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私人壟斷寡頭

字數:2760   加入書籤

A+A-


                      羅曼諾索夫很高興,但有些遲疑地道

    “可是現在的科學院院長……”

    彼得淡淡地道

    “十幾年了還是老樣子,給他開一千盧布的年金,他要是願意接受,就讓掛個名譽院長的名退休,不願意直接退休。”

    彼得看向沃倫佐夫,這件事要樞密院去辦,沃倫佐夫是負責內政方麵的。

    沃倫佐夫心中咋舌,為可憐的科學院院長在心中劃了個十字,立即開口道

    “是,陛下!”

    看到彼得果斷的安排,羅曼諾索夫和安德諾夫立即起身行禮

    “陛下,我們一定竭盡全力辦好此事,不負您的希望。”

    彼得微笑點頭。

    羅曼諾索夫是俄國科學界的彼得大帝,百科全書,他在電力學,物理學和化學上很有成就,但按照俄國現在的需求,這方麵他不急。

    羅曼諾索夫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又得出了質量守恒定律的結論,還對暴風雨發生的理論和極光有一些見解,現在在他看來有些雞肋了。

    相比這些可能造福人類科學界的事,他更關注實際。

    第一個實際就是把俄語從一種粗鄙野蠻的語言中升級出來,不要和德語這種被認為低級的語言混在一起。

    讓腓特烈自己玩去吧。

    當這個事情結束後,羅曼諾索夫能發揮的作用還很大。

    隨後彼得看向達利耶。

    達利耶很緊張,很明顯,他和羅曼諾索夫以及安德諾夫被叫來是因為陛下要安排他們職位。

    他對科學院院長沒什麽興趣,但對官位有興趣。

    達利耶緊張地等待著,彼得也在沉吟。

    達利耶身上有一種顯著的特點,即他代表了一個會影響非常大的階層

    ——

    私人壟斷政府部門,也就是後來的壟斷資本主義。

    在1909年初的時候,工業已發展了一段時間,俄國45個工業部門中就有140個壟斷聯合組織,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約有200個全俄或者省規模的卡特爾和辛迪加。

    卡特爾是壟斷利益集團,辛迪加是工會,這兩個說法都是壟斷的組織形式。

    最明顯的就是煤炭公司、五金公司和糖業、銅業。

    “俄羅斯冶金工廠產品銷售公司”聯合了30家工廠,壟斷了俄國冶金工業80以上的產品。

    “銅業”辛迪加的各個工廠提供了國內90的銅產量。

    石油工業,3家壟斷聯合組織控製了俄國石油開采總量的一半以上。

    獨霸頓巴斯采煤工業的“煤炭公司”辛迪加控製了國內主要礦區采煤量的75。

    這些裏麵私人的很多,甚至是外資。

    1900年外國投資占俄國國內全部股份資本的45。

    1917年前,全部外國投資的547,大概有22億盧布,用於礦山和冶金工業,在南方的冶金工廠除一兩家外,幾乎全部屬於外國股份公司。

    在外國資本中,有一半屬於法國和比利時。

    尤蘇波夫家族掌握著不菲的礦山開采,從他可以拿出如此多的盧布就能看出這個家族有多富有。

    而這樣發展下去,就不得不防。

    正常發展,國家財政主要收入來源是國有土地、森林、礦山、鐵路、軍事工業、銀行和郵電方麵。

    他可不想明明是政府部門,但卻為私人把持,到時候尾大不掉。

    不過現在這些還早,一些人頂多把持了商業部門,俄羅斯第一家銀行要1754年才成立,現在他們還不知道什麽叫寡頭。

    他有充足的時間讓寡頭這兩個字哭著叫爹。

    然後彼得微笑著開口了。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