職,到到陌生的環境中,總沒繼續追隨老主公來的好。
    而王敦則也有自己的顧慮,他作為降臣。一步登天,成為了乾國目前最高軍職的封號將軍,可謂是皇恩浩蕩。
    然而被削了三萬兵馬確是實打實的,而且以乾國目前的情況,以及自己當初對東晉的態度來看,自己以後在軍中恐怕是再難升遷了。
    不過這在他選擇投降乾國的時候,結果就已經注定,在錢鳳與沈充這兩位昔日謀主的寬慰下,他很快接受了這個現實。
    因為張碩允許他自由選兵組建檮杌大軍,所以王敦將心腹部下與親近兵馬都留了下來,如此一來,即可確保他在檮杌大軍中絕對的地位,如果以後張碩要找他麻煩,他還有一些反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