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能識字總歸是好的

字數:4411   加入書籤

A+A-


    之後李佑每天都騎著自行車上下班,他也吩咐下人運送東西的時候用三輪車。

    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宣傳,效果確實立竿見影,不少士族大戶都紛紛上門詢問車的情況。

    雖然在李佑看來,自行車也就那樣,還沒有騎馬帥呢。但是在這些沒見識過自行車的人眼裏,自行車可就太拉風了。

    三月下旬,自行車和三輪車開始售賣。

    店鋪開業以後,來買車的人絡繹不絕。大半個月的存貨沒過幾天就全部賣出去了,李佑不得不讓工廠加班加點地製造生產。

    李佑發現三輪車要比自行車更受百姓的歡迎,雖然三輪車要比自行車貴一兩銀子,但是它實用。

    車行開業當天下午,孫曉芸就騎著一輛三輪車回到家裏,三輪車上麵還綁著兩輛自行車。

    “爹,我回來了。”

    孫曉芸在院子裏喊道。

    “回來就回來了,喊那麽大聲幹嘛?”

    她爹的聲音從房間裏傳來。

    “你出來看看我給你帶什麽東西了。”

    孫曉芸又喊道。

    當孫曉芸父親從房間裏出來看到車的時候,臉上的驚喜清晰可見,但隨即板著臉說道:

    “曉芸,哪有你這麽敗家的?這一下就花了十兩銀子,看來銀子是不能放你身上了。”

    “爹,我又沒亂用錢。”

    “這還沒亂用?買一輛三輪車就夠了,那兩輛自行車有什麽用?”

    “一輛給你用平時去做工的時候用啊,這樣你就不用每天天還沒亮起床趕路去做工了。一輛我自己用,平時能多回來陪陪你們。”

    孫曉芸笑著說道。

    “三輪車也能騎啊,這不是浪費嘛。”

    “三輪車哪有自行車快啊,你沒試過不知道。老師之前去過書院,我們都見識過自行車。”

    “那你買三輪車幹嘛?”

    “留著備用。”

    “還不是在亂用錢?”

    “爹,別說了,快來試試自行車,我教你騎。”

    孫曉芸父親依舊板著個臉說道:

    “我還用你教。”

    說著他就準備上手試試,可是一試就差點摔倒。

    孫曉芸憋住笑說道:

    “爹,要不我教教你?”

    孫曉芸父親不信邪又試了一次,結果卻摔了正著,他趕忙爬起來檢查了一下車,確定車沒事之後才說道:

    “還不快過來說說怎麽騎。”

    “來了。”

    第二天,孫曉芸父親就騎著自行車去了工地。

    “老孫,你怎麽買了個自行車啊,為啥不買三輪車?”

    “咳,車不是我買的,是我家曉芸買的,一共買了三輛,家裏還有一輛三輪車。”

    “還是你家曉芸有出息啊。我聽說曉芸今年要當書院的老師了吧?”

    “不清楚,她說今年的學生不多,可能用不著她當老師。你家孩子今年送書院嗎?”

    “送去幹什麽,這次殿下又沒說學成能跟曉芸一樣月俸五兩起步,而且隻教算學,明年我打算送他去洛陽的國子監。”

    “今年先送去認認字也是好的啊。”

    “不用,我就能教他。”

    “你識字了?”

    “那還不簡單,現在齊州這麽多人認字,書又不貴,買本字典,多請教請教別人,不就會了?”

    “這一大把年紀,還認字幹嘛?”

    “這你就不懂了吧,你認識吳達吧?”

    “認識啊,他不是去青州了嗎?”

    “你知道他去青州幹嘛了嗎?”

    孫曉芸父親搖搖頭說道:

    “聽別人說好像也是做工建房啊。”

    “是建房,但是他不自己建,他手底下有一批工人,他當工頭。比方說大戶人家找到吳達要建新式房,吳達就和大戶談多少銀子。本來二十兩就能建好的房子,他問大戶要三十兩甚至更多,有些大戶人家也不在乎這個,隻要房子能建好就成。現在吳達都賺大發了。”

    孫曉芸父親心頭一驚,沒想到還能這樣賺錢,現在錢都這麽好掙嘛。不過他還是不解的問道:

    “這跟認字有什麽關係?”

    “老孫,你是怎麽生出曉芸這麽聰明的女兒的?包工程是要和大戶簽契約的,你不認字不怕被人忽悠嗎?而且當工頭接觸的人多了,不認識字到哪裏都不方便。再說了,學認字能有什麽壞處。”

    “哦,原來是這樣,這麽說你是準備學吳達當工頭了?”

    “那當然。不說了,馬上要做工了。”

    孫曉芸父親點了點頭,心裏想著也學學認字,先不管自己能不能學吳達這樣掙錢,反正認了字總歸是好的。

    截止到三月底,報名工科院的人數隻有一百二十人。無一例外,全部是六七歲大的小孩子。

    而且李佑不用問都知道,這群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把孩子送到書院,也不是衝著數學來的,而且送孩子來認字的。

    等這群孩子認完字,李佑估計他們也會退學回去幫家裏幹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李佑不是沒想過招兩個大儒過來在書院教儒學,可是這樣跟國子監有什麽區別?

    國子監現在也教數學,而且學費很少,反正像齊州大部分百姓都有能力把孩子送去國子監。

    無非就是工科院還有一門科學而已,但是沒人重視啊,就連第一批五十個學生裏,對科學感興趣的也不多。

    不過李佑也沒有為此事煩惱,反正以後人們會了解到數理化的重要性的。

    現在這樣挺好,正好讓五十位學生學一學高中數學。

    上一次李佑去書院,李淳風一個勁地跟李佑抱怨他沒時間研究大學數學,因為學生不停地來請教他。

    不過李佑一句話就讓他毫無怨言。

    加錢。

    當時李淳風變臉速度之快簡直匪夷所思,甚至李淳風自己提議要統一開課。上午上課,下午自習。

    這樣一來他也有時間看大學數學,不像之前,學生不分時間一個一個來問問題,他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

    李佑一度認為這貨抱怨的目地就是為了加工資,不然怎麽一說加工資,他就把計劃都想好了。

    不過李佑最不缺的就是錢,能讓李淳風代替自己教課,讓他有時間去做些其他事,這點銀子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