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供
字數:4069 加入書籤
“如果大將軍肯出手,吐蕃朝夕可滅!”慕容鵡笑道:“如此一來,自長安以西萬裏皆沐漢風,朝廷再無西顧之憂呀!”“你也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王文佐笑道:“我方才隻是說除掉欽陵,至多收複青海,至於攻吐蕃本部那還是算了,雪域高原山高路險,氣候嚴寒,我這個年紀還是算了吧!”“這倒也是!”狄仁傑道:“大將軍乃國家柱石,豈可輕動,其實隻要能收複青海河湟之地,便斷吐蕃一臂,剩下的事情也就簡單了,交給後輩也就是了!”王文佐點了點頭,在他看來,唐與吐蕃最主要矛盾其實就是對青海隴右地區的爭奪,對於唐來說,青海隴右地區不但關乎絲綢之路的控製,還關乎關中核心地區的安全,勢在必爭;而對於吐蕃來說,青海不但是青藏高原最方便的一條出路,而且土地肥沃,宜農宜牧,一旦失去了青海,僅憑高原本部的農業基礎,維持現有的吐蕃統一國家都很難。所以吐蕃與唐之間的戰爭其間雖然有間隔的和平,但打打停停持續了近兩百年,幾乎與兩大帝國同始終。究其原因,雙方的戰爭是由其地緣政治決定的,而非某個帝王的好大喜功。而地理環境也決定了唐帝國很難把自己的力量投射到雪域高原去,所以王文佐的計劃隻是在有生之年摧毀殺死欽陵,奪回青海,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後輩吧!他的主要精力還是要留給平衡諸子之間的實力,並盡可能推進新大陸的拓殖事業。王文佐的入京在長安的政壇掀起了一番新的浪潮,朝堂諸公們已經意識到,既然河北的半割據狀態已經是既成事實,那麽維持好雙方的關係,確保河北方麵對長安統治合法性的承認就是重中之重了。而王文佐的親自前來,對天子的朝拜無疑是對這一合法性最好的承認。畢竟在古代中國傳統的政治話語體係裏,雖然天子的地位至高無上,但也有半獨立的諸侯存在,王文佐雖然不是李氏宗王,但他也通過與王室的聯姻,獲得了姻戚的身份,又有足夠的軍功,以此來擔任方伯,統禦東方的蠻夷諸部,仿佛春秋時的齊桓、晉文一般,倒也說得過去。既然在政治倫理上說的通了,那阻擋這些人拜訪王文佐的最後一點障礙也就不複存在了。無論是為了充敘舊情還是為了將來做準備,王文佐的宅邸門前早已是門庭若市,車馬盈巷,似乎過往發生過的那些事情早已不複存在,全然是一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景象。“下官考功司郎中許少勳,乞郎君通傳王方伯賜見!”一名身著緋袍的官員向狄仁傑雙手奉上名刺。狄仁傑接過名刺,露出含著歉意的笑容:“許郎中,眼下敝主尚有貴客,今日隻怕無法一見!”“這個自然,這個自然!”那許少勳倒是一點也不意外:“那明日——”“明日大將軍要入宮,恐怕也不成!”狄仁傑笑道:“這樣吧!要不許郎中先回去,若是大將軍有空,在下自當派人去府上通知一聲,如何”“那就有勞郎君了!”許少勳向狄仁傑拱了拱手,退出門外,他走到自己的馬車旁,看了看巷子裏排的滿滿的車馬,禁不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似乎自己已經贏得了什麽。狄仁傑並沒有撒謊,此時的王文佐的確有客人,剛剛升為侍中的張文瓘帶著一個重要的任務前來拜訪,那就是與王文佐商議河北稅賦的問題。依照大唐開國時的政治架構,大體上為中央——州——縣的兩級結構,所謂的道隻是一個臨時的監察機構,並無實際的行政權力。