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魁梧的漢子—徐庶

字數:4135   加入書籤

A+A-




    見到此人,劉協的腦海中,瞬間蹦出一個人的名字—司馬懿!
    一想到這個人,劉協就感覺一陣頭皮發麻!這個人太過於陰險了。
    而且,巨能苟!
    司馬懿剛剛出仕的時候,曹老板的權勢正盛,可以說天子隻是他的傀儡,整個北方的霸主。
    以曹老板如此愛才的人,見到司馬懿之後,也很猶豫。
    想想看,以曹老板這樣胸襟,連敵人的謀士都敢用。
    比如賈詡,陳琳等人,他都能用,敢用。
    要知道,賈詡可是霍亂大漢,導致長安之亂的出謀者,在宛城隨帶著弄死了曹老板的愛將,兒子,侄子。
    可是在投降自己之後,曹老板依舊重用於他。
    陳琳這個人,在三國演義當中,沒有多少存在感,但是正史上,他卻是異常出彩。
    一個九品中正製,就足以讓他名留青史了。
    雖然說,九品中正製是從世家利益角度出發的,維護的也是世家大族的利益。
    是世家們,把持朝政的利器,但是對於後世的影響深遠。可以這麽說,後世的管製都是從九品中正製演化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陳琳之前是曹老板死對頭,袁紹的謀士。
    官渡之戰前,陳琳一封討賊檄文,直接把曹老板的頭風都給罵好了。
    可以說,陳琳幫著袁紹罵曹老板,怎麽看,曹老板都有一百個理由弄死陳琳。
    但結果卻是,曹老板擊敗袁紹之後,不但沒有怪罪陳琳。反而重用他。
    之後,曹老板所有對外的檄文,都是陳琳執筆。
    這裏不難看出,曹老板用人不拘一格,量才適用。
    但是,他麵對主動投靠的司馬懿,他卻是防備到了極致。
    甚至,好幾次,曹老板都想弄死他,如果不是曹老板真的是愛才,這才導致他猶豫不決,估計司馬懿墳頭的草就一米高了。
    不過,劉協不是曹老板,他對於這樣的威脅,一般都會提前消除。
    想到這裏,劉協已經有了想法,要如何對付司馬懿了。
    劉協將目光從司馬懿的身上挪開,他怕自己一直盯著司馬懿看,會引起他的警覺。
    要知道,司馬懿能躲過曹老板跟他兒子曹丕殺戮的刀,主要的原因就是司馬懿能苟。
    再知道你對他有警惕的時候,他會選擇藏拙,以此來隱藏自己。
    可以一旦司馬懿察覺到你要對他動手了,他絕對會第一時間跑路。
    有一絲遲疑,都是對他的不尊敬。
    所以,劉協不想打草驚蛇,要在無意間,弄死司馬懿。
    劉協把目光挪開之後,又繼續掃視大殿中的士子,可是掃視了幾圈,劉協也沒有發現還有什麽值得自己注意的士子了。
    或者說,這裏麵的士子還有大才,隻是劉協不認識。
    畢竟劉協就算知道這個時代,什麽人是有才學的,但他沒有見過對方啊。
    或許,等劉協見過他們自報家門之後,才能把他們一一對號入座。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劉協見看了一眼,距離之前規定的兩個時辰,隻剩下了不到半個時辰。
    劉協再一次把注意力轉向了諸葛亮,他到想看看,在那裏裝了一個多時辰諸葛亮,能不能在最後的時間內,把他的文章寫出來。
    果然,這個時候的諸葛亮,終於拿起了毛筆,開始奮筆疾書。
    這個時候的諸葛亮落地很快,可以說是一氣嗬成。
    劉協知道,雖然剛剛諸葛亮在那裏裝深沉,但是他也是在思考。
    等到全部都想通,並且在心中過了好幾遍腹稿之後,他才開始動筆。
    這樣一來,諸葛亮還是挺厲害的。
    劉協自認為,自己這一次給出來的題目,還是挺難的。
    雖然說,士子們成天把什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掛在嘴邊,但是你真的去問他們的時候,很多人基本是答不出來的。
    就算匆忙之間答出來,多少也會有一些假大空。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要是回答的特別假大空,絕對會被審卷的評個不及格。
    就在諸葛亮剛剛寫完,放下筆之後,一旁一直關注著時間的季懷,就立馬對著就這說到:“陛下,時間到了。”
    劉協聽到季懷的話,點了點頭,然後才對著殿中士子們說道:“諸位,請停筆,而後依次退出殿外!”
    劉協作為天子,他的一聲令下,沒有人敢繼續寫。於是,所有人都放下毛筆,然後站起身對著劉協行了一禮之後,才徐徐退出大殿。
    見到所有士子退出去之後,季懷就準備招呼其他內侍前來收卷,但是劉協一抬手,直接製止了這些內侍。
    “陛下...”季懷見劉協阻止收卷,他有一些納悶,按照之前定下來的流程,即便是劉協,也不能在密封所有答卷前,就去查閱。
    同時,這些答卷要在第一時間內,就送到內閣,以供評分。
    “不著急,朕先看幾個人的。”劉協笑著說道,然後就直接站了起來,朝著堂下走去。
    這個時候,季懷能說啥呢,他啥都不能說。隻能跟著劉協朝下走去。
    別說什麽規矩啥的,劉協是皇帝,他說的話,就是規矩。
    劉協率先來的就是徐庶的座位,他想要看看徐庶答得怎麽樣?
    劉協先是看了一樣徐庶的題目,發現是“平天下”。
    劉協的嘴角無意的笑了笑。
    在劉協知道徐庶的身份之後,他就在想,徐庶適合什麽樣的題目。
    修身齊家,這兩個不行。
    不是說徐庶德行有失,徐庶是大孝子,為了他的母親,連劉備這個他極為認可的主公,他都能舍棄。
    所以說,徐庶的德行絕對沒有問題。
    但是,相比較徐庶其他方麵,修身齊家所代表的意思就稍微弱了一點。
    徐庶年少時,乃是遊俠,想的是仗劍走天涯,常常跟他人打架鬥毆。
    隻有有一次,他母親找他做一次敞開心扉的交流之後,徐庶才改變。
    先是才當地大儒為師,然後又跑到了潁川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深造。
    最後才學有所成,榮歸故裏。
    所以說,徐庶有才,但是他起步比別人晚,但是為人仗義,年少之時想要做將軍,所以自幼熟讀兵法。
    在劉協的這四道題目當中,也就平天下能夠兵法,戰略扯上點關係。
    做為劉協看好的種子選手,劉協希望徐庶能夠依靠自己的實力,走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