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章 流民來了

字數:3879   加入書籤

A+A-


    秋天,洪大柱得到線報,河南大亂;流民成群結隊到處都是,想要招人10萬都有!

    負責移民的洪大柱立馬帶上四條大船飛奔趕赴淮安府的黃河口,抵達後還派人在當地雇兩條單桅小船親自沿黃河逆流而上,到河南去招攬流民。

    他的手下則在黃河入海口搭建帳篷,暫時讓轉移來的流民向安置下來,集結的多了再一起運到大圓島去。

    幾天後洪大柱座雇來的小船剛剛到達徐州府地界,就看到岸邊屢屢不覺的流民正沿著黃河往下遊走。

    上岸後看到這些流民一個個衣衫襤褸廋的皮包骨頭,有人還能背著被子鋪蓋,有的幹脆就一根打狗棒。

    洪大柱當場擺開鍋灶熬煮帶來的玉米糊糊,以此招攬流民,頃刻間上千人將洪大柱圍的水泄不通,還有人餓得狠了眼神直勾勾的盯著大鍋。

    洪大柱還問身邊一個白頭發的流民老漢,“為啥拋棄家業背井離鄉?”

    老漢長歎一聲說,家裏接連三年遭受旱災小河都快見底,而朝廷還在逼他們繳稅,老家樹皮都吃光了哪裏還有稅收可交。

    “與其在家等死,還不如遠走他鄉搏一條活路!”

    其他流民紛紛呼應老漢說的一點都沒錯,催收賦稅的縣裏小吏下到鄉裏一個個狠如狼似虎,沒有錢上繳賦稅不是拿田地抵賬,就是拉家裏的人口抵賬。

    洪大柱心說我要的就是你們憤怒的心情!

    “想要吃上飽飯嗎,跟我走,我帶你們去一個土地肥沃無災無害的地方,還沒有催命的遼餉兵匪!”

    “還有這樣的好地方?”白頭發老漢都不敢相信。

    洪大柱再耐心的給大家解釋,他要帶大家去的地方在南方海外的一處很大的島嶼,說實話不是大明朝廷管轄。

    那地方風調雨順,是個太平世界,自然就沒有催命破家的朝廷賦稅,和每年都層層加碼的遼餉。

    加了紅薯幹的玉米糊糊熬好了,洪大柱親自給每個流民打飯,香味還吸引來更多的流民。

    待大家都吃飽了,洪大柱收拾鍋灶招呼大家上船,“不想餓死的更我走!”

    走投無路的流民看到還有一條活命的機會,他們就像是在黑夜裏尋找到一絲光明,就算是非常渺茫他們也想要博一下!

    畢竟流民最後的結果不是被餓死就是被凍死。

    所以洪大柱振臂一呼,流民們蜂擁而上,一下子把兩條船給坐滿了!

    還有擠不上去的站在黃河岸邊失聲痛哭,因為這是活命的唯一機會!

    有人跪在地上給洪大柱磕頭,求他拉一把將自己給帶上,還有人求洪大柱將家裏的孩子帶上,給孩子們一條活路,他們自己死活無所謂。

    此情此景洪大柱都快哭了。亂世人民賤如狗!

    洪大柱

    還要岸上的流民在此地堅持幾天,他把船上的人送到黃河口就會返回,倒是會把大家一起帶走的。

    “我保證,不會落下你們任何一個人!”

    “好!”

    “快去快回,我們堅持不了幾天了!”

    兩條小船順水而下速度極快,隻一夜時間就到達黃河口。此時遠在天津衛的趙濤也架勢奇遇號到達此地。

    趙濤從錦州送老爸趙乘風鎮守津門的趙各莊,還多等了幾天,直到趙各莊種植的玉米紅薯收割後才出發。

    據莊子上的長工說,已經有不少地主偷偷來地裏觀察玉米紅薯,還有人來打探這兩種沒見過的莊稼能派啥用場。

    他在天津衛也聽說了河南大亂,趙濤也想順利再淮安府黃河口碰碰運氣看洪大柱在不在的。

    要是在,他就把船上原本運回到大圓島的紅薯玉米卸下撫育災民,要是不在自然就運回大圓島去。

    通過和洪大柱的了解,時下河南災民很多都流落到徐州地麵,他雇傭的兩條小船都不夠用。

    洪大柱還憤憤然說“看到這麽多流民,我真心覺得崇禎不是個好皇帝!”

    趙濤也沒興趣為崇禎洗白,他隻能說:“這是天災,也是!”

    兩人還商議,既然徐州府地麵上的流民很多,而大圓島淡水鎮那邊有的是荒地,最需要流民去充實土地,那就趁此機會繼續招收!

    運輸的船不夠那就繼續雇傭,軍艦上的小艇也可以先放下來運流民,在內河這種平穩的水麵上小艇也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空船運送糧食上去,卸下後立即返回。

    趙濤在黃河口負責調派,洪大柱親自坐鎮徐州府招攬事宜,優先招收有手藝的流民!

    再次逆流而上,洪大柱這次比上回多了足足五條小船,到達上回招收流民的地方,他看到岸上已經聚集了黑壓壓數不清的流民。

    這些將洪大柱看成唯一活命機會的流民,看到船隊屢屢而來都高興的歡呼起來。

    他們知道,活命的機會了來了!

    熬玉米糊糊分發,還是和上次一樣,頃刻間就聚集了數不清的流民。

    等到打飯時還有年輕的漢子想要多次多占,還有加塞欺負婦女小孩的。這些人全部都被洪大柱的手下用鞭子狠狠的抽打,直到打的趴下為止。

    也有那麽幾個愣頭青還想耍無賴,直接就被大圓島的士兵給槍斃了!

    斬殺了幾個小混混,打飯的隊伍瞬間就安靜下來!

    還有戰士在人堆裏喊,“有手藝的請站出來,我們優先帶走!”

    馬上就有人站出來問需要啥手藝,他本人是個鄉下木匠。

    “木匠好,我們需要!”

    馬上這個鄉村木匠一家五口就給從隊伍裏拉出來,到一邊喝糊糊去了。

    示範作用很明顯,緊接著會打鐵的;油漆匠;醉釀酒的;乃至大圓島上還沒有的接生婆,蔑匠;教書匠都放放跑出來。

    也就短短兩個時辰,七條小船裝載了1200人順流而下。

    洪大柱觀察下,這也僅僅是此地流民的一個零頭而已。

    為了能夠多多的招攬流民,趙濤還讓助手汪小年先將這一批1200人流民送到大圓島,另外再將島上幾條蜈蚣船全部帶來,還要通知下淡水鎮和雞籠鎮都做好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