這也可以從州刺史的品級可以看出,上州刺史已經是正三品,從品級上看這已經是正常情況下朝臣可能升遷到的最高品級了,類似漢代郡守的地位。(漢代郡守兩千石,中央除去三公之外的其他官職也隻有兩千石)但由於唐代的州比起秦漢時的郡、封國無論是土地麵積還是所轄人口都要小多了,數量又大多了(大概有四百左右),所以為了治理方便,道這個臨時性的監察機構的權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像王文佐出任河北之後,就已經實際上成為了當地的行政長官。但這就有了一個新的問題,河北地區還要向中央繳納稅收嗎如果繳納的話繳納多少呢繳納的稅收中多少要運往關中,多少留在當地在王文佐此番來長安之前,沒人敢和河北方麵提這個問題,大體上是給多少就收多少,但是既然這次王文佐本人來了,那身為大唐宰相的張文瓘就不得不親自出麵,和王文佐鑼對鑼,鼓對鼓的把事情講清楚了。“三郎呀!”張文瓘拿起茶杯,輕輕吹了吹:“算來我們上次見麵,已經是四年前了,這次你兩鬢也有了白發,也老了不少呀!”“兒子都要娶媳婦了,我又如何能不老”王文佐笑道:“不過世事如此,也隻能勉力前行了!”“三郎,這可不隻是娶媳婦呀!”張文瓘笑了起來:“能有護良這麽爭氣的兒子,長安城裏哪個不對你羨慕的很”王文佐笑了笑,他知道這老頭肯定還有下文,索性閉嘴靜靜等待。張文瓘喝了口茶:“下一輩有下一輩的事,我們也有我們這一輩的事,三郎,你有沒有想過怎麽處置河北的稅賦”“怎麽說”“大唐天下有十道,戶口河北是第一,往昔每年運往長安的糧帛數以百萬計。你現在執掌這一道為一方伯,效法齊恒晉文故事也不是不可以,可貢賦總是要繳的吧”張文瓘問道:“不然的話,朝廷每年的財用又怎麽維持的下去”“張相教訓的是!”王文佐點了點頭:“王某是大唐臣子,河北是大唐州縣,這賦稅自然是要繳的,前幾年由於情況特殊,稅賦繳納的是有些不正常,還請朝廷見諒。要繳納多少,怎麽繳納,還請張相示下!”見王文佐答應的這麽痛快,張文瓘鬆了口氣,他當然知道經由這番變亂之後,河北輸往長安的賦稅比以前肯定會少多了,但王文佐隻要點了這個頭,那剩下的具體數字就可以談,總比現在人家給多少自己拿多少要好多了。他斟酌了一下語氣,伸出右手做了個“七”的手勢:“這樣吧,就依照今上登基那一年的七成如何”“張相是說河北賦稅的七成還是運到長安的七成”王文佐問道。“自然是運到長安的七成!”張文瓘點了點頭。聽到張文瓘這般說,王文佐笑了起來,唐代賦稅大體上一分為三,上供、送使、留州,分別供應長安,各道使職,各州,張文瓘這個等於是把原先長安那份又打了七折,算是做出了很大的讓步了。“還是八成吧!”王文佐笑了笑:“不過不要用一年的數字,而是取最近五年拿個平均數,更公平些!如何”張文瓘也沒想到王文佐竟然這麽好說話,不由得喜出望外:“大將軍果然氣度過人,那就原樣!”“不過我也有個條件!”王文佐伸出一根手指。“什麽條件”“河北雖然歸王某統轄,但依舊是大唐的郡縣!”王文佐道:“兩地商賈流通乃是一國之內,而非兩國,各地州縣不得以各種理由阻撓,加稅,坑害來自河北的商賈,更不得禁絕河北貨物流通,隻要答應這個要求,我就同意河北依照原樣繳納上供賦稅,如何”“這——”張文瓘思忖片刻:“老朽倒是沒有什麽意見,不過須得再和戶部的官員們商榷一番,才能給您答複!”“也行,那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下麵的人商議吧!”王文佐笑道:“我們這些老人兒,就先喝喝茶吧!”