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帝乙歸妹,天作之合!(8/10)求首訂、求月票!

字數:5202   加入書籤

A+A-


    “高兒,你怕嗎?”

    中年夫人目光看向烽火四起的城外,淡淡開口說道。

    她的聲音如涓涓溪流,讓人如淋甘冽,卻不失威嚴。

    少年搖了搖頭,聲音稚嫩卻堅定:“母後不怕,兒臣也不怕。”

    中年婦人撫摸著少年的發髻, 道:

    “那就出城吧。”

    少年眼神堅毅,點了點頭,抬頭喊了一聲。

    “王妃子姝,為西岐子民,出城和議!!”

    少年話音落下,王宮門前頓時哭聲一片。

    西岐城門, 打開了一道側門。

    少年扶著中年婦人, 在西岐軍民父老關切的目光中, 走向側門。

    西岐城內,頓時跪滿了人,他們齊聲痛哭高喊:

    “恭送子姝王妃!”

    這時。

    跪滿西岐將士子民的街道盡頭,有一位發髻灰白的老婦人走了出來。

    她身後站著十幾位容貌相近的英俊青年。

    最年長一位,身上散發著書生意氣。

    發髻灰白的老婦人攔住了中年婦人的去路,靜靜看著她道:

    “姝妃此去,意欲何為?”

    中年婦人同樣看著她,語氣平靜:

    “應叛軍所求,出城和議,為我西岐子民退那二十萬敵兵。”

    老婦人看了她半晌,道:

    “此門之外,二十萬叛軍,夫君在此也不敢輕言退兵,你一介婦人有何本事說此大話?”

    “你此去危險重重,若一去不回”

    中年婦人:“那便一去不回了。”

    老婦人盯著她看了很久, 想從她眼中看出一二, 最終毫無所獲,淡淡道:

    “本宮才是西岐王後。若要何談,也是本宮去。為何叛軍指定讓你一位側妃, 代王出城。”

    “妹妹可以告訴我原因嗎?”

    中年婦人靜靜說道:

    “叛軍想對話的不是你我一介婦人,而是我們身後的勢力。”

    “你們有莘氏數百年前就已經國滅家亡了,而我成湯基業如日中天。”

    “叛軍找姐姐,有用嗎?”

    中年婦人說完,與老婦人擦肩而過,繼續淡淡說道:

    “姒姐姐請回吧。”

    “你有莘氏不早就想除我而後快嗎?何必假惺惺,關心妹妹的死活。”

    “帝乙歸妹,天作之合。”

    “如今天下皆知,吾父帝乙將我嫁給姬昌,乃是天作之合。姬昌娶我時,不僅以小邦自居,還做足了禮數。”

    “我一妾室妃嬪,卻搶了你這位結發王後該有的榮耀。”

    “你很恨我吧。”

    中年婦人說完,衣袂飛舞,持劍過門而出。

    “你!”

    太姒目光中閃過一道冷意,她見中年婦人走出城門,冷哼一聲道:

    “城門關緊了。”

    “子姝王妃為了西岐子民,情願犧牲自己,引出叛軍首領, 此大義也!”

    “一旦開始和議,便趁此機會擊殺叛軍首領。”

    “叛軍不過一群土雞瓦狗,殺了那自稱路人乙的叛首,自然會土崩瓦解。”

    “是!”

    太姒話音落下,身後的十餘位青年,抱拳離開,走到城牆之上,密令布局。

    太姒說完,自語道:

    “既然子姝妹妹一心求死,就別怪我了。”

    太姒話音落下,幾個膚色黃褐,眼眶深陷的男子從陰暗裏走了出來。

    他們長相不似西岐子民,不知何處來的異族,身披一件長長裹裙和搭帕,頭上裹著土黃色的頭巾,雙手合掌,頷首道:

    “王後娘娘殺伐果斷,當為國母。”

    太姒帶著警覺的眼神看著幾人,淡淡道:

    “希望幾位卻有本事,能讓我西岐將士,不懼生死,不畏叛軍。”

    幾人臉上掛著聖母一般的微笑,手中端著一個瓶子,沾了幾滴瓶中水,灑在了空中。

    瓶中之水化作萬道梵光,將西岐城籠罩在內。

    四人端坐於城中,雙手合十,口中傳出低沉的誦經聲:

    “見婆羅門,當願眾生,永持梵行,離一切惡。”

    “如信我婆羅門,不畏死,不畏傷,如見我婆羅門,無懼、無痛”

    低沉的誦經聲很快傳遍西岐城,西岐將士頓時覺得天地變幻,西岐城宛若琉璃淨土,周身梵音陣陣,妙光四射。

    他們雙眼迷離,喃喃自語,很快恢複了清明,變得鬥誌昂揚。

    太姒點了點頭,淡淡道:“西方道法果然非同一般。”

    四位裹著頭巾的男人眼簾半闔,口中誦經不斷,每念一句,臉色就黯淡一分。

    一刻鍾後,他們誦經聲停,站起身來,露出淡然的微笑:

    “賢王後,妙法加持,可持續三日之久。”

    “三日內,西岐軍士當以一敵十,悍不畏死。”

    “王後安心,叛軍攻不上來。”

    太姒看向四周的將士,他們的眼神堅定,但隱約有種說不出來的空洞和麻木。

    她喃喃自語:

    “隻要能守住城池,一切都可以便宜從事。”

    “夫君,太姒盡力了,望你早日歸來。”

    說完她看向四位自稱西方婆羅多的法師,臉上終於露出笑意,道:

    “姝王妃以身做餌,誘來叛軍元首,遂發暗號,令西岐將士亂箭齊發,與叛首同歸於盡。”

    “她以女兒之身,解西岐之危,當為巾幗英雄。”

    “幾位隨我去城牆,為姝王妃送行吧。”

    此時。

    叛軍陣前。

    路人乙手中握著剛從朝歌傳來的密旨,眼神中充滿了敬畏和崇敬。

    “大將軍,王妃出來了。”

    這時,一位偏將突然開口說道。

    路人乙點了點頭。

    他抬眼望去,隻見一位雍容華貴的中年婦人,手持長劍,帶著一名少年從西岐王城走了出來。

    她眉宇間氣質不凡,麵對二十萬大軍,竟然毫無懼色。

    路人乙抬起手,高聲道:

    “眾將聽令,傳令全軍!”

    “此刻起,全軍第一軍令,便是守護吾大商王姬的安危!”

    路人乙手中密旨隨風獵獵作響,上麵寫著隻有他們能看懂的簡易文字。

    “先王帝乙,嫁王姬子姝於姬昌為妃。爾等以議和為由,將王姬和公子姬高誘出王城。”

    “王姬出城之後,那位西岐王後,可能會趁機殺之而後快。”

    “爾等務必守護王姬安危。”

    “隨之,以大義為名,扶持王姬之子姬高登基,在岐山以東建城立國。”

    “國號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