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二章

字數:915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列王大戰記 !
    第一篇 第二章
    修煉了大約一個月,他已經可以感覺到小腹中有氣漸漸升起,這種感覺給了他很大的鼓舞。又過了幾個月,他甚至能感覺到這股氣在他的身體裏開始運行。可一切的感知也僅僅是到此為止,便再沒有進展了。
    為了能進一步提升修煉的功力,他開始更認真地研讀書裏的內容。此時他很是焦急,但似乎越著急,進展就越慢。到底怎麽做,才能平複自己這顆躁動的心呢?
    身心雙修,在丹學中指的是身體和心靈一起修煉。
    為了修煉心靈,他從閱讀《聖經》開始,甚至還計劃要大量閱讀那些可能隻有老子和莊子才會感興趣的書籍。但是,隨著病情的惡化,所有計劃都泡了湯,對死亡的恐懼戰勝了一切的努力。
    他意識到自己一個人盲目修煉並不得法之後,加入了一個專門教人如何修煉丹學的修煉院。也許這次是因為真的找對了門路,也許是因為他真的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總之他的修煉終於有了新的進展。
    但是,癌症還是在一點一點地吞噬著他的身體。
    在為了拯救自己而進行的修煉中,他逐漸體會到了所謂的氣功到底是什麽,效果在哪裏。說白了,氣功隻能幫助他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沒法從根本上治愈疾病。
    當然,這世上也有用氣功治好癌症的先例。但是,類似這樣的用民間療法或者僅憑禱告就治好癌症的例子,簡直屈指可數。
    現在的他,每天都坐立不安,急得簡直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直到他從周圍的人那裏聽說了霧靈山,知道那裏直到現在還有不少正在修煉的道人。
    於是他二話不說開始到霧靈山尋訪,尋找可以幫助自己修煉的道人,當然還有傳說中道人們手上擁有神奇效果的各種符咒。
    大多數所謂的道人都是騙子,一次治療索要的費用就多達數萬元。
    他把領到的保金再加上賣了房子的錢都用來治病了。反正如果真的命喪黃泉,這些錢對他來說也沒有用了。
    這些投入的錢和精力,給他換來的唯一本領,就是可以立即分辨出哪些人是騙子。
    騙子總是吹噓自己的能力,而那些真有點本事的人則會直說自己治不了江曉寒的病。
    凡是存在的,必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氣功能治病的說法也是如此。
    若想找到對氣功有一定造詣,且能治療癌症的得道高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說如同大海撈針一樣。
    但是,如果氣功真的可以治病,那為什麽沒有得到醫學界的認可呢?
    意料之外的驚喜沒有出現,江曉寒的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
    一位老道士看到他的身體狀況,不禁開口斥責。
    “人生本來就如同一朵浮雲,死後就煙消雲散了。浮雲本非實物,死亡又能奈他何?”
    在聽到這句話的瞬間,他感覺周身的血液像沸騰了一般。
    “師傅,難道說年輕人想努力活下去也是罪過嗎?連動物都有求生的欲望,更何況人呢?請您不要這麽說。”
    說完之後,他憤然地收拾好行李從道觀裏出來了。
    從霧靈山東猴頂下來後,他一直沿著龍潭瀑布邊上的小路往下走。
    漸漸地,他竟感到有些體力不支,一不小心跌入了瀑布,落入了龍潭之中。
    他竭盡全力想要爬出水麵,但是由於背上的行李浸了水,身上的重量壓得他無法上浮。他隱隱約約聽到了岸上其他觀光客的喊叫聲。
    突然,他的腳下出現了一個黑漆漆的大洞。那個黑洞仿佛有著吸力一般,將他的身體不斷地往洞的中央卷去,他的意識開始越來越模糊。
    注釋
    *氣功
    氣功發源於中國,有悠久的曆史。
    它是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身心鍛煉法。
    它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形,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
    有關氣功的內容在古代通常被稱為吐呐、行氣、布氣、服氣、導引、煉丹、修道、坐禪等。
    其講究協調自然之氣和先天之氣的關係。中國氣功中的先天之氣是來自父母的、循環在人體經絡和奇經八脈中的元真氣。
    中國古典的氣功理論是建立在中醫的養身健身理論上的,自上古時代即在流傳。《老子》和《莊子》中均有相關記載。
    戰國時的《行氣玉佩銘》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氣功理論文物資料,本書中引用的氣功法則皆源於此。
    ……
    江曉寒慢慢睜開了眼睛,早上的陽光有些刺眼,他感覺下半身濕乎乎的。
    他轉過身,看了看身後的情況,意識也跟著變得清醒。
    原來他正趴在湖岸邊,上半身已經露出了水麵。
    他急急忙忙地往岸上爬,上岸後將身上的行李扔在地上,找了個大樹幹靠著想先休息一下。
    終於能好好喘口氣了。休息了一會兒,他才把渙散的目光聚集起來,環視了一下四周的環境。
    周圍就像非洲叢林一樣,遍布著高大濃密的樹木。這些樹木環繞著的,就是他剛剛身處的那片湖泊。
    “難道……我在做夢?”
