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治愈的聲音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籠子下好了?”薑芷問道。
她第一次見到捉魚,還挺新鮮。
“嗯嗯,等天快黑了我再來提籠。”二郎語氣歡快,看起來心情不錯。
兩人冒著雨出來,冒著雨回去。葉小妹已經煮好了薑湯,並準備好了幹淨的衣裳。
薑芷端著一盆熱水,關上門進了空間。逍遙居裏麵有專門的洗浴間,裏頭有個浴池。薑芷早上去井邊剖兔子的時候,吸了一池子的井水。
沒想到這會兒進來,池子裏的水竟然變成了溫水,剛好到適宜泡澡的溫度,姑且就當它是個溫泉吧。
薑芷又愉悅了許多,這個垃圾空間總算有點好處了。
以後還可以買幾口大缸,裝些能喝的清水進去。
空間原來的的水是不能喝的,能量太強,容易爆體而亡。
泡了十幾分鍾,薑芷感覺腳底下像踩著棉花團似的,渾身舒暢。
雨一直下到天黑還沒停,薑芷一臉愁容的看著院子的院壩,她因為沒錢,還沒來得及將院壩弄成硬地麵。這下好了,出行極其不方便。
這該死的孝期趕緊過去吧,她真的好想搬家。
“嫂嫂,我出去將魚收回。”葉二郎說完衝向了雨裏。
沒過多久,葉二郎提著裝著魚的籠子從雨中歸來,雖然泥地濕滑,但他的步子卻和天晴時一樣輕快,一看就知道是收獲頗豐。
“快來看,有好幾條呢。”葉二郎揚了揚手裏的籠子,然後將其放到石台上。薑芷瞅了瞅,三條四指寬的鯽魚,還有兩條一斤多的鯉魚。
“哇,有魚湯喝了。”葉小妹手裏舉著剪刀,還沒來得及放下。
“小叔叔,我能玩兒一下小魚嗎?”
葉二郎笑了笑,變戲法似的從兜裏掏出個綠葉包,打開後裏麵躺著兩條小魚:“小蘿卜快看,這是什麽?”
“是小魚魚!”葉珩跳起來,然後捧著兩條小魚,把它們丟在屋簷下的水坑裏,然後蹲在那裏用枯樹枝戳著。
整個過程毫不拖泥帶水,甚至還有些滑稽。
薑芷輕笑,孩子真是個可愛的生物。
“我把簍子留下了,明早再去看看,說不定還能裝幾尾。”葉二郎借了葉小妹的剪刀,要去殺魚,薑芷道:“二郎快去換衣裳,再喝些薑湯,明早我來解決這些魚。”
“好。”葉二郎停下腳步。
晚上,薑芷進入空間,砍了根竹子破成竹條,並將竹條插入到白霧旁。不知道是否是錯覺,她總覺得白霧後退了些。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薑芷決定在空間裏做標記,一共插了六根竹條,構成六邊形,這樣能更直觀的觀察到。
薑芷回眸,瞅像那些滿樹繁花的果子樹,不禁歎了口氣。
什麽時候才結果啊?這些桃樹進來之後不會變成王母娘娘的蟠桃了吧?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那得等到啥時候?那時候都沒她了。
這場雨一連下了兩天,隻是後一天沒有前一天的雨那麽猛。薑芷將自己熬製的桑葚糖分給上次打官司幫了她的二房與周家後,便扛著鋤頭去查看田裏的情況,如果水太多,則要開閘放水。
她剛到田邊,就發現自家田被打開了一個缺口,一股水從裏邊兒衝出來,衝到另一塊田裏。
而田裏的水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深,反而比之前更淺了。
薑芷揮動鋤頭將缺口給堵上。
一股無名之火從她胸口升起,怎麽老是有人動她的田?
她真的搞不明白,這些人怎麽這樣?
再看別人家的沒有被動過的痕跡,薑芷去看了看二房的田,也沒動過,所以不可能是二房看她田裏水多幫忙開的缺口。
忍不住了!
尼瑪!要是被她知道是哪個鯊比,她一定要弄死那個家夥。
薑芷扛著鋤頭氣鼓鼓得回到家中,這兩塊田的事兒算是過不去了。該死的鯊比!
“嫂嫂怎麽了?”葉小妹一下就注意到薑芷周身的低氣壓,關切問道。
薑芷搖頭:“沒事,隻是突然想到之前的某些事,情緒蹭的一下就上來了而已。”
“沒事就好,咱不氣,不能為那些不想幹的人事氣壞了身子。”葉小妹安慰著。
薑芷本來在氣頭上,但一聽到葉小妹的聲音,氣頓時消了一半。
“小妹的聲音真好聽。”薑芷笑道。
葉小妹心底一頓,聲音……她的聲音……
其實她的長相在一群花魁裏不算出眾,她能有一定名氣,靠的隻不過是三分容貌,剩下的七分都是聲音。
那個男人曾經也深情款款的在她耳邊呢喃:嬌翠欲滴,餘音繞梁,似水如歌……
嗬嗬,假的全都是假的。
葉小妹吸了吸鼻子:“是嗎?真的有那麽好聽?”
薑芷發現葉小妹的異樣,迅速在腦子裏腦補。
假定葉小妹的聲如銀鈴是不變的事實,那麽她在未來圍繞著聲音一定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有好有壞。
看她方才一瞬間的神色變化,情況應該不是很妙。
“當然,如天賜一般。”薑芷讚道:“你不知道,嫂嫂可喜歡聽你說話了呢,我方才心情不好,一聽你說話,我氣頓消,隻有帶有仙法的聲音才有這般效果。”
真的嗎?葉小妹懷疑的看著薑芷。
“沒錯,就是治愈!你的聲音可以治愈,就像大夫手裏的藥一樣,可以治愈別人,讓人感到無比舒心。”薑芷總算想起了那個形容葉小妹聲音最合適的詞。
葉小妹愣住了,所有的人都誇讚他的聲音美,宛若天籟,從來沒有人說過治愈,原來聲音還有這種作用?葉小妹覺得自己長見識了。
薑芷柔聲道:“就像你剛才治愈了我,這是一種心靈上的,並非肉身。”
葉小妹點點頭,她明白了。葉小妹轉身走回到織機旁,一邊打絡子,一邊哼唱:“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柳永)
薑芷坐在屋簷下,閉眼享受。
在一旁認真練字的葉珩也停下筆認真聆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