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六 剿滅流寇

字數:3995   加入書籤

A+A-


    戰役一直進行到黃昏,趙濤和盧象升聽說活捉了李自成顧君恩,他們大感意外,馬上騎馬到許雲山的營地。
    一定小帳篷內,一腳踏進的趙濤看到屋裏坐著一個中年人。
    他獨眼龍;麵帶剛毅狡詐,許是因為手臂的槍傷他還咬緊牙關閉目不語。
    “李自成,我是東海趙濤!”
    忽然,李自成睜開眼睛,盯著趙濤死死看了下,隨後又看了趙濤身邊的盧象升,臉上露出三分譏笑。
    隨後繼續閉目不語。
    趙濤:“李自成你是受苦被逼造反,其實我很同情你。但你的部隊到處搶劫令更多的百姓受苦受難,這才是我出兵的緣由。
    《第一氏族》
    你有今天的下場,是早已經注定的!”
    盧象升知道李自成頗為看不起官軍,他對此毫不在意。不過他對趙濤的講話卻牢牢的記在心裏,等會要給皇帝陛下些奏折送上去。
    快馬以八百裏加急送到京城,送行的侍衛聽到這個喜訊,不顧一切的奔向乾清宮,“前線捷報活捉李自成!”
    “什麽,快拿來!”
    崇禎正在和大臣們議事,聽到這個喜訊崇禎歡喜至極!
    等到他看望盧象升簡略的捷報,崇禎高興的眉飛色舞,還說這是近幾年最讓他開心的好消息。“大明的天下就此太平矣!”
    隨後一幹大臣們又是一通如潮的馬屁,拍的崇禎渾身舒服。
    崇禎還要內閣回複盧象升,要他們繼續再接再厲繼續圍剿剩餘的曹操和張獻忠部。還把盧象升大大的誇獎了一番。
    並且要盧象升派專人將一幹流寇匪首好生押送到京城來。
    又幾天,
    盧象升再詳細的將他陪同趙濤去驗看李自成,趙濤毫不避諱的和李自成的對話也寫在奏折上。
    東海軍趙濤居然很同情李自成這個反賊?
    這讓崇禎看了心驚肉跳!
    同時他也知道原來東海軍也一直深恨朝廷的苛捐雜稅。
    崇禎在心裏哀歎,不是他貪得無厭收去百姓的血汗用於揮霍,而是朝廷實在是沒錢剿匪,天下不寧何來減稅?
    咳咳咳,崇禎一陣猛的咳嗽。
    等到他捂住口鼻的手絹拿開,雪白的手絹上還染上一朵殷紅的“梅花。”
    嗯?
    崇禎頓時愣住了。
    他知道這不是好事!
    但他想到為了大明200多年基業,他不想大肆聲張,“這份基業還要傳下去,決不能丟在朕的手上!”
    他決定從明天開始,帶著太子朱慈烺一起處理朝政。
    盤踞在濮陽附近的曹操部流寇,在趙濤的東海軍;孫傳庭的陝軍;陳永福的豫軍,以及吳三桂左良玉等的圍剿下,也很快覆滅。
    在查抄曹操的大帳,還從裏邊搜出上百年輕貌美的姑娘,以及無數價值連城的金銀財寶。
    為了讓盲從的流寇們悔改,趙濤還將曹操的這些金銀珠寶都展示出來,讓所有流寇都看看,看看他們跟隨的都是什麽人。
    那些每天隻能喝上三碗薄米湯的流寇,看到他們的大首領居然每天錦衣玉食,還藏著這麽得多金銀財寶,而他們還要忍饑挨餓,頓時就覺得上當受騙。
    紛紛罵曹操就是個大騙子,他們上當了。
    崇禎的忠狗盧象升再次將這個消息傳遞上去,這次崇禎大讚趙東海會辦事,而且辦的漂亮!
    在打完曹操後,還剩下最後一股流竄到四川的張獻忠部,不過礙於趙濤的東海軍西不入潼關,官軍大帥盧象升隻能自己帶隊去絞殺。
    李自成等匪首被押送到京城,萬人空巷去街上觀看,還有好多老百姓往囚車上扔臭雞蛋爛菜葉以表示自己的憤怒。
    囚車還被直接送到紫禁城,崇禎身著最隆重的袞服,坐上禦輦帶著李自成等徑直去太廟焚香祭告。
    隨後這批人立即被押送到菜市口,接受三千六百刀的剮刑。
    京城人人都說流寇被徹底消滅,天下從此太平了,安寧大治的社會將會再次到來,市麵上糧食價格大跌,而田地價格暴漲。
    糧食大跌是因為天下太平了;老百姓都能回家繼續種地,土地價格暴漲還是因為天下太平了,種田還是收成不錯的。
    再如今還沒啥工業的情況下,購買土地是積累財富的唯一手段。
    京城南城的商業街上更是遠超過去的繁華,青樓酒樓日夜歌舞聲音,歡笑不休。
    此時唯有戶部尚書錢歉益在發愁!
    他早在東海軍出兵幫助剿匪就開始預料,等到流寇徹底平定,中原河北滿目瘡痍,朝廷又沒錢救濟,這可如何是好。
    總不能剛剛太平下來,又要鬧流寇吧。
    這樣朝廷的麵子還往哪兒擱,難帶還要繼續請東海軍來幫助剿匪不成?
    為此錢謙益還宴請趙陽,要他大力移民,想要多少朝廷就給多少。大明的人口少了,相對的土地就會多起來。
    按照東海軍王朝更替的原理,隻要老百姓能有口飽飯吃,這天下就太平了。
    錢謙益的這個建議還得到崇禎的好評,還要他繼續搞下去以維護大明朝廷的延續。
    吃酒時趙陽還給錢謙益建議,要他給朝廷提建議,逐步侵占洛陽福王的土地,將這些良田再次恢複成官田。
    “這不成,此乃神宗皇帝親賜。”錢謙益還特別提醒“祖製不可違。”
    趙陽聽了大笑,還笑罵錢謙益是個書呆子。
    他說要是這道政令是侵犯了百官的權益,他們就會搬出祖製來,不過這道政令是用在王爺們的身上,百官就不會那麽激烈的反對。
    “因為此事與他們並無利害關係。”
    “能成嗎?”錢謙益還有點將信將疑。
    趙陽說奏折上這麽寫,這樣既可以削弱藩王的實力,還可以保存朝廷原來的稅源,同時防止流寇死而複生。
    不過趙陽對自己的利益同樣一點不放過,他開始伸手討要遼西的土地,也就是關寧軍吳三桂他們的手裏的田土。
    錢謙益頓時腦瓜子又嗡嗡的發漲。
    等到盧象升剿滅張獻忠,這家夥還想繼續搞假投降這一套,已經有了防備的盧象升根本就不吃這一套。
    他也假裝願意接受張獻忠的投降,等到真的投降儀式舉行,他立即將張獻忠一夥人全部擒拿,並送到京城。
    此時已經是崇禎十二年的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