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八 車廂峽 下

字數:3924   加入書籤

A+A-


    楊錫爵返回軍營,當即召開軍官開會!

    他在會議上再次坦言,這部隊就是皇帝陛下豢養的一條專門咬人的惡狗,隻有打勝仗才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

    “諸君;打贏了我們才能繼續當官,封妻蔭子封侯拜相,要是失敗了大家一起完蛋!”

    還有和楊錫爵關係好的,還說這是部隊的第一章一定要打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大家都願聽從楊錫爵的軍令。

    很快這隻部隊悄無聲息的出發了,他們還提議繞了一個很大的圈子遠遠地避開流寇的哨探。但凡遇到,一律不惜一切代價予以消滅!

    最大限度保證部隊的隱蔽性!

    四天後的天黑,楊錫爵的部隊毫無防備的潛入新鄭縣外圍,居然沒有個人發現。楊錫爵已經預測到此戰已經勝了一半!

    部隊休息一夜,黎明時突然發起奇襲。

    流寇猝不及防下很快就攻入新鄭縣城,高迎祥此時還摟著美女沉睡不醒,流寇倉促應戰很快就被打的崩潰,紛紛朝城外逃命。

    楊錫爵繳獲無數,他直接賞賜給手下軍士。重賞之下,軍士們一個個都被激發的嗷嗷叫。

    另一邊楊錫爵還派人通知剿總陳奇瑜,約他南北夾擊。

    陳奇瑜得到消息後大喜,馬上通知手下劉澤清左良玉,以及戰死的曹文詔的侄子曹變蛟一起對流寇發起猛烈進攻。

    高迎祥還通知得力部下馬貴組織反擊,想要把從背後來的官軍給擊退,重新占領新鄭縣將死去的輜重糧草奪回來!

    可惜已經軍心散亂的流寇馬貴部,更本就不是士氣高昂的楊錫爵部隊的對手,盡管馬貴讓手下不惜代價的衝擊單每一次都被擊退。

    幾次三番後馬貴的部隊也徹底崩潰,一擁而散。

    在前線的李自成得到官軍南北夾擊,他還很關心舅舅高迎祥的安危,畢竟這是親人,他也組織了人手反擊,結果一樣被楊錫爵的火槍隊輕鬆擊敗。

    通過趙濤娶親馬貴的慘敗,以及這次官軍的背刺,李自成明白時下戰爭的形勢已經大變!

    開始以火槍火炮為主,而不是看誰的力氣大勇氣足不怕死,這些在火槍麵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撤,快撤!”

    李自成看官軍凶猛勢不可擋,北邊陳奇瑜的部隊就快要攻過來了,他迅速果斷的下令自己的手下趕緊逃命。

    李自成高迎祥跑了還把張獻忠部隊的側翼暴露出來,他也隻能帶兵逃跑。

    這家夥就像個打不死的小強,在淮安府被趙濤打的隻帶了百十人逃命,現在又拉起一支數萬人的隊伍,又可以以大魚大肉享受起來。

    官軍楊錫爵部為了拍皇帝的馬屁,奮起直追一路絞殺,騎兵曹變蛟為了給叔叔曹文詔報仇,也對流寇緊追不舍!

    有一路追兵已經讓流寇大傷腦筋,現在還是兩路,流寇從中原向西一路逃到湖北鄖陽。

    流寇有個習慣,失敗了就往秦嶺大山裏逃,哪裏山高林密可以躲避官軍的圍剿。等到緩過氣來實力壯大了,貧瘠的山區有養活不了這麽多人,流寇又會從山裏衝出到中原。

    流寇又李自成不偷襲漢水,二十幾萬人亂哄哄的渡河後還是被官軍緊追不放。

    崇禎帝在京城得到陳奇瑜的戰報大喜過望,他還將捷報看了又看,直呼“此乃官軍少有之大勝,楊錫爵當為大功!”

    一幹臣子們還大拍馬屁,誇這都是崇禎慧眼識人,用對了楊錫爵才有今天的大勝!

    一封詔書抵達剿匪前線,楊錫爵被封總兵,仍留在陳奇瑜麾下剿匪,他手下幾個軍官也有封賞。

    受到封賞和大勝的刺激,官軍一路高歌窮追猛進。而流寇卻因為度過漢水貽誤時機,被官軍曹變蛟不搶了先機占領了安康縣城,

    流寇避開官軍鋒芒,特意從毛壩迂回進攻安康,又被急進增援的楊錫爵部殺散,流寇遂又毛壩退入車廂峽。

    車廂峽:“四山峻立,中亙四十裏,易入難出!”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的流寇頭目,看到這個峽穀竟然是個死胡同,他們也傻眼了!

    想再衝出去,官軍已經用巨石堵住穀口,想走;四周懸崖峭壁無人可以攀爬。

    這還不算,官軍還居高臨下網峽穀裏仍石頭射箭,或者就是以點著的柴火火攻。流寇們被困在峽穀內糧草匱乏無以得食,又饑又乏,望天興歎。

    楊錫爵幾次建議發起總攻,他說此時流寇心膽俱裂鬥誌全無,正是發起總攻的好時機。“督師某願意擔任先鋒!”

    不知道陳奇瑜是怎麽想的他就是患得患失,還寫信給崇禎問到底是“剿還是撫?”

    可笑崇禎還很天真,下旨“此乃朕之赤子”,要陳奇瑜好好地安撫。

    剛好官軍劉澤清左良玉等也收了流寇不少賄賂,也在為流寇說好話。

    巧了,此時還天降大雨,連綿20餘日未晴,山洪爆發了,峽穀裏洪水大漲。流寇弓弦都被雨水泡的脫膠,人困馬乏形勢危急。

    高迎祥又召集各家頭目開會商議對策。

    他說刻下形勢危急,不用官軍攻打就是困也把大家給困死了。“所以必須要想個辦法走出峽穀。”

    流寇等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了,公推高迎祥出主意他們已改遵從!

    高迎祥再問計於外甥李自成。這家夥遂拿出他的軍事顧君恩的建議,那就是“詐降!”

    以流寇所搶劫的金銀財寶賄賂陳奇瑜和他的手下,允許他們投降。

    張獻忠還問:“這能行嗎?”

    “隻能先試試,總比困死在峽穀什麽也不做好!”

    張獻忠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試試就試試吧,金銀啥滴無所謂。要是死了金銀還是官軍的,要是自己能活著出去,區區金銀唾手可得!

    很快李自成的手下就從官軍懸下的繩索爬到懸崖上,和陳奇瑜的師爺麵談。答應10兩一個流寇投降,

    其他左良玉劉澤清等也收了不少好處,當然楊錫爵處也少不了。他正缺錢呢。

    最後陳奇瑜在得到朝廷的虛空後,將流寇恭三萬六千人整編受降。

    每百人變成一支小隊伍,派安撫管一名送他們返回故鄉。

    得勝之後天下轟動,大家都覺得從此天下就要太平了,敲骨吸髓的遼餉銀練餉很快就會被取消,好日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