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徐州會戰

字數:8293   加入書籤

A+A-




    對虎賁團完成新一輪的整編後,徐清風命令周衛國,梁山,孫奎,方勝利等人輪番勤加訓練,在廬江養精蓄銳。

    而在徐清風他們在廬江休整訓練的時間裏,日軍南北兩大戰略集團軍,也完成了兵力集結和物資的調配。

    北邊戰場由於擁兵八萬的韓複渠不戰而逃,先後棄守濟南,泰安,曲阜等地。

    以致於黃河天險形同虛設,日軍輕鬆攻占山東首府濟南和重鎮泰安。

    1月13日,華北日軍悍旅第5師團沿膠濟鐵路東進,與先期登陸的日本海軍陸戰隊聯合攻占青島,進而橫掃膠東半島。

    隨後,第10師團沿津浦鐵路南下,第5師團沿諸城、莒縣一線向ly方向進攻,兩大日軍主力師團在航空兵的掩護下,齊頭並進,企圖會師台兒莊,從而打開徐州的北大門。

    而南線戰場上,華中日軍主力各部約八萬餘人,也自鎮江,金陵,江城(蕪湖)等地渡江北上,沿津浦鐵路直撲蚌埠。

    進軍至明光一帶,即遭到了國軍阻擊,雙方遂即連續激戰月餘,互有勝負,南線戰場態勢進入了膠著狀態。

    麵對日軍南北兩大集團軍的同時進犯,國民政府也適時調整了之前的戰區轄區部署。

    將徐州南北兩線所屬各部隊合計六十四個師,一百多萬人,全部調歸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人將軍統一指揮。

    其中包括原屬於第3戰區的部分部隊,李宗人將軍和幕僚經過商議後決定,以主力在徐州以北,魯中,魯西南地區誘敵深入,聚而殲之。

    以桂係各部,以及西北軍一部,部分中央軍,在南線依托著淮河兩岸,阻擊華中日軍北上,以確保徐州後方安全。

    這樣一來,徐清風和虎賁團所處的廬江,以及周邊各城,也都隨之自動轉隸屬到了第5戰區,成為了第5戰區下轄部隊。

    隨著國軍在江北穩住陣腳,對皖西各縣兵力人員調配統籌工作也陸續展開。

    徐清風所部的消息,自然也就瞞不住了。

    最先得知消息的是率部指揮徐州南線防禦的第11集團軍,司令官為李品賢將軍。

    李品賢保定軍校畢業,早年跟著唐勝之混,從排長一路幹到了軍長。

    後來唐勝之兵敗失勢後,他轉投入了李、白二人執掌的新桂係,靠著和白衝喜的同學關係,一路晉升,很快就成為了桂係軍隊的高級將領。

    被李、白等人視為肱骨心腹,所以他其實算是桂係的人。

    對於徐清風這個名聲大噪的黃埔嫡係軍官,並不太感冒,也覺得有些棘手,不知道該如何安置虎賁團和徐清風是好。

    於是,在手下參謀們的建議下,他將此事直接上報給了遠在武昌的常校長。

    ……

    武昌行轅。

    常校長正在作戰室裏,聽著幕僚們關於徐州會戰的推演匯報。

    侍衛長王士和突然疾步從外麵走了進來,快步來到他身旁,附身低聲匯報道:“委座,剛剛得到消息,徐清風和他的虎賁團並未覆滅在南京,而是順利逃到了江北。”

    “什麽?”常校長聞言一驚,立刻起身帶頭就朝隔壁的休息室走去。

    在其他幕僚們疑惑的注視下,王士和急忙快步跟了上去。

    二人一前一後來到隔壁的休息室,常校長立刻問道:“消息從哪來,可靠嗎?”

    王士和連忙將手中拿著的一份電報,畢恭畢敬的雙手遞了上去道:“委座,情報是第11集團軍司令部發來的,絕對可靠。”

    常校長卻沒有接電報,因為這段時間以來,他看了太多電報,實在是有些疲憊。

    而是沉聲問道:“徐清風現在在什麽地方?他的部隊情況如何?”

    王士和連忙回答道:“他們現在在廬江,據電報稱,徐清風等人這段時間在廬江一帶招兵買馬,部隊已經恢複到了一個加強團的規模,目前正在當地勤加訓練。”

    常校長聽的陷入了沉思,王士和見他好久不說話,於是試探著問道:“委座,您說這個徐清風和虎賁團,如何安置才好?”