張文瓘也知道這麽重要的事情肯定還有諸多細節需要商討,自己和王文佐也不可能親自一一去談,不過既然王文佐在大關節上已經點了頭,那自己這一趟就沒白來。心情放鬆了的他也笑道:“也好,今日就品品大將軍的好茶!”送走了張文瓘之後,狄仁傑從外間進來了:“大將軍,張相走了”“嗯!”王文佐展開雙臂,活動了一下肩膀:“他今日來應該是奉天子之命來的,商議河北上供的事情!”“哦他開價多少”狄仁傑眼睛一亮。“七成!依照今上登基那一年算!”“倒是還好!”狄仁傑笑了笑:“和聰明人打交道還是省力!”“張相是明白人,自然不會獅子大開口,自討沒趣!”王文佐笑了笑:“我已經答應他依照給八成,不過要按照相鄰五年平均數算!”“啊”狄仁傑吃了一驚:“為了護良公子,還是為了出征吐蕃”“有些,也不全是!”王文佐笑了笑:“我提了個條件,朝廷要這些貢賦可以,但在貨物流通方麵不得對河北另眼相待。”“另眼相待”狄仁傑問道:“大將軍的意思是——”“就是加稅或者禁止流入!”王文佐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幾年河北的工商業會愈發繁榮,呢絨、鹽、藥物等許多商品會大量流入到大唐各地,比起這些來,我們多繳的那點上供根本算不了什麽!”雖然素來精明強幹,但狄仁傑對王文佐對外來的預測還是將信將疑,王文佐看在眼裏,笑道:“你在長安呆的時間很長了,這麽說吧,你有機會去一趟滄州,在當地港口的集市多看看各色貨物的價格就明白了。”“大將軍讓我回河北”“嗯,長安這邊有慕容鵡就夠了,你回河北在範陽先呆幾個月,然後去安東都護府當長史,主修臨海路,開辟遼澤!”“屬下遵命!”狄仁傑精神一振,由於安東都護府都督依照慣例都是王族遙領,長史就是實際的主官了,終於讓他獨掌方麵了。俗話說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長安更是如此。張王二人在書房的密談沒過幾天,河北依照過往八成繳納上供的協議就已經傳遍了長安的市井酒肆,這無疑大大的改善了王文佐在長安市民當中的口碑。原因很簡單,市民們也許會對河北對朝廷是否恭順沒興趣的,但沒有對糧價不關心的,河北每年運往關中的糧食布匹可是與長安市民的飽暖息息相關。————————護良走出秦嶺時正值日落,西方的天空仿佛一片金紫色織錦,雲層綻放出鮮紅光彩。他身後的堆滿積雪的山頂閃爍著亮光,不遠處的山坡上花崗岩壁泛出淡淡的紅。白晝將盡,山峰本身也由金變橙,再轉為紫,最後為黑色籠罩。“真美呀!”護良一邊感慨道,一邊將裝滿豆料的皮口袋湊到坐騎嘴旁,他的坐騎是阿拉伯馬和涼州馬雜交的產物,迅捷而不知疲倦,別的馬精疲力竭時,它們還能走很長的路,即便如此,也不能不喂馬料。“還有多久才能到長安!”“應該還有大半天吧!”侯莫陳平笑道:“公子,您想念長公主吧”“是有點!”護良笑道:“原先在成都的時候整日裏忙的腳不沾地,倒是沒想那麽多,這幾天路上無事反倒想念起來了!”“少年夫妻,最是相戀難舍!”侯莫陳平笑道:“不過公子你也放心,這次回長安之後,您應該就不太會離開長安了!”“為何”“您已經是駙馬了呀!”侯莫陳平笑道:“與過去身份不同了!”護良沒有說話,他明白侯莫陳平沒有說完的意思。他捋了捋坐騎的鬃毛,把口料袋從馬兒嘴邊挪開,打了個結重新收好,抖了抖韁繩:“走!”護良抵達長安之後,並沒有立刻去拜見父親,而是去兵部交納了差使。然後又入宮拜見了天子和長公主,當天晚上,才來到王文佐住處。........007...23.(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