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紅兵來信,王文璋入學

字數:4004   加入書籤

A+A-




        這一次出特殊任務的所有人都得了嘉獎,淩城燕表現突出,榮獲三等功。

    頒獎在大禮堂裏舉行的,家屬也特別劃出一片區域,獲準參加表彰會。

    小杏上學去了,王連生請了假,帶著小石頭一起到了會場,見證了妻子(媽媽)的榮耀時刻。

    表彰會之後,淩城燕又被連長和指導員叫到了連部。

    然後就得到一個消息,這一年的新兵就要下連隊了,淩城燕將要兼任新兵排排長,帶分到汽車連的新兵。

    對這個消息,淩城燕並不意外。

    他們完成任務返回後就發現連隊裏少了好幾名老兵,如今新兵下連隊,新老交替,才能讓隊伍永遠保持年輕和活力,以及最強的戰鬥力。

    帶新兵,去年淩城燕其實已經做過了,盡管,馬大軍隻是叫她師姐。

    今年,她自己要當師傅了。

    動作很快,接到通知隻隔了一天,新兵就到。今年人數少了,分到汽車連的隻有八名。

    得知有新兵,馬大軍和張萬祥就很期盼,他們也熬成老兵,可以帶新兵了。隻是,看到寥寥八個新兵,兩人都有些傻眼,咋就這麽幾個人嘞?這咋分?

    淩城燕毫無表情地把八個新兵作為一個班,編入了自己的排,成了三排四班。

    然後,她沒有主動給新兵派師傅,而是讓新兵跟著老兵一起工作。她不想分配包攬,她就想看看新兵的主動性,和老兵們的互動,能不能找到合心意的師傅,能不能搶到好徒弟,全看他們自己的。

    老兵退伍,馬大軍他們也有了自己的車。

    淩城燕宣布完安排,老兵們最先反應過來,特別是跟著她出了趟特殊任務的,對她更為了解,第一時間就衝向自己看好的新兵,拉著就走。

    張萬祥和馬大軍居然看中了一個叫侯明啟的新兵一人一支胳膊往兩邊扯,把眾人都給逗笑了。

    最後,兩人惡狠狠地提出對決一場,然後,在老兵們的不在意和新兵的驚愕之中,兩人扛出千斤頂開始卸輪胎……

    新兵們暗暗鬆了口氣,原來,所謂‘對決’隻是卸輪胎。他們剛才還以為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呢。

    新兵的到來沒有激起太大水花,淩城燕沒帶新兵,清洗車輛和檢修等體力活都是自己幹。

    新兵下連隊沒幾天,淩城燕接到了去海軍的王紅軍的信。

    他也完成了新兵連訓練正式分配下了連隊,海軍與野戰軍不同,又分後勤、港口和上艦。王紅軍被分到了向往已久的戰船,非常興奮激動,臨上船之前,趕緊寫信給家裏和四嬸,報平安,也是報喜。

    淩城燕這一天沒出長途,早早回來了。

    她讓小雨提前發了麵,包大包子吃。幹螞蚱菜加粉條豬油渣餡兒,餡料比較散,並不容易包。

    王連生下班進門,就看見妻子正和包子作鬥爭,擰著眉抿著嘴,一副使盡全力的模樣。

    他忍不住笑了,洗了把手,接過妻子手中的半成品包子,把信遞過去,道“紅軍表現不錯,下連隊直接上艦了。”

    淩城燕見他熟練地把包子包好,幾不可聞地哼了一聲,打開信一目十行地看了,重新折疊收好,道“我看了一些內部資料,咱們還是太落後了……你給紅軍回信,還得再提醒他一下,不能放下學習,爭取考學深造。”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三歲孩子都能懂的道理。

    國家積弱多年,盡管打走了外侮,阻擋了幾次來犯之敵,但說到底還是用人命填出來的。若是能夠改良裝備,不但能夠少許多人的犧牲,還能震懾外敵。‘不戰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而想要實現裝備改良更新,國力壯大是基礎,所以發展經濟;知識是動力,所以注重教育,提高知識分子待遇……國家修正過後的政策非常明確,就是要富國、強國,有多年積弱到發展壯大、國富民強,是挑戰,更是機遇。

    這樣的機遇,趕上了,就是生逢其時。

    王連生不是愚笨遲鈍的,不用淩城燕提醒,他也想到了,所以很欣慰妻子與自己的思想能夠同步,甚至有時候表現的比他看得還透徹、還深遠。

    他有時候會懷疑,之前是不是他眼瞎心盲,怎麽就覺得妻子隻是個柔順的女子,忽略了妻子的見識和眼光呢!

    “還是你想得周到,吃過飯我就寫。”

    一轉眼,七字頭畫上句號,八字頭正式開啟。

    自從特殊任務回來,老兵退伍,淩城燕出長途的次數多了不少,趕在年尾,還跑了幾趟超級長途,其中一次去了東南海岸。

    那裏與西南邊的戰火紛飛不同,這裏正有一場浩浩蕩蕩的變革拉開序幕。

    一月末,淩城燕剛剛從東南出長途回到家,有幾天休息時間,不用出車。

    她終於有空聯係了托兒所,小石頭要上學了。

    已經兩周歲的小石頭走路說話都很利索了,因為淩城燕帶著早晚舒展身體的緣故,比同齡孩子都要高一點,體格子也壯實些,很有些力氣。

    這不,上學前一晚,就背起媽媽給準備的小書包在屋子裏來回走,要睡覺了都不肯放下。

    他的書包裏放著一盒蠟筆,他自己喜歡的鐵皮小汽車玩具,還有張萬祥等人用彈殼給他拚的小手木倉。

    小家夥昂首挺胸地走著,還時不時地停下,掏出小手木倉標準幾下,模仿著電影裏看到的姿勢,兩歲的小娃神情嚴肅,愣是表演出了大義凜然的氣概。

    小雨和小杏被逗得笑成一團,王連生也笑不可抑,上前拍兒子一巴掌,笑罵“行了,趕緊洗洗睡覺去,明天早上起不來,可就耽誤上學了。”

    小石頭這會兒滿心火熱,耽誤上學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抬起小肉手揉揉後腦勺,啪嗒啪嗒跑去洗漱睡覺了。

    第二天,淩城燕請了一個小時的假,和王連生一起送石頭上學。

    托兒所是大院自辦的,就在家屬院的一角,不太大的一個院子,一排房子。

    天氣冷,小石頭裹的像個棉花球,短短的小胖腿跑的卻不慢,一路跑在前頭,不時回頭催促一下爸爸媽媽。

    王連生低聲笑道“希望小家夥上學的積極性能夠保持下去,照這個勁頭兒,是個讀書苗子。”

    ------題外話------

    先碼了兩章更出來,再繼續碼。

    第一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