    “第11集團軍是什麽意見?”常校長沒有急著表態,而是沉聲再問。

    王士和道:“李品賢將軍發來的電報,主要也是為了請示如何安置他們,可能他也不知道怎麽安置徐清風和虎賁團,才算妥當。

    畢竟,我們對外宣傳的是徐清風已經戰死在南京了,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成功突圍了。”

    常校長又沉吟了片刻,道:“你對此有什麽看法?”

    王士和想了想,道:“委座,請恕卑職直言,事已至此,眼下徐州吃緊,正是用人之際。

    卑職覺得,應該將徐清風所部投入戰場,讓他們效命疆場,總比留置後方,或者其他安置更有價值。

    畢竟,徐清風的戰鬥指揮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常校長聞言點了點頭,沉吟道:“嗯,言之有理,眼下津浦南線的戰事越發艱難,李德鄰又將主力都部署於徐州以北。

    隨著華中日寇不斷增兵,淮河天險能否守住已經是個未知之數了。

    這樣,立刻傳令給徐清風所部,命令將他們轉隸第5戰區,歸南線總指揮李品賢統一指揮,參加徐州南線之戰。”

    王士和連忙提醒建議道:“委座,那是不是給徐清風和虎賁團改一改姓名番號?

    否則,一旦英國人得知徐清風還活著,少不了要有外、交方麵的麻煩。”

    常校長深以為然的點頭沉吟道:“嗯,這個擔心不無道理。”

    轉身踱步想了想,常校長凜聲道:“虎賁團是一支具有強大影響力的英雄部隊,番號不宜這時撤除。

    為激勵前線各部將士,應當予以保留。

    但徐清風得讓他用個化名,至少對外部宣稱是,不能用真名。”

    “那徐清風叫什麽名字合適呢?”王士和繼續請示道。

    常校長又想了想沉吟道:“就叫徐衛國吧,希望他能繼續為國而戰!”

    “徐衛國這個名字好呀!”王士和連忙點頭稱讚附和。

    ……

    廬江縣城,虎賁團臨時團部。

    徐清風正和梁山,周衛國一塊吃午飯,通訊處長劉波輝拿著一張電報,匆匆走來。

    在行蹤被國軍發現後,虎賁團便和第11集團軍司令部取得了聯絡,恢複了電台通訊。

    “劉處長,有事?”見劉波輝步伐匆匆,表情凝重,徐清風率先開口詢問。

    劉波輝來到他們幾人跟前,停步立正敬禮道:“報告團座,參座,我們剛剛收到第11集團軍司令部,轉來的最新命令。”

    “哦?”徐清風和周衛國等人聞言,都吃了一驚,對視一眼後,徐清風放下碗筷率先站了起來。

    劉波輝立即將電報雙手奉上,在徐清風看電報的同時,周衛國和梁山忍不住問道:“什麽情況?”

    劉波輝道:“上級命令,我們虎賁團轉隸第5戰區,歸第11集團軍長官部直轄指揮。

    另外,還要求我們團座更名徐衛國。”

    “嗯?”周衛國和梁山麵麵相覷,有些不解的道:“為什麽要換名字?誰下的命令?”

    劉波輝道:“常校長。”

    此言一出,同為黃埔出身的周衛國和梁山,頓時語塞,齊刷刷的看向了徐清風。

    已經看完電報的徐清風,將電報遞給了二人,拿出香煙點了一根抽了起來。

    匆匆瞄了眼電報後,周衛國忍不住問道:“清風,這事兒你意下如何?”

    徐清風吐出一大口煙霧,苦笑道:“委座下令,誰敢違抗?”

    眾人默然,的確這件事兒還真不好違抗。

    而且在一般人來說,能讓常校長親自賜名,隻要不改姓,那都是無上的榮耀,別人欣然接受都還來不及呢。

    徐清風苦笑著搖了搖頭道:“其實,改個名字對咱們虎賁團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日寇對我恨之入骨,一旦得知我的出現,必定會調集重兵圍剿,各種暗地裏的刺殺襲擊恐怕也不會少。

    所以,改個名字,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這些。

    我們這支部隊,才能在戰場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況且,常校長的電令中不是說了嘛,為了不讓英國人追究,避免外、交糾紛。

    這個時候,國民政府也的確沒有精力和實力去和英國佬扯皮了。

    於公於私,易名徐衛國,都是利大於弊。”

