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金風蟬先動 三仙三作難
字數:3915 加入書籤
海風怒號,龍女阻路。
真君府浩浩蕩蕩的隊伍緩緩停駐,靜默無聲的停下,沒有半點聲音發出,一時間陰冷的北海海麵上,隻有呼嘯的狂風吹動儀駕旗幟發出“獵獵”的響聲。
真君儀仗,雙旌雙節,門旗二麵,龍虎旌一麵,節一支,麾槍、豹尾各二支。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
行則建節,府樹六纛。
在這種無聲的靜默中,攔路的龍女不知為何心中忽然感到有些不安。
過了一陣,車駕中間的行輦上,方才有一隻仿佛玉一樣發著光的手伸出,挑開輦前的珠簾,露出一張人臉來。
由於光線和角度的原因,這張臉正好有半邊被陰影遮擋住,光影的界限順著挺拔的鼻梁中線、精準地將這張臉分割成對稱的兩半——半邊露在光裏,如玉般熠熠生輝;半邊隱於暗中,陰翳晦暗。
那真君在座上隔空開口道:
“東海龍女?吾奉天庭懿旨上界,汝在此設阻作難、橫波劫路,是為何故?是為劫殺邪?為妨礙天庭公務邪?抑或是與當日進犯雨山的凶徒有涉邪?”
飄飄蕩蕩的話語一出口就迅速化入天地之中,他說話時,風在呼嘯、雲在變幻、海麵上的浪濤不休地翻卷著——這片天地的萬象都應和著他,風雲隨其呼嘯變幻,天地都在震蕩咆哮。
他說話,仿佛是天地在說話。
焦平開口問罪,接下來隻要這東海龍女不知好歹,他就會當場以“疑凶同黨”的罪名將她拿下,帶到天庭一並論罪。
敖聽心來時本準備了一番說辭,然則未及出口,便被覆海真君搶先問罪,她數次張口,想要鼓起勇氣,但感受到真君話語中暗藏著的深沉殺機,最終還是呐呐無言,隻好一言不發、掩麵退去。
車駕於是再度起行,過不多久,這片海域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北海海麵上的這一出戲,看到這裏也算看完結了。
海底,龍宮中。
看著水鏡中車隊遠去的背影,宮裝的麗人看向身旁的弟弟,道:
“如何?”
二太子悶哼一聲。
……
……
另一邊,覆海真君府的車駕蕩開了阻路的雲雨繼續前行,行過一程,心頭上忽然傳來“萌頭”神通的感應,真君望著前方空域沉吟片刻,便吩咐車駕繞行。
於是車駕緩緩繞出一個大彎,完全繞過了前方整片地界後,又繼續前行,這般行了一程,後方忽然傳來嘚嘚的蹄聲,但見一人背負一道情筒、倒騎白驢而來,口中作歌曼聲吟道:
“雲是堯時丙子生,
狂蹤怪跡恣幽情;
拗驢麵目不須看,
一任騎來顛倒行。”
歌聲清揚蒼古,有那老鳳之音,詩中之意蘊奇特,引人遐思,驢上是一道童顏鶴發,大袖飄飄,一派仙風道骨。
焦平聽了,卻是理都不理,反而示意車駕不要停,繼續前行。
那驢兒奮力追近兩步,老道又唱:
“曾看四嶽薦虞鰥,
閱歲三千一瞬間;
歸臥青山孤絕處,
白驢常伴白雲閑。”
焦平隻暗暗催促天駒馬力速行,老漢連忙將驢兒催得急促,追得氣喘籲籲,在那後頭連連高聲叫道:
“真君,真君且慢,且聽我一言…”
焦平堵住耳朵,一意前行,不多時便將身後那驢上的老道甩得不見人影,見追之不上了,老道隻好歎上一口氣,掉轉驢頭往開路返回、且打道回府。
行至一處,虛空中突然邁出來一個頭梳髽髻,髯長過腹,手執扇子,袒胸露乳的大漢,腆著肚子問道:“怎樣?”
那騎驢的果老搖了搖頭。
大漢以扇拍肚,手撫虛空,其手撫過處隱隱現出一方既碩大無朋又小巧玲瓏的虛空妙境,其色若琉璃,透明無阻,刹那又顯現五光十色,有若夢幻泡影。
內中隱現八景——每一景中山水、景色、建築、苗圃、花卉、陳設、靜物、動物皆有;聲、光、影、色、嗅、觸、味等一一俱足,物、色、景、情俱都是繪聲繪色、活靈活現,若真若幻。
其氣之動物者,有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形諸舞詠;其物之感人者,有骨橫朔野、魂逐飛蓬、負戈外戍、殺氣雄邊搖蕩性情。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
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那大漢聲若洪鍾、曼聲吟哦道,又連連歎息:“可歎!可歎!這一方‘八景幻心大小彌羅法陣’,竟也白設、白設…”
……
……
金風未動蟬先覺。
卻說那覆海真君一行,因有預警,未卜先知繞過了布設虛空中的幻陣,又行進了一程,眺目看去,天界的北方門戶、雲霧彌漫的天庭北天門已是遠遠在望。
便在這時,前方隱隱有歌聲響起,一道淩厲劍光以白虹貫日之勢迎頭撞來,接著又化作流星追月的連珠之勢。
定睛一看,原是一顆渾圓如雞子一般的劍丸跳擲而來,其通體圓明,又微微起伏翕動著、恍若活物在呼吸一般,其光色明淨且無暇,必是出自高明劍仙之手。
這劍丸來到車駕前麵,卻不停下,而是展現極速,以極快的速度繞著整個隊伍繞了一圈,而後回到原位,所過之處留下一個個幻影,串成一串瑰麗的“珠串”。
這與先前那流星追月連珠勢一般,俱是劍仙手中“分光化影”的手法。
其響妙作天音,泠泠有聲,清、淡、雅、圓,宛若玉樓之清音,繞梁三日,讓人忍不住沉醉入其中,不願複醒。
這是“玉樓清音”的煉劍手法,隻有行家才知道,本該淒厲呼嘯的劍嘯煉作這般的玉樓清音,代表的是何等危險!
直到這時,先前那劍仙大笑聲中所作的歌聲,方才由風吹至,隱隱響起:
“……棲玄山上九華成,五嶽十洞任遨遊,海上授得水木道,還歸金堂煉寶藥;去罷紅塵數百年,再登龍橋作九鼎,三上賢山三學道,丹成崖石點作玉;累入市朝名不傳,蜀人呼我李—八—百——”
劍丸複歸回至車駕麵前,從中轉一個青衣的道人來,那人打個稽首,道:
“蜀中李脫,見過覆海真君!”
覆海真君的車隊,終於緩緩停下。
喜歡西遊之蛟魔覆海請大家收藏:()西遊之蛟魔覆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