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勝曼

字數:4775   加入書籤

A+A-


    正月六日,李佑冊封陰太妃為皇太後、秦筱秋為皇後、綠蝶為德妃、青衣為賢妃。

    另冊封秦懷道為翼國公、褚遂良為河南郡公。

    由於陰太妃和秦筱秋不在,所以李佑也沒有舉辦受封大典,隻是頒布了詔書而已。

    當天下午,房玄齡又來到甘露殿,不過這次不是他主動來的,而是李佑招他過來的。

    “陛下。”

    “房相, 三月底朕準備遷都齊州。”

    房玄齡早有心裏準備,齊州在建皇宮的消息早就傳到了長安。不過房玄齡此事有不同意見,於是說道:

    “陛下,遷都齊州,則大唐對周邊諸國的掌控會有所下降。萬一他們有異動,來犯我大唐邊境。比如薛延陀,真珠可汗已有不臣之心,萬一來犯,由於路途遙遠, 很容易錯失戰機,受苦的是邊境百姓啊。派人留守長安也不行,除非陛下給留守之人以兵權,可是這樣則後患無窮。”

    “房相,不用擔心。朕遷都之前會威懾他們一下,就拿這個薛延陀開刀。滅了薛延陀,邊境最少能安穩個幾年,到時候朕的新交通工具就會出現,長安到齊州最多不過兩天時間。而且這種交通工具一次性可以乘坐一兩千人,或者運送五百噸重的東西。”

    李佑這段時間已經把鐵軌線路圖都畫好了,第一條線路就是齊州到長安,途徑洛陽等八座城市,跟李佑之前的行軍路線類似。全程大約一千二百公裏左右,火車速度就按三十公裏每小時算,也隻需要四十個小時,更何況李佑設計的火車速度應該不止這麽快, 所以兩天時間也隻是保守估計而已。

    其實還有更快的汽車, 火車想要提速不簡單, 但是汽車速度輕鬆突破六十公裏每小時不是問題。

    “?”

    房玄齡懵了,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本來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情,如果這話是別人說的,房玄齡一定會指著那個人的鼻子罵他異想天開。但是說這話的人是李佑,房玄齡還真不敢反駁。不是因為李佑是皇帝,而是李佑創造出來的神奇的東西太多了,不由得他不信。

    “陛下,您說的是真的?”

    房玄齡還是忍不住想確認一下。

    “當然是真的,朕什麽時候開過玩笑?”

    “陛下需要什麽?這種新工具需要多長時間完成?”

    “需要齊州的工廠,差不多兩年之內吧。”

    對於李佑這個開掛的腦子來說,火車很快便能造出來,但是鋪設鐵路卻需要不少時間。

    房玄齡想了一下,就算李佑不威懾,兩年時間諸國應該不敢犯邊。

    “陛下,下個月就遷都吧?”

    “別著急,總得給官員準備的時間。”

    “是臣著急了。”

    “嗯,你退下吧。”

    “陛下, 臣還有事要稟報。”

    “說唄。”

    “如今陛下後宮內隻有皇後和兩位娘娘,陛下也無一子嗣, 不利於朝堂穩固,所以臣代表百官懇請陛下舉辦選秀事宜。”

    本來這事應該是秦筱秋主持,可是她如今不在長安。

    “這事不急,算上這個月,皇後如今已懷胎七月,等遷都去了齊州再說。”

    明人不說暗話,誰不喜歡美女?李佑當然也不例外。雖然現在李佑選秀女入後宮,秦筱秋也不會不同意。但是為了表示尊重,還是等去了齊州再說。

    房玄齡走後,要遷都齊州的事也在朝堂和百姓中傳來。

    百官立刻派人去齊州置辦房產,一時間齊州的房價迎來了新高,齊州的百姓賺大發了。

    正月中旬,新羅使臣又來到了長安,不過這次使臣卻換人了,來的是新羅女王的妹妹金勝曼。

    時間回到去年十二月上旬,新羅國都城內。

    新羅善德女王金德曼和新羅百官在皇宮內商討著國內局勢,沒有一人不愁容滿麵。

    高句麗十一月中旬開始全力攻打新羅,新羅同樣沒了顧及,在新羅西境全麵進攻。

    新羅難以招架,短短二十天,新羅已經丟了七八座城池,現在他們隻能期盼大唐能夠出兵支援他們,沒有第二種辦法。

    “報,楊大人從長安回來了。”

    “快宣他進殿。”

    女王金德曼像是抓住最後一顆救命稻草一樣歡喜地說道。

    沒過一會兒,楊使臣進入大典。

    楊使臣還沒行禮,金德曼立刻說道:

    “免禮,快說說,大唐願意出兵嗎?”

    楊使臣搖了搖頭說道:

    “女王,大唐剛剛結束內亂,損耗過大,國庫空虛,沒辦法出兵援救。”

    原本金德曼看楊使臣麵帶笑容,還以為唐朝願意出兵呢,沒想到竟然是不願意,她感覺像是被欺騙了一樣,憤怒地說道:

    “你知道新羅如今的局麵嗎?唐朝不願意出兵,新羅的結局就是滅國。你怎麽還笑得出來的?”

    楊使臣回答道:

    “女王,雖然唐朝不能出兵援助,但是如今唐朝皇帝李佑願意幫助我們。”

    “給銀子有什麽用?本王要的是士兵。”

    “非也,李佑讓我們舉國遷移到唐朝,他會給我們地和田,讓我們學習唐朝的文化禮儀。等唐朝恢複元氣,國庫充足之時便會對高句麗和百濟出兵,李佑答應到時候會把新羅還給我們。”

    此話一出,大殿內的百官瞬間炸開了鍋。

    “如此甚好。”

    “沒錯,我國百姓正是需要學習唐朝的禮儀文化。”

    “文化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給地給田,這樣一來百姓也就不用忍受饑餓。”

    “也不用擔心高句麗和百濟攻打我們。”

    如今新羅風雨飄搖,處境艱難。沒想到唐朝皇帝如此仗義,百官各個都笑開了花,心裏如釋重負。

    隻有金德曼麵色凝重,如果唐朝皇帝是真心幫助他們,那無疑是最好不過了。但是怕就怕李佑不懷好意,到時候他們一旦去了唐朝,那就相當於羊入虎口。

    但是留在這兒的下場隻有滅國,她似乎沒得選。

    再三思索之後,金德曼開口說道:

    “遷移需要分批,楊使臣,第一批百姓就由你帶去唐朝。船隻有限,第一批就帶兩萬人。你去了唐朝之後讓唐朝幫助我們遷移。”

    “是,女王。”

    “女王英明。”

    百官也齊聲說道。

    金德曼回到寢宮之後,她的妹妹金勝曼走過來說道:

    “姐姐,剛才朝堂上,你眉頭緊鎖是不是擔心唐朝皇帝圖謀不軌?”

    “還是你聰明,沒錯,所以我準備先派一部分人過去看看李佑到底是如何安排的。”

    “要不我去見見那個李佑,聽說他年紀不大,我保證可以看出來他到底是不是真心想幫助我們。”

    “不行,太危險,你一個女孩子,還是未來的女王,不能冒這個險。”

    “姐姐,大唐乃禮儀之邦,你何時聽聞出入唐朝的使臣被皇帝殺掉的?你這是關心則亂。”

    金德曼想了想說道:

    “好,你提前去看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