    周衛國深有同感的點頭道:“沒錯,就像我從周文化名周衛國一樣。”

    梁山道:“那這麽一來,咱們虎賁團可就有兩個衛國了。”

    “哈哈哈。”徐清風和周衛國相視一笑,旋即凜聲作色道:“我輩軍人,值此民族危急,國家存亡之際,連性命都可以獻出,更別說區區名號了。”

    周衛國跟著點頭道:“沒錯,隻要能打鬼子,叫什麽名字並不重要。”

    “那我這就給第11集團軍回電了?”劉波輝見狀請示道。

    徐清風抬手叫住了他道:“別急,給第11集團軍的回電要拖上一兩個小時以後再說。

    另外,電文上還要額外附加一些要求,就說我部新兵甚多,武器彈藥,糧餉裝備均嚴重不足。

    請集團軍長官部給予補充,以便於我部早日形成戰鬥力,趕赴前線參戰!”

    劉波輝欣然領命:“是!”隨即轉身離開。

    徐清風招呼周衛國和梁山道:“來,咱們繼續吃飯。”

    ……

    鳳台,第11集團軍前線總指揮部。

    司令官李品賢正和麾下參謀副官們,商討前線軍事。

    一名通訊少尉拿著電報,疾步走來,向他立正敬禮道:“報告總座,虎賁團回電。”

    李品賢聞言看了他一眼,伸手接過電報匆匆看了一遍,眉頭頓時緊蹙起來。

    旁邊的一名少將參謀長見狀,不禁問道:“總座,怎麽了?虎賁團的電報說什麽了?”

    李品賢將電報遞給他,沒好氣的道:“這個徐清風,管我要五千人的糧餉和裝備,真會找時候伸手呀。”

    少將參謀長拿過電文匆匆看了一遍,沉吟道:“總座息怒,徐清風所部自南京突圍後,一直都沒有歸隊。

    糧餉裝備短缺,想必應該是真的,這時候索要補給,也在情理當中。”

    李品賢沒好氣的冷哼道:“這個我知道,關鍵是老子自己現在都缺糧少彈,前線戰事又這麽膠著,每日消耗甚巨。

    你讓我拿什麽給他補充五千人的裝備和糧餉?”

    說著,李品賢還不解氣,開始吐槽道:“再說了,這小子是黃埔出身,他的部隊也出自中央軍嫡係第87師。

    要糧餉裝備,也應該去找委座要,找我們桂係要個屁?”

    少將參謀長想了想,道:“總座言之有理,既然這樣,咱們可以將徐清風的要求,轉發給武昌行轅嘛,至於給不給,那就看老頭子的了。

    到時候,他不給,咱們也不給,虎賁團也怪不到我們頭上。

    畢竟,他自己的校長都不給他補充裝備,徐清風又能怪誰?”

    李品賢聽的眼前一亮,道:“嗯,有道理。”

    說完,立刻轉頭對那名通訊少尉吩咐道:“馬上按照參謀長的建議,直接給武昌行轅發電報。

    武器裝備和糧餉按照一萬人的規模要!”

    “總座,這?”通訊少尉一時有點反應過來。

    還是少將參謀長反應快,當即喝斥道:“讓你怎麽做,就怎麽做。”

    通訊少尉這才反應過來,急忙敬禮道:“是,卑職明白!”

    ……

    武昌行轅。

    常校長已經結束了和幕僚們的推演討論,發現徐州會戰最終能否取得勝利,主要還是在於北線。

    因為,華北方麵軍投入的兵力,要比華中方麵軍少很多。

    而第5戰區主力,則大多都在徐州以北,尤其是自己的中央軍精銳,如湯恩伯軍團都在。

    為此,常校長已經決定,全力支持李宗人在徐州以北的謀劃和部署。

    常校長剛忙完回到休息室,侍衛長王士和便再度出現。

    “委座,第11集團軍來電,聲稱虎賁團缺糧缺餉,亟需補充。”王士和見麵敬禮便道。

    說著,便把電報遞了過去。

    這次常校長接過了電報,匆匆看了一遍,不禁眉頭一皺道:“一萬人的裝備糧餉補給?”

    ps:為了避免河蟹,書裏很多人物或職務都用了代稱或者譯音,比如幕僚,其實就是高參……請各位讀者大大見諒。

    (https:////89_89745/)

    1秒記住網:。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