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父親,爺爺的仇別報了吧

字數:6218   加入書籤

A+A-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五色神牛在一旁優哉遊哉的吃草,時不時動了動牛尾巴,抽走身上的蚊子。

    姬昌和伯邑考目瞪口呆的站在長亭內,臉上的表情好像見鬼一樣。

    姬考:“父王,你方才說什麽?”

    姬昌:“考兒,天命難測,吾等凡人,能窺見一星半點的天機,已經是大不敬了。豈能料事如神,分秒不差?”

    姬考:“這句話聽著很熟悉?”

    姬昌:“為父隻說聞仲奉命平北海,又沒說什麽時候?別愣著了,快去接旨!”

    姬昌臉上立刻掛滿了笑容,哈哈大笑,扶著胡須,走出了長亭,嘴裏連聲客套。

    “我說是哪位仙人駕到,原來是武成王殿下。”

    “殿下威風凜凜,真乃人仙也!”

    “大王有旨意,宣個小旗官跑一趟便是了,竟然勞煩殿下親自跑一趟。”

    姬昌看了眼那顫動不止的金槍,笑道:

    “還還搞這麽大的陣仗。”

    黃飛虎臉色不變:

    “事關重大,大王特命我前來宣旨。”

    “不動靜大一些,我怕侯爺見不到我。”

    姬昌一頭霧水,不明所以,也不再多言,跪地接旨。

    姬考察言觀色,也跟著跪了下來。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黃飛虎從胸前拿出早已準備好旨意,聲音威嚴。

    “人王聖喻:

    今北海反賊袁福通包藏禍心,起兵叛變!

    孤素聞西伯侯頗有盛名。

    膝下九十九子,均英明神武,都是將相之才。

    麾下軍隊更有數十萬之眾,

    望西伯侯以國家大業為重,即刻率兵前往北海平叛。

    此事關係千萬黎民百姓之安危,切勿耽擱。

    此乃軍令,若有耽擱,當軍法處置。

    叛亂一日未平,西伯侯一日不可回國。”

    姬昌聽完聖旨,臉若苦瓜,整個人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這和他算得不一樣啊。

    叛亂不平,不能回國?

    這是吃定他了。

    姬考聞言,臉上早已是憤憤不平之色,立刻就想起身,被文王暗暗瞪了一眼。

    他看了眼身邊那杆威名赫赫的金攥提蘆槍,歎息一聲接過旨意,道:

    “武成王殿下”

    “身為人臣,本該遵命接旨,不當有此疑慮。”

    “隻是那袁福通身在北海,老臣遠在西岐,等老臣帶兵趕到,隻怕叛軍已經打到了朝歌。”

    “大王為何會讓老臣去平叛?”

    “老臣,實在想不通。”

    黃飛虎神色不變,看了眼這位被譽為西岐聖人的老者。

    身上,竟然有種讓人忍不住臣服的氣質。

    這種氣質,他在大王身上感受過。

    沒想到,這位西伯侯,竟然也讓他有了這種感覺。

    “西岐當滅。”

    黃飛虎看著姬昌的眼神,也變得冰冷許多。

    “我也是奉命傳旨。身為臣子,隻需領命即可,大王的深意,隻有他自己知道。我們,就不要擅自揣摩聖意了。”

    姬昌沒想到,他表現的態度和藹一些,竟然被黃飛虎在心裏判了死刑。

    他歎息一聲,知道這次怕是逃不掉了。

    “本侯失言了,武成王莫怪。”

    姬昌拱了拱手,正待請黃飛虎去西岐一敘,給他接風洗塵。

    驀然發現。

    眼前已經空無一人。

    姬昌:“???”

    “武成王呢?”

    姬考:“不知道啊,兒臣眨了眨眼,他就不見了。”

    姬昌皺了皺眉:

    “看來這位武成王,一點機會都不給我們了。”

    “準備傳令三軍,出兵吧。”

    姬考見父王認慫了,十分不滿,急了。

    “父王,北海平叛的機會,我們等了這麽多年!”

    “那帝辛一道聖旨,就讓我們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您怎麽就同意了?”

    姬昌恢複了平常的表情,笑道:

    “帝辛讓鎮國大元帥親自宣旨,就是告訴我,這道旨意,為父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接了也就罷了。”

    “不接,他武成王能來宣旨,當然也能來帶兵殺人。”

    姬考頓時一愣,嗤笑道:

    “父親說什麽呢?”

    “北海都亂了,他帝辛還敢出兵攻打我們西岐?”

    姬昌歎息的看了一眼這位書生意氣的長子。

    “哎,考兒,我們這位大王有多強。”

    “你可是一點都不了解啊。”

    姬昌看向朝歌的方向,眼神感慨萬分。

    “他二十歲登基,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大力發展農桑!”

    “自我們的先祖後稷為人族尋到了五穀之後,五穀的產出數千年未變。”

    “而帝辛在位六年,整個人族的出產的五穀翻了十幾番!”

    “此後,他以大商的農桑之術,換來百姓愛戴,換來八百方國徹底臣服於大商!”

    姬昌指著周圍勞作的農民,道:

    “你看,他們用的所有農具,種的種子,用的肥料,都是我們每年用兩成五穀從朝歌城換來的。”

    “我們的子民,已經習慣了一日三餐,餐餐吃頓飽飯。誰讓他們挨餓,誰就是昏君。”

    “他們不知道的是,我們自己留的種子,種不出這麽多糧食,每年的五穀種子隻能從朝歌去換。”

    “如果我們反抗,朝歌再也不會分給我們種子,到時候西岐的百姓,隻怕會造我的反,最後跑到大商,或者別的方國去了。”

    姬考不是愚笨之人,反而很聰明,他一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恐怖之處。

    他背後頓時生出一陣寒意,隻從父親姬昌的話裏,聽到了比魔鬼還可怕的信息。

    這簡直是絕戶之計!

    太歹毒了!

    他把最好的種子送給西岐,讓西岐百姓由儉入奢!

    從此西岐再也回不到過去。

    所有人都習慣了一日三餐,誰還願意回到一日兩餐,饑腸滾滾的時代?

    “父王”

    “難道,我們就種不出翻十倍的穀物嗎?”

    姬昌搖了搖頭,苦笑:

    “你以為為父不想?”

    “為父日思夜想,夜不能寐,可惜一切嚐試,全都失敗了。”

    姬考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帝辛,簡直比魔鬼還要可怕。”

    姬昌冷哼一聲。

    “你這才聽到哪裏?”

    “有了吃不完的五穀食量,帝辛便開始了他的雄心壯誌。”

    “開鑿南北大運河,連通八大水係。”

    “通大商之道,從此條條大路通朝歌。”

    “大商的鐵騎,可以七日之內可以攻進任何方國!”

    姬昌說著說著,就激動起來。

    “他發明了鑄鐵之術,用黑鐵武裝了大商的軍隊。大商鐵騎手中的鐵劍,可以輕易斬斷我們的青銅劍。”

    “他發明了黑火藥,能炸的天崩地裂,遠勝雷霆!我們的城牆,根本擋不住。”

    “有吃不完的糧食,有無可匹敵的武器,我們拿什麽對抗帝辛的軍隊?”

    姬昌話音落下。

    整個長亭死一般的寂靜。

    隻有周圍的風聲,在回應姬昌的訴說。

    似乎在回應他口中那位帝王的功績。

    許久之後。

    一聲吞咽口水的聲音響起,打破了這道沉寂。

    姬考額頭上已經布滿了冷汗,他麵無血色,結巴道:

    “父王,爺爺這仇別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