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八章 下西洋
字數:3769 加入書籤
時間剛剛到九月,趙濤就帶著船隊下西洋探路。
鑒於西班牙荷蘭兩國的總督對自己搞了貿易禁運,趙濤為了賺取巨額利潤他必須要趟出一條屬於他自己的商路!
人去日本是一條路,去西洋這是另一條路,兩條腿走路才安穩!
趙濤首次帶隊去西洋他組織了一支少而強大的艦隊。有屬於他的奇遇號;李小海剛剛下水沒多久的臨海號,外加許雲山的風雲號。
三條船都用上了炮瞄儀,還帶了100人的陸戰隊,就算遇上小規模的陸地戰也不成問題。
奇遇號上新任艦長助理趙陽也帶上了,趙濤就是要讓他既看萬卷書也要行萬裏路,別搞得像大明官場的那些個書呆子一樣。
當然,團隊裏唯一精通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的林允也是帶上的。
臨行前趙濤還再三叮囑範百造船,拜托李大海鑄鋼鐵大炮。隻能人等船,決不能讓船等人!
為了避開可能的耳目,趙濤下西洋的船隊還是天黑後走的。
趙濤是這樣想滴。隻要西班牙荷蘭人知道自己沒去澳門;也沒去馬尼拉巴達維亞,那他們這些老狐狸就是用腳趾頭都能猜到自己隻能是去印度的果阿!
果阿在營地半島的西海岸中部,也是葡萄牙人進入亞洲的第一站,也是葡萄牙人的一塊殖民地。
船隊順著還弱小的北風一路南下,盡管都是滿帆操作速度並不很快,就這麽慢吞吞的航行了有將近半個多月總算是到達安南的芽莊。
船隊在此地稍稍停留補充下淡水蔬菜,也稍微推銷點生鐵絲綢,隨後繼續南下。
此時北風開始變得強大起來,船隊速度陡然加快,隻一天時間就抵達安南的最南端,接著船隊的航向就開始逐漸偏向西南,往馬六甲方向航行。
馬六甲的距離地標趙濤在自己家祖傳的針譜上背過,當他看到第一個地標後就開始放慢速度,同時也往外海方向走一點。
免得被占據此地的荷蘭人發現,少不得還要有一場糾紛。
自己這次就是奔著求財去的,還要盡快趕回來預備明年的海戰,現在嗎能忍就忍一下吧,將此行的主要目的完成即可。
所以趙濤的船隊大白天在馬六甲海麵磨磨蹭蹭,要知道黃昏才開始滿帆加速直接衝過去!
也不知道是因為夜裏的關係,還是現在還沒到正式的海貿季節,趙濤的船隊在晚上很輕鬆的就越過馬六甲城。
等到天亮後船隊也是緊貼著蘇門答臘島沿岸航行,目的還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此時船隊所在的馬六甲海峽已經很寬闊了,一切有驚無險,船隊也開始由正西方向變成西北方向航行。
北印度洋的洋流會有季節性的轉變。
每年冬季北印度洋洋流是逆時針旋轉,此時正是趙濤順著洋流北上印度乃至遠達西域,而等到春夏季節北印度洋的洋流又會轉變成順時針,此時也是趙濤他們回程的捷徑。
等越過馬六甲進入南海,季節上同樣也是南風大起的好時機,船隊還是可以一路順風抵達臨海鎮!
葡萄牙人;荷蘭人的船隊返回歐洲,也是借住這股冬季洋流,他們則是一直沿著洋流航行到南非轉道大西洋,再借助南非西海岸一路北上的本格拉洋流直抵巴西。
北上越過赤道後再沿著灣流一路北上到達歐洲。
洋流速度也不慢,隻有兩天時間船隊就遠遠的看到錫蘭島,此地已經是印度半島的最南端,此後就是沿著印度的西海岸一路航行,去尋找趙家針譜上從未記載過的印度果阿港。
想要找到港口,首先就要尋找大陸上河流的入海口,還有就是大量船隻停泊的地方。好在果阿就位於一條大河的入海口,趙濤的船隊隨即進入港口。
果阿最早為葡萄牙人瓦斯科—達伽馬最先發現的,他也是第一個探索出從大西洋抵達亞洲的第一人。
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取代被奧斯曼控製的印度到歐洲的香料貿易,成功後的達伽馬還被葡萄牙宮廷冊封為伯爵。
1510年葡萄牙人派軍隊擊敗當地的土王,順利占領果阿地區,這一占就是足足400多年,一直到1960年代印度才收回果阿。
也通過占據果阿,葡萄牙人才得意進入南海,繼而占據濠鏡澳。
現在趙濤反其道而行之,帶著大量明國的生絲茶葉瓷器這些令西域人,西洋人垂涎不已的商品來了!
他也要攫取利潤,發現商路,設立商棧!
誰要是阻礙趙濤發財,那就是他趙濤的敵人,是要被消滅掉滴!
果阿;這個印度洋上的天然良港口,當趙濤三條懸掛著紅旗的船隊駛入,還在港口一起一場巨大的轟動!
東亞的明國人來了,而且他們的船隊還有兩條西式大帆船,這更是引起航海家們的興趣。
重載的武裝商船,還讓本地的西洋的商人們看到了商機!
船隊剛剛下錨停泊港口就有一條小船快速駛來。
李小還看了一陣冷笑:“嗬嗬,這幫葡萄牙人太貪財了,老子一個銅板的貨還沒賣掉居然就來收稅。”
小船果然就是來收稅的,此事由林允接待,他帶著稅務官在船上貨倉到處看,隨即開出稅票要林允趕緊賣貨繳稅。
隨後還有幾條小舢板朝船隊駛來,他們靠在船邊就大聲朝船上喊“先生們,我們是來做生意的,請允許我們上船!”
旋即,船上放下繩梯,三個歐洲商人快速爬上甲板。
商人們看到滿船都是東亞麵孔,還問:“是明國來的?”
“是的,我們帶來了你們最需要的生絲綢緞,還有茶葉瓷器。”
商人們都喜笑顏開,千裏奔波隻為財,他們就是了利潤來的!
隨即林允就在甲板上三個歐洲來的商人們互相攀談起來,盡管歐洲商販很想和林允做交易,但這小子閉口不談,而是說船隊剛剛航行一路大家都很疲勞,需要休息兩天再說。
實際是趙濤怕人生地不熟,生怕自己在此地賣貨賣虧了。
他準備明天到城裏去走走看看,打聽下當地各種商品價格在開始賣貨。
他麽萬裏迢迢的趕到印度,還把貨物給賣虧了這不窩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