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官方認可巨星

字數:6214   加入書籤

A+A-




    就在葉繁一點點的進入電影拍攝的狀態時,遠在燕京的許忠民也看到了《起風了》的銷量統計。

    看著報表上的數據,許忠民手都在顫抖著。

    截止7月15號,《起風了》發行了三周時間。

    內地銷量總計那一欄,赫然寫著623789張的數據!

    這是要瘋的節奏啊!

    《少年》半個月銷量10萬+,突破60萬張銷量,用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

    《倔強》首周銷量10萬+,兩周20萬+,突破60萬張的銷量,也用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

    而眼下《起風了》的銷量一口氣翻了兩三倍,直接就打破了內地樂壇的記錄!

    不,不僅是內地樂壇,應該是華語樂壇的記錄都被打破了!

    張慧妹的新專輯《badboy》,發行一個月的時間,在灣灣的銷量達到了30萬張,港島賣了2萬張,內地賣了10萬張,其他亞洲範圍地方加起來銷量15萬張。

    就這樣總張數也隻有57萬張,但是已經是個非常驚人的成就了,讓灣灣樂壇驚呼,新一代的歌壇天後已經出現。

    加上7月初,滾石公司宣布,小齊的《心太軟》在整個亞洲的銷量已經突破300萬張了,灣灣的歌壇天王也已登位。

    灣灣樂壇高呼,灣灣樂壇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下個十年的華語樂壇,將會是灣灣歌手來製霸!

    聽聽這話,是不是有小日子過的不錯選手家那邊的味道?

    但是即使這樣,《心太軟》在灣灣的前三周的銷量就不要提了,在內地用時5個月的時間,銷量才突破60萬張,最後還是靠葉繁幫著宣傳了一下,才火回灣灣。

    而葉繁第三張專輯,用時3周,銷量就突破了60萬張,這是何等的驚人!

    這還僅僅是《起風了》在內地的銷量,灣灣銷量突破了20多萬張,港澳地區一起賣出了10多萬張。

    三周時間,新專輯全國銷量94萬張,這個架勢,《起風了》首月銷量破百萬根本就不成問題,甚至會更多!

    這還比什麽呀,今年除了《心太軟》這張專輯,許忠民不相信還能有其他歌手的專輯,能達到這種水平。

    哪怕是張雪友,王妃、劉得華這些老牌天王,因為他們的基本盤都在港澳台。

    外加其他亞洲範圍內國家,在內地音樂市場的基礎根本就不能和葉繁比!

    他們有爆款專輯,一年的銷量能突破100萬張,許忠民是信的,但是一個月突破100萬張,現在除了葉繁,還有誰!!!!!

    23號下午,京文公司就對外公布了《起風了》的銷量數據,震驚了所有人!

    在內地音樂市場盜版泛濫的情況下,葉繁一個月就達成百萬的銷量成就,這讓內地歌手情何以堪?

    這數據未免也太離譜了,差距未免也太大了,一個普通歌手,一輩子發的專輯,能不能達到這個數據都不好說,而且很多港台歌星都不一定能達到這個成就啊!

    華人流行音樂唱片銷量第一張突破100萬張的,是灣灣歌手陳淑樺1989年發行的《聽你說跟你說》。

    隨後打破這個紀錄的是1993年張雪友的《吻別》專輯,當時灣灣地區的銷量超過136萬張,全亞洲銷量超過300萬張。

    當然也有說《吻別》銷量是400萬張的,但是這是寶麗金的通稿,看看就行,300萬張銷量是張雪友自己說的,至於說累計銷量2500萬張,也是看看就行。

    當年劉得華的專輯《真情難收》,全亞洲也差不多是這個銷量。

    而且今年張慧妹和任賢齊的專輯都賣成這樣了,就已經是現象級的成績,讓他們榮登灣灣歌壇天王天後的寶座。

    這讓其他歌手以後還怎麽玩?他們以後新專輯的銷量突破10萬+,20萬+,還怎麽好意思拿出來宣傳?

    業內震驚!媒體震驚!

    吃瓜群眾哪怕再不懂行情,但是看到三周94萬張銷量的數據,也能感受到這是巨大的成績,跟著一起震驚!

    三周專輯銷量94萬張!這個數據讓整個華語樂壇都為之失聲!

    《燕京晚報》是第一個發聲的媒體,他們直接把【94萬】這個數據印在了整個娛樂板塊上,然後起了一個標題:

    《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當天晚上,幾乎所有燕京人都看到了這個報道,知道了這個消息,對燕京出了葉繁這麽個牛人感到驕傲,晚上大部分人都在談論葉繁和他的專輯銷量。

    甚至有不少葉繁的歌迷,發瘋似的上街慶祝,還放起了煙花,感覺像過年似得。

    這篇報道仿佛打開了新世紀的大門,讓人不敢相信這是發生在20世紀國內的事情,這種銷量數據,不應該在那些發達國家嗎?

    第二天,幾乎所有的內地娛樂媒體全部把頭版頭條給了葉繁,汪風看到了,估計會哭暈在紫衣的懷裏!

    甚至許多社會、財經、文藝版本的媒體也過來蹭熱度!

    而港台地區,以及亞洲範圍國家內的媒體也都做了或多或少的報道,這次葉繁終於突破國內範圍,聞名全亞洲了。

    棒子國某著名電視台的《12點新聞》,還有東瀛某著名電視台的《每日新聞》都報道了這個新聞,給葉繁加的前綴是【z歌壇巨星】!

