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漢中的重要性

字數:4117   加入書籤

A+A-




    張衛對劉章的恨,是有源頭的。這裏就有一個民間傳聞。
    張魯他娘盧氏,在蜀中地區,很有聲望,善於交際,不知怎麽的,就傍上了益州牧劉焉。
    張魯母親與劉焉之間,不清不楚,並借此機會,給張魯謀了好差事,讓他跟著劉焉幹。
    後來劉焉重病,一命嗚呼,劉章接手了益州牧的位置。
    由於看不慣張魯和他娘,就找了一個借口,讓張魯先去平定漢中地區。
    結果張魯剛帶著人,走到漢中,劉章就在成都殺了張魯他娘。
    於是乎,雙方就變成了死敵。
    當然這是野史,民間傳聞。真實的情況確實,張魯的確是早期跟著劉焉。
    後來劉焉見張魯,還是很有本事,又加上他是張道陵的孫子。
    所以,就想著讓張魯去漢中當太守。畢竟張魯那個時候,還是在民間很有聲望的。
    張魯就屁顛屁顛額跑去了漢中,兢兢業業的治理漢中。
    可後來,劉焉病重死了,劉章繼位,也不知道是不是嫉妒張魯在漢中的聲望,反正就是各種給張魯穿小鞋。
    而張魯呢,也不慣著劉章,再加上那個時候張魯,他已經一心修道。
    修道之人講究的就是一個隨心,自由自在。所以,張魯也不慣著劉章,直接割據了漢中,開始了自己的修道大業,順便也給劉章一點顏色瞧瞧。
    而劉章呢,一見張魯割據了漢中,搶了他的地盤,頓時就不幹了。
    立馬就派人把張魯留在成都的親娘,還有弟弟全部給砍了。
    這一下,張魯直接假戲真做,跟劉章成了死敵。
    其實,這件事在劉協看來,並不是說某一個人的錯,隻能說兩個人都錯了。不是一個成熟的君主。
    首先,劉章這個人心高而智短,又沒有容人之量,比他爹劉焉差太多。
    一上台,就對自己手底下的封疆大吏產生猜忌,要知道漢中可是蜀中咽喉。
    劉焉能讓張魯統領漢中,這就說明,在劉焉看來,張魯很有能力,能夠壓得住漢中的反叛勢力。
    這個時候,你劉章作為新君,你上台之後第一件事,不是去動張魯,而是應該安撫他。
    你把張魯安撫好了,那麽漢中就還是你益州的門戶,他張魯就還是你的臣子。
    退一萬步講,你劉章就算再想弄死張魯,是不是也要先把他騙回來,然後再處理他?
    結果,劉章倒好,人家張魯還在漢中呢,手裏握著好幾萬大軍,結果他就把張魯他親娘和弟弟給殺了。
    這不是逼著張魯造反?
    同樣的,張魯也有錯,新主子上台,你這個相對獨立的太守怎麽也要主動示好吧。
    就算你想要真的割據漢中,你至少也要先去派人,把你家人從蜀中給接出來啊。
    結果,張魯偏不,不管不顧的就舉兵割據,結果賠了自己的親媽,外加一個弟弟。
    何苦來哉?
    不過,不管是民間傳聞,還是真實情況,反正就是劉章殺了張魯他媽,結果兩個人從君臣變成了死敵。時不時會打上一兩場。
    正可謂,新仇舊恨,連在一起,張魯和劉章之間,早就已經不死不休了。
    張衛這個時候,看到陽平關外的大軍,他雖然憤怒,但是他並沒失去理智。
    “傳令下去,這次跟以前一樣,奮勇殺敵者,我請兄長為你們誦經!”
    “另外,土地,錢糧,均不會少了你們的!”張衛對著自己周圍的親兵,沉聲說道。
    雖然說,漢中這邊,都是教兵,都信奉五鬥米教,可以說他們即是士卒,也是信徒。
    讓張魯為他們誦經,這是心靈上的撫慰,但是張衛沒有傻到認為,想要士卒奮勇殺敵,隻需要心靈鼓勵就可以了。
    所以他才會說,還有土地,和錢糧。
    這樣一來,無論漢中這邊的士卒,是真的信五鬥米教,還是假的,他們都有了奮勇殺敵的動力。
    果不其然,在張衛的命令傳遍整個陽平關之後,整個漢中軍,士氣就直接拉滿。
    “殺!”
    “殺!”
    “殺!”
    喊殺聲不絕於耳,直衝九霄。
    另外一邊,劉章軍大營,統帥張任,大將嚴顏聽到對麵爆發出來的喊殺聲,直接皺起了眉頭。
    “彝淩,看起來對麵的漢中軍,士氣很高啊。”嚴顏看著遠處的陽平關,對著一旁的張任說道。
    “希伯,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未戰先怯,這可不好。”張任聽到嚴顏的話,並沒有否認。
    因為他作為這一次討伐張魯的統帥,他跟漢中軍交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對於漢中軍,從來沒有輕視過。
    “膽怯?我嚴顏就不知道膽怯二字怎麽寫。”嚴顏聽到張任的話,有一些不滿。
    “隻是,我覺得現在並不是討伐漢中的好時機。”
    “現在主公與天子交惡,天子的大軍隨時有可能兵臨城下,這個時候,討伐漢中,實為不智。”
    “且不說能不能攻的下陽平關,就算攻下了,那我益州軍也是死傷慘重,到時候如何能夠抵抗天子的大軍?”
    “若是攻不下,那就損兵折將不說,士氣也會受到影響,到時候同樣難以抵擋天子大軍。”
    “所以說,這個時候討伐漢中,無論結果如何,對於我益州來說,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嚴顏很是擔憂的說道。
    張任聽到嚴顏的話,也是滿臉的愁容。
    這些話,張任不是不知道,他也不止一次勸過劉章,但是劉章偏是不聽。
    劉章覺得,在這個時候出兵,隻要擊敗張魯,那麽益州軍的士氣絕對大漲。
    到時候麵對來襲的朝廷大軍,他們就可以占據心裏優勢。
    同時,占據漢中,既可以地方從陳倉過來的朝廷大軍,又可以替劍門關分擔從武威,天水過來的壓力。
    陳倉就不說了,那是漢中直接通往關中得罪要道,雖然道路崎區,但是卻可以直插長安地區。
    這麽重要的一條道路,劉章覺得還是控製在自己手裏比較好。
    而天水,武威這邊,道路寬廣,適合大規模行軍,從這邊入蜀,向西可抵達漢中,向南則是劍門關。
    看上去,從這邊進攻,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可問題是,如果劍門關,陽平關同時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麽反過來也可以對從武威,天水過來的敵軍實行前後夾擊的策略。
    無論敵人是向東攻擊性陽平關,還是直接攻擊劍門關,另外一個關口的大軍就可以主動出擊,截斷對方的糧道,困死對方的大軍。
    所以,劉章才會不惜一切代價,命令張任拿下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