    陽光打在湖麵上,湖水泛著粼粼的光,不時還有幾條小魚躍出水麵,歡快地嬉戲著。
    他從霧靈山下來,沿著龍潭瀑布走的時候落入了湖裏,再睜開眼睛竟然到了這麽一個夢裏都不曾見過的地方。
    “該死。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醫院的大夫告知他患上癌症之前,那種等待著診斷結果時心中打鼓的感覺,他一輩子也忘不了。
    是的,他現在的心跳速度和那時一模一樣。他就這麽被扔進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讓自己鎮定下來。直覺告訴他,恐慌隻會帶來更不好的後果。
    “好,鎮、鎮定下來,鎮定點。沒什麽大不了的,不過是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罷了。”
    他用顫抖的聲音安慰了自己一番之後,開始站起來環顧四周。接著,他彎腰撈起行李,這個行為讓他精神了幾分。
    現在的情形簡直和他曾經看過的災難片一樣。
    許多人就這麽被拋棄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同行的人紛紛遇難,最後隻有主人公幸存了下來。
    這和他現在的境況太像了!
    他想著這些,再次坐回了原地,打開行李開始整理自己的物品。
    背包裏有襪子、內褲、運動背心等衣物,有在野外生存時必不可少的指南針、小刀、打火機,有針線、燃氣燈、幾個小型燃氣罐、簡易炊具、手電筒,最幸運的是還有用錫紙包好的飯團、土豆、胡蘿卜、咖喱粉、方便麵等一些最基本的食材。
    幸好他一直愛好戶外野營,所以背包裏才有這麽多現在必需的物品。
    食物由於都用錫紙封存著,所以基本完好無損。
    剩下的物品也隻需要在陽光下曬幹就可以了。在刺眼的陽光下,這些東西不一會兒就都晾幹了。
    江曉寒試著按了幾下打火機,雖然其表麵的水分蒸發掉了,但是由於之前完全浸泡在水裏,打火機還是壞掉了。他接著把小型燃氣罐裝好,試著轉動開關,雖然發出了讓人愉悅的哢噠哢噠聲,但是一直沒有火苗冒出來,最終確定燃氣罐也無法使用了。
    “沒有火了。”
    他麵露難色地說道。在這樣的環境中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火源,這可如何是好?
    “這種時候一般書裏的人都怎麽辦來著?怎麽生火來著?”
    緊要關頭,他隻能將希望寄托於閱讀過的書籍之上了。好在他小時候就開始讀書,積累了豐富的書本知識。
    他腦中最先浮現的便是卡洛斯·卡斯塔尼達寫的《印第安玉米》。
    不是這個。
    他腦海裏總是跳出這本書的內容,他不住地搖著頭。《印第安玉米》這本書裏大多是和印第安藥物相關的以及和宗教相關的內容,這些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東西對眼前的狀況沒有多大幫助。
    那《在自然中瘋掉的人》呢?
    《在自然中瘋掉的人》是桑姆·布郎尼寫的。作者在書中記述了自己小時候在印第安自然環境中學到的本領。不得不說,以目前的狀況來看,這本《在自然中瘋掉的人》似乎更有幫助些。麻煩的是,這本書裏從沒提到過怎麽生火。
    還有什麽來著?
    他繼續努力回想著。
    有長時間冥想經驗的人,可以將記憶像存儲照片一樣存儲在大腦中,還能按照不同的類別對記憶加以分類。憑借這個本事,江曉寒能夠回想起所有進入他的記憶係統的事物。
    對了。還有《林之書》(the book of woodcraft)。
    作者在《林之書》中,描寫了不少如何在叢林中製造工具的情節,而且很詳細。
    他一邊回憶《林之書》中有關生火的情節,一邊開始尋找必要的工具。
    《林之書》中描寫的是原始人采用的最古老的鑽木取火方式,用兩根木棒互相摩擦來取火。
    先要找一個類似弓弦的東西,再將繃緊的弓弦在木頭上反複前後摩擦,摩擦速度越快冒出火星的可能性就越大。
    為了能找到可以製作弓弦的東西,他解下了運動鞋上的鞋帶,再將找到的木頭用小刀削成需要的形狀。
    緊接著,他又從樹下找了些幹燥的樹葉。這些東西都找齊後,他就開始在木頭上前後反複摩擦弓弦。
    由於書中的主人公是個老手,不到三十秒就能引燃幹燥的樹葉。可像他這樣的生手,別說三十秒了,足足過了三十分鍾,一絲火花都沒有出現。
    “真該死!”
    江曉寒一邊罵道,一邊把手裏的工具扔開,索性休息了。看來理論跟實踐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那也不能就這麽放棄。
    他又拿起了地上的工具,開始新一輪的挑戰。
    連這點事都做不好的話,還怎麽活下去?
