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難以接受的推理
字數:3576 加入書籤
“快十年了,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我這種身強體壯的年輕人還好,那些買養老房的大爺大媽,真是可憐。”他越說越覺得憤怒。
“那這個孩子呢?他的具體情況,你了解嗎?”陶林安撫似的拍了拍王昊的肩膀,等他情緒稍微穩定一些,繼續開口問道。
“父母死了,和她姐姐兩個人相依為命,都是這爛尾樓害的。”王昊說罷歎了一口氣。
陶林清楚得很,王昊所聽到的都是謊言,展家根本沒有在錦江花園買過房子,不是所謂的受害者。他處心積慮製造這個謊言,就是為了激起更多受害業主的同情心。
“這些都是他在互助會上和你說的?你能不能把你遇到他的具體經過和我描述一下。”陶林沒有任何情緒變化,沒有同情、沒有氣憤、沒有難過悲傷對他而言,這僅僅是在麵對一個冷冰冰的謊言。
“一次互助會上,我看到這個孩子和他姐姐在一起。從前我沒在會場上見過他們,就想著過去問問情況。等我走近他們的時候,就看見男孩的眼眶紅紅的,像是剛大哭過一場,好像還說了什麽自己就隻剩下姐姐這一個家人了。總之那家人真的很可憐”王昊又有些激動起來,他忍不住伸手比劃,給陶林連說帶演地講述了互助會上與展沉相遇的故事。
“這卷錢跑的老板真是個殺千刀的貨,都把人逼成什麽樣了!”他一連吭罵了好幾句。
“這個孩子的遭遇,一定吸引了會上很多人的注意吧?”陶林順水推舟地問道。
“嗐,這麽小孩子,我也不好讓他在這氣氛凝重的會上多呆,趕緊幫忙把他安撫好之後,就馬上讓他和姐姐回家了。”王昊歎了一口氣回答。
他單獨鎖定一個有號召力的目標,在暗地裏把同情心深深植入他的思想裏,再通過這個目標,帶動更多的人。陶林的心像是一下子被抓住了。
對越多人撒謊,就越容易被發現破綻。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
展沉自然明白,如果他讓過多人注意到自己,警方就非常容易在問詢中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從而揭穿這出好戲。
陶林簡直不敢相信,居然有人的心思已經縝密到這種地步。
可怕又可悲
於是他低下眉眼沉默了幾秒,似乎是在盡力消化王昊所說的一切。
“你還記得你是在哪次互助會上見到這個孩子的嗎?”很快陶林重新抬起頭,又問了一個問題。
隻見王昊仰頭回想了一陣,嘴巴跟著輕輕微張蠕動著。
“直播前一次的互助會十一月初,星期六晚上。”王昊邊想邊從嘴邊蹦出幾個關鍵詞。
“互助會的地點在哪?”還沒等王昊喘上一口氣,陶林便立馬接上話。
“萬林酒店會議廳,我們每次都會去那的。”王昊一五一十地回答。
“好的,大致情況我都了解了,謝謝您的配合。”他最後點了點頭,起身打算離開。
“警官——”陶林剛從沙發上站起來,還沒來得及邁開腿,王昊就突然結結巴巴地叫住了陶林。
“我看您是刑警隊的。”王昊這問題似乎已經在喉嚨裏憋了許久。
陶林隻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您剛剛問了我那麽多有關這個可憐家庭的問題,是不是他們”王昊一下把自己的猜測停住了。
陶林張了張嘴,想說的話卻硬生生卡著。
換作是一樁普通的謀殺案,陶林根本不會有那麽多的顧慮,他一定會直截了當地告訴王昊:“你被可憐的外表欺騙了。”
可是製造這一切的人有可能是展沉,是這個本該天真無邪的孩子。他在欺騙別人的感情,利用他人的善良,讓善心與正義感,淪為了殺人的刀。
這種真相實在難以讓人接受。
“就是簡單問問,其他的事兒,你不要亂猜,也不用多管。”陶林用了模棱兩可的話搪塞了王昊。
王昊看見陶林那幅冰冷的麵孔,注視著自己的眼神之中,突然閃過一簇犀利而急劇壓迫感的光,便不再多問下去了。
陶林最後笑了笑,然後加快腳步,離開了王昊的家。
他雙手插兜,一頭紮進了r城11月刺骨的寒風裏。
王昊提供的口供,似乎已經可以證實陶林的推理,如果能找到互助會的記錄視頻,從中發現展沉與王昊接觸的身影,證據鏈就徹底閉環了。
陶林沉思著,一邊走向自己停在路邊的車子,一邊從口袋裏拿出手機,找到了那個自己最熟悉的電話號碼。
“喂。”餘子江的聲音如約而至。
“錦江花園爛尾樓受害業主會定期在萬林酒店會議廳舉辦互助會。你看看能不能幫我調出11月5日晚上,酒店會議廳的監控錄像,找到展沉的身影,這是很重要的證據。”陶林連氣都不喘,加快語速說道。
“你發現什麽了?”餘子江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我剛剛去找了王昊一趟,在馮儀茗墜樓案發生之前,展沉和他接觸過。”陶林回答。
“王昊說什麽了?”
“你還記得案發現場的筆錄上,王昊說為什麽受害業主們要集體組織這場抗議直播嗎?”陶林反問餘子江道。
“爛尾樓禍害太大,連孩子被迫過來參加抗議活動”餘子江對筆錄很熟悉,像背誦課文似的,一下子便脫口而出。
“這個孩子指的就是展沉,王昊被騙了,他以為展沉和自己一樣,深受爛尾樓的迫害。”陶林把剛剛從王昊口中問到的一切,都告訴了餘子江。
“曹誌遠、李遠國、王昊他們一個是身患絕症的獨居老人,另外兩個則是正義感十足的年輕人。這些目標的性格弱點早就被摸清了,接著展沉刻意在他們麵前表現得可憐無助,他在利用這些人給予自己的善意!”陶林說道。
“展沉所求不多,隻是讓這些上鉤的獵物為自己做一點小事情。他甚至沒有隱瞞自己的殺意,因為他表現得足夠絕望,把被害者襯托得足夠凶狠。讓那些陷入感情騙局的人,心甘情願地幫他。”陶林說得越多,就越覺得背脊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