    畢竟葉繁的歌在這些地方都很受歡迎,隻是礙於京文的實力,他們還沒辦法涉足當地市場。

    其中《謊言》和《蝴蝶》傳到東瀛後特別火,之前《隱形的翅膀》、《最初的夢想》、《稻香》在東瀛的熱度也非常高。

    棒子國也是差不多這種情況,葉繁說唱的歌曲反而更火一些,畢竟是醜國爸爸那邊的風格嘛!

    棒子國媒體直接把葉繁抬到了和四大天王一樣的咖位,在街上隨機選擇了一些路人做采訪,大部分年輕人都知道葉繁或者聽過他的歌。

    而且隻要是年輕女孩,沒有一個不認識葉繁的,這就很牛逼了,韓流還沒崛起,葉繁就先一步把華流傳到棒子國了。bu

    不然索尼和百代會這麽早就聯係葉繁,提供的簽字費和分成在港台地區來說,都是非常高的了!

    而環球和華納此時也坐不住了,連忙派人來港島聯係葉繁,他們之前沒有動作,也是想看看葉繁第三張專輯的成績。

    環球和華納此時的戰略已經瞄準內地市場了,一個新專輯能三周時間,在內地狂銷62萬張的歌手,把他們給震驚到了,這絕對是他們必須要簽下的對象!

    除了港台黃金時期的大腕歌手,現在在日韓能有葉繁這個影響力的新生代內地歌手,目前僅有他一個。

    王妃雖然是內地人,但是她在港島出道,也不是新生代歌手,所以她不能算。

    這還沒完,這個新聞發酵了兩天,央視爸爸也來湊熱鬧。

    7月25號中午,葉繁和新專輯《起風了》登上了央視中午的新聞欄目,讓老葉家在胡同裏好好漲了一回臉!

    報道足足有30秒的時間,介紹了葉繁專輯打破銷量記錄,重點提了是包括港澳台在內的銷量記錄。

    另外就是反饋國外媒體對於葉繁的報道,並且也認可了【z歌壇巨星】這個說法,這可是官方親自認證啊!

    國內不是沒有質疑《起風了》銷量數據的媒體和人,但是占比不高,很多也是為了博眼球和報紙銷量。

    特別是公知和港台的一些媒體,今年灣灣好不容易出來個歌壇天王天後,內地葉繁崛起了,他們的玻璃心怎麽受的了。

    不過官方下場後,誰還敢反駁,大部分質疑聲就消失了,也就灣灣和港島某些不能寫名字的媒體,還在不停的叫囂著……

    這年頭,國家正在積極擁抱世界,不可避免的助長了“崇洋媚外”的社會環境,到22年不少地方還有這種情況呢,大家懂得都懂。

    所以就導致了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後世很多娛樂圈家庭,把自己子女送出國讀書,然後回來考高校都容易很多,就是這個道理。

    後麵很多人拿茜茜15歲上北影的事情說事,當年那個環境,茜茜這個情況又不是個例,她符合學校招生要求,能進入學校,又有什麽不可以?

    這樣的環境,就造成了內地的業內和大眾,對港台和海外明顯過於優待和太高,這反而是對自己不自信的表現,相對有些畸形。

    但正式如此,越是這樣的環境,作為內地土生土長,根正苗紅的葉繁,在港澳台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在國外也有了一定影響後,官方和民間都會對葉繁另眼相看。

    而且葉繁出來的種種成績,已經不是亮眼就能夠形容的了,可以說是牛逼大發了!

    這可是漲國人誌氣的成就,在97年這種社會大環境下,可謂是狠狠打了那些“崇洋媚外”份子的臉!

    這也讓其他小看內地的港台的歌手們,看到了內地市場的潛力,第一次正視起了內地市場。

    而那些早就知道內地市場潛力的歌手,則加快調整前往內地工作重心和方向。

    影響還不止於樂壇,很多港台影視圈的人,通過這件事情,也看到了內地市場的潛力,專輯銷售都如此巨大,那換算成票房會有多少?

    這也讓港台影視圈的人,在97年的時候,就開始重視起了內地市場!

    經過兩張專輯的積累,葉繁的第三張專輯,終於造成了足以改編國內娛樂圈發展進程的影響!

    葉繁得知這些情況後,覺得自己下張專輯在努努力,距離登上央視爸爸的《官方新聞》也不晚了。

    甚至《嫌疑人x的獻身》能在金像獎拿到幾個重量級獎項,他就可以上《官方新聞》露麵了。

    至於金馬獎,~,由於張國榮的原因,這兩年報不報,葉繁打算在看看。

    許忠民給葉繁打電話,想讓葉繁抽時間,在港台周邊做下宣傳,可是葉繁現在哪有時間。

    葉繁白天要拍戲,晚上還要和陳道名、張國榮請教演技,有時候還要被霍聞熙給拉回房間打撲克,茜茜都沒時間陪,哪裏還有時間去做宣傳,不被榨幹就不錯了!

    許忠民那個無奈啊,隻能花錢在其他方麵做宣傳。

    因為內地盜版的銷量雖然受到了高考的影響,但是高考一過,盜版市場就慢慢恢複了起來。

    許忠民想實現自己的野心,隻能靠他自己了,暑假期間,是別想葉繁有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