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五章 人才 下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A+A-


    從臨海鎮返回淡水,王明亮的幹活的勁頭可足啦!

    他和鎮長趙陽分工個人負責一大塊地麵,鼓勵大家開荒種地,再加上他早先再分配口糧的時候公平合理,沒有絲毫的克扣,所以老百姓對他非常信任!

    民以食為天,農民種田吃糧乃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王明亮鼓勵開荒移民們都很支持,幾乎不用督促人人都很勤快。

    不過等到種什麽問題就來了。

    按照趙雲樓的建議,剛剛開墾的荒地沒啥地力,種稻子收成很差種小麥又過了節氣,還是應該種生長期短產量高的玉米紅薯。

    可是移民們那裏認識剛剛從美洲過來的紅薯玉米,不知道產量如何更不懂種植,他們堅決不同意,態度好點也是半信半疑。

    王明亮隻能在自家所在的村裏做個表率,他和老婆兩個自己首先種植。

    這還不算,他還和大家說上回發的口糧就是玉米紅薯,大家不是已經吃習慣了。

    至於產量聽種過的人說非常好,玉米能達到每畝700斤,紅薯更是高達1000多斤,足夠一家老小放開肚皮吃飽!

    有了王明亮的說教帶頭,他所管理的一大片地區算是全部種上糧食。

    等到農閑王明亮還帶上移民中的壯勞力,去規劃好的移民新村造泥坯草房,每天每人可以換回一斤半大米。

    移民的家裏糧食多了,就想要改善下夥食添上點下飯的菜。

    蔬菜肉食,這在移民區可是珍貴東西,淡水鎮確實拿不出來。

    王明亮還和趙陽商議,養豬養雞現在是來不及了,不如另外再開出一小片荒地,種上蔬菜分給大家。

    另外要是能從臨海鎮搞來點黃豆磨豆腐,也算是改善下老百姓的夥食。

    還有淡水鎮也是靠海的地界,可以派人下海捕魚,給那些雇工們分配點海魚也能省下不少大米。

    “好,好主意!”海魚也是肉食,多少能改善下老百姓的生活,這個建議趙陽當即接受。

    沒幾天漁船就出海打魚,第二天下班所有來造房子的雇工都分配到各種海鮮。

    不過新問題又來了,第二天雇工們紛紛給王明亮提問題。

    他們說海魚肉是挺多的,就是清蒸的時候腥味太重,想要改為紅燒家裏也沒有醬油。

    另外還有雇工說家裏小孩子皮衣服都刮破了,家裏缺少針線,能否幫忙解決下。

    晚上王明亮在家靜靜的思考,他覺得淡水鎮的老百姓各種日用品都缺,這是件好事!

    說明大家已經安安心心的想要在此住下來,油鹽醬醋針頭線腦乃至農具等各種貨物還真的樣樣都缺。

    要是大圓島將這些作坊都開辦起來,淡水鎮乃至大圓島就不興旺起來了!

    王明亮在心裏構思了兩天時間,落筆寫了一份建議信準備上報趙陽。

    “好,明亮你做的非常好!”看完報告趙陽高興的直笑,“我算是撿到寶了!”

    隨後趙陽還告訴王明亮這份建議很有操作性,對發展淡水鎮很有幫助,他要好好的構思下。

    幾天後趙陽帶上修改後的報告,約上趙雲樓一起去找趙濤。

    等到趙濤看完脫胎於王明亮的報告,趙濤也是非常欣慰。

    他欣慰的是弟弟趙陽心空開闊,並沒貪墨了王明亮的功勞,而且還敏銳的覺察到這是發展大圓島的好時機。

    而且趙陽還一起通知了趙雲樓過來,更是沒有藏著掖著獨占這份建議。

    趙雲樓也說這份建議非常及時,原本大家都忙著管理移民忘了柴米油鹽等雜事,其實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發展商業也是在振興大圓島的商業,百業興旺大圓島的稅收才能富裕起來!”

    “老弟,你準備怎麽做?”趙濤繼續考驗弟弟。

    趙陽在路上早就想好了對策,他不慌不忙的說,就目前大圓島的情況來說,糧食食鹽布匹絕對不成問題。

    能發展也能做好的還擁有兩項,一個是醬油店;老百姓需要油鹽醬醋做菜,這個項目可以邀請毛小桐的舅舅,此人在舟山沈家門醬油店當了幾十年長工,請他來開店!

    另外就是縫衣針和農具,可以請李青鬆重操舊業,還可以在移民中打聽下還有沒有會打鐵的,資助他們資金開設鐵匠鋪。

    趙雲樓還補充說,時下最近的節氣就是中秋,按照老家的習慣中秋是要喝兩杯的,可以讓過永林在紹興杭州聘請幾個釀酒師傅來,大圓島自己出資開設釀酒作坊。

    趙濤還好奇了,問趙雲樓過去島上油鹽醬醋還有黃酒都是哪裏來的?

    “是我專門派船去福州買來的!”

    趙濤還苦笑自己滿腦子都是打仗,看來現在需要改變下。

    沈家門醬油店的老長工戴繼燦通過外甥女毛小桐的口信來了到大圓島,他到處走走看看發現這麽大一座島嶼,居然還沒有一家醬油作坊,立即激起他的雄心壯誌。

    戴繼燦想要自己掏錢開設醬油鋪子,做獨家生意!

    此地有外甥女外甥女婿照拂,絕度不會有啥問題。

    這將是大圓島上第一家私營作坊,管理上的好壞對將來會產生很大影響。

    趙濤還托許雲山給戴繼燦打招呼,開店絕對沒問題,開幾家分店也沒問題,大圓島還會免費提供街麵房子,還會給一塊臨海鎮外的作坊地皮。

    但戴繼燦的店需要5的稅收,除此再無其他苛捐雜稅。

    想想能有獨家生意,戴繼燦最後還是答應了!

    此外李青鬆也被照趙陽捷足先登邀請到淡水鎮上,開設了大圓島第二家私營作坊,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打製縫衣針!

    沒幾天島上還開設了兩家釀酒作坊,一家在淡水鎮隻釀黃酒;一家在雞籠鎮上是一家白酒作坊。

    這幾家鋪子全都是私營商鋪,趙濤不想在這些小生意上浪費精力,他隻管事關大圓島生死的重要企業。

    沒幾天李青鬆的鐵匠鋪就出產第一批200根縫衣針,還被大圓島政府全部收購,作為獎勵分送給幹活賣力的雇工。

    等到中秋節,雞籠鎮上的白酒作坊也出酒了,像趙濤李小海等拿工資的都去捧場購買。

    剛剛從倭國經商返回的劉金明洪大柱,即將遠去西洋銷貨的李小海還聚在一起好好的喝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