    不知道來來回回重複了多久,他隻知道手上被磨出了好幾個大水泡。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木頭上終於冒出了火星,引燃了幹燥的樹葉,有火了。
    借著這點小小的火苗,江曉寒終於生起了一堆篝火。
    接著,他脫掉衣服,放在篝火邊烘幹。
    不知道這裏是不是夏天,總之就算脫掉了身上的衣服,他也沒有感覺到寒冷。
    他用一根幹燥的樹枝在火堆裏取了點火,又將燃氣燈打開,把點著的樹枝靠了過去,試著轉了幾次開關之後,燃氣燈終於可以正常工作了。
    打火機也在同樣的反複試驗後可以打著了。用了這些方法,之前被水浸濕而無法使用的燃氣燈等物品又都可以再次使用了。
    看來是書救了他一命啊。
    如果沒有腦子裏儲備的這些知識的話,此刻的他就隻能看著一堆濕淋淋且毫無用處的東西發呆,直到體力不支倒地不起。
    正是之前讀過的那些書,給他帶來了如此巨大的幫助。
    往後的日子,如果也能繼續從書中獲得幫助就好了……
    他用隨身帶著的針,將手上的水泡挑破。
    但是好景不長,他的臉色逐漸變得越來越差。
    僅獲得火源這一件事,他就已經幾乎用盡了全部力氣。看來知道一個原理和應用這個原理根本就是兩碼事啊。
    不管怎樣,總比什麽都不知道強吧?加油,江曉寒!
    收拾好地上的東西並給自己鼓了鼓勁後,他起身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天還沒有大亮,隻微微透出些藍色,樹枝上五顏六色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在樹與樹的縫隙間,隱隱約約地可以看見一種藍色與淺粉色相間的果實,這種水果他還是頭一次看到。
    他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衝著那種果實扔了過去,被打中的果實掉在了地上。
    他撿起果實放在嘴裏咬了一口,瞬間口腔內滿是甘甜的果汁,身體似乎被這香甜的感覺激活了,心情也跟著明朗了起來。
    從未見過的果實、從未見過的小鳥、從未見過的樹林……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他始終不明白自己是怎麽到這來的。他想到這,本來明快的心情又隱約蒙上了一絲不安。
    《林之書》中提到,如果感覺自己迷失方向了,最好的方法是站到高大的樹或是高聳的石頭上,眺望周圍來確定自己的方位。這種時候,最可怕的就是被恐懼感控製,與寒冷和饑餓相比,恐懼才是最大的敵人。人會因為恐懼而犯下常識性的錯誤,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所以,此刻最重要的莫過於保持鎮定。
    ……
    書上還寫了些什麽來著?
    江曉寒想先爬到高處,看看周圍有沒有其他人野營的痕跡。沒找到其他人的話,可以生起火來,通過向上升騰的煙告知別人自己所處的方位。另外,如果身上帶著槍,槍聲也是吸引別人注意的好幫手。
    先找個高的地方站上去看看吧。
    他定了定神,選了身邊一棵看上去很高大的樹,準備爬上去。
    他鑽木取火的時候,手上起了水泡,此刻抓著樹幹往上爬,難免會疼痛難忍,不自覺地叫了出來。
    他強忍住手上的疼痛,使出渾身力氣向上爬,還沒爬到一米高就摔到了地上,尾椎骨摔得生疼。
    他揉了揉摔疼的屁股站了起來,嘴裏忍不住咒罵了兩句,用腳狠狠地朝樹上踹了一腳。
    “啊!”
    他抱著那隻踹樹的腳,疼得單腿在原地蹦了起來,整個人看上去像瘋了一樣。
    疼痛感過去之後,他卻因此鎮定了很多。恢複理智之後,他開始回想之前在書中看到過的有關主人公爬樹的情節。
    他將皮帶解下來綁在樹上,然後將皮帶的兩頭綁在自己的腳上順著樹幹一步步往上爬。
    用這種方法爬了不到三米,他就已經渾身冒汗了,不到六米的時候,胯部也開始發麻,爬到大約十一米的時候,連嘴唇都開始顫抖了。
    他記得在軍隊裏接受遊擊訓練的時候,教官就說過,十一米是人類在高度上開始感到恐懼的臨界點。
    爬到十一米之後,他真的感覺自己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而且與之前在軍隊裏訓練時不同,這時候的他,身上沒有任何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措施。
    他感覺自己已經快要不行了,還好這個時候看到了一根粗壯的樹枝。
    他爬上了那根樹枝,跨在上麵,等到完成這一係列的動作之後,才發現自己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
    微風吹來,他感覺身上涼涼的。
    他向四周放眼望去。
    “嗯……”
    身體感覺好些了,心情也跟著輕鬆了起來,嘴裏不由得發出了聲響。他欣賞著眼前似乎一眼看不到頭的樹海。
    可以確定的是,這裏真的沒有其他人的痕跡。
    他黑著臉,從樹上爬了下來,看來遇到其他人的可能性極低。在遇到其他人之前,他隻能獨自在叢林中生存了。
    無論腦子裏有多少知識,人在這種地方難免會覺得恐慌。而且他以前連鄉下都沒待過,一個在城市裏生活慣了的人,真的可以在這種地方獨自活下去嗎?
    先試試再說行不行吧。
    從樹上下來後,他稍微休息了一下,起身朝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邁開了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