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朝堂上

字數:3722   加入書籤

A+A-


    “官家,如今秋稅還未收上來,內庫正值空虛,要讓內庫拿出銀錢來賑災確實不容易,我等文武官員家中尚可湊出點兒數來,但不過是螞蟻比大象,杯水車薪。”

    “說重點。”皇帝不耐得擺擺手。

    這些個奸詐小人,說點辦法還不忘在前頭先把自己表揚一番,可真敢往自己臉上貼金。

    “官家莫急,臣這就說來,青州旁有徐、袞二州,此二州今年還算雨順,收成不成問題,可派此二州知州與朝中派遣提舉司的人共同合作賑災。另外南方楚州與宣州二州與青州情況不同,此二州尤其是宣州,無主支大河貫通,故而一旱便無計可施。”

    “是啊,最嚴重的青州,其次便是宣州了。”後邊兒有人竊竊私語。

    “卿可有辦法?”皇帝追問。

    “臣對此亦無法子,世人皆知,幹旱後容易出蚱蜢,一旦此物興,那百姓可就更慘了。”李舜欽小時候也遇到過蝗蟲災害,這個民間叫做蚱蜢的東西,所過之處,萬物具敗生機。

    此乃害蟲之頭名,百姓深惡痛絕。

    “青州就按李卿所說的辦,至於宣州,若有蝗蟲生,便宣朝廷詔令,捕捉蝗蟲送交官府有司,每一升給菽米五鬥或者一升給二十錢。”皇帝道。

    每次都是這個辦法,既可以讓百姓有飯吃,又能滅殺蝗蟲。

    “是。”李舜欽後退至自己的位置。

    “還有誰有好法子可解楚州與宣州之急?”皇帝掃視全場,不少人低下頭去。

    一不小心碰到了嘴上的潰瘍,皇帝獻血齜牙咧嘴,但他是一個從小受過良好訓練的皇帝,絕不可能在一眾臣子麵前做出這種有損威嚴的事。

    “稟官家,臣有一事,或可解楚州與宣州之急。”說話的是個身體挺得板正,臉上掛了一圈長胡須的中年男子。

    隻見他邁著整齊勻稱的步子走向前。

    “徐卿且道來。”讓朕聽聽你的妙招。

    “回官家,此法並非臣所想出,而是楚州焦桐郡新安縣縣令遞上來的紮子,上頭說新安縣有一婦人與其夫家二弟一同造出了個能抽水的器物,能夠將河水、井水抽取到田中,比水車、翻車更為好用。”

    “哦?竟有如此奇異之物?卿且道來,此物究竟如何?”

    “官家,這是隨同紮子一塊兒呈上來的抽水車竹範(模型),請官家一觀。”

    內侍上前取了竹範呈給皇帝,皇帝左看右看,都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起初臣也以為此物隻是個玩鬧戲耍的玩意兒,直到臣請匠人用遞上來的圖紙做出了實物之後,臣才驚覺自己淺陋無知。”

    “徐大人,此果真能將水運送至遠離河岸的田中。”

    “沒錯,紮子上說,做得越精妙恰當,便可將水送得更遠,不僅是河水,還能抽井水,地下暗河之水。”

    “帶來了嗎?”皇帝忽然問。

    “此物需要密封,臣今日準備了封缸,請官家與諸位大人隨臣去側殿小園一觀。”徐相走在皇帝身後,到了側殿後,讓人將放著抽水車的密封杠子給抬來,然後當場演示了抽水。

    “好,好,好!”皇帝率先拍掌:“徐卿,方才你說此物是誰呈上來,誰造出來的?”

    “回官家,是新安縣縣令李錦添呈上,村婦薑氏與其夫家二弟所做。”

    “好,很好,李錦添這回是立了大功了,在簿子上記上一筆,下回京中有了空缺,就讓他升上來。”皇帝回憶了一下李錦添此人。這個人他知道,進士出身,外放多年,每到一處,政績均斐然,深受百姓愛戴,是個不可多得的愛民如子的父母官。

    其實他早就該升任京都要職,可他就是看中此人親民的能力,讓他多年待在地方上,造福一方百姓。

    “多謝官家,其實這也有歐陽官人的功勞。”

    “哪個歐陽官人?”皇帝眉間忽的蹙上了。

    “天佑三年新科狀元,前翰林院大學士歐陽?,抽水車乃是他率先發現,而後舉薦給李錦添,才有了如今在大殿上看到的。”徐相拱手垂胸,語氣中帶了幾分懇求的意味。

    眾人哪裏聽不出這是徐相在為歐陽?求情。

    頓時,大殿上的氣氛緊張了起來。

    皇帝一言不發,轉身走上台階。

    徐相旁邊的好友顏熙良拚命朝他使眼色。

    歐陽?已經被貶下去幾個月,皇帝仍然在氣頭上,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歐陽?這輩子都沒有翻身餘地了。哪怕滿腹才華,有治國經世致才又如何?一個被皇帝厭棄的臣子,這輩子都注定隻配在爛泥裏生存。

    這時,皇帝擺手示意眾人安靜。

    “傳令三司,此抽水車既有如此妙用,那邊要讓我大寧百姓都用上此物,眼下先讓楚州、宣州先行置辦,待旱情緩解,再行推廣,薑氏與其族弟有功,賞黃金十兩,綢緞五匹,娟十匹,新安縣縣令李錦添賞黃金二十兩,綢緞五匹,娟十五匹。”

    “是,謹遵官家旨意。”徐相不可聞得輕歎,官家還是不肯諒解歐陽官人。

    幾個月以來,他無數次想在官家麵前為歐陽官人說句公道話。

    可這天底下的公道都在官家一人之手,他不鬆口,歐陽官人想要回東都談何容易?

    現在歐陽官人立下如此大功,官家竟然一丁點兒表示都沒有。

    散朝後,顏熙良追上徐相。他道:“徐大官人你剛才在朝堂上可把我給嚇死了,你怎麽敢在官家麵前提他歐陽?三個字?你不要命啦?”

    徐相自嘲一笑,想說的有千言萬語,可最終一句話也沒能說出口。

    顏熙寧不懂,歐陽?是他恩師,同樣的也是朋友。

    他就這麽被冤枉了,叫他孤身一人在朝中應付這些牛鬼蛇神。

    要是他在這兒就好了,在閑暇時光,一起相約翠微樓,他倆琴笛合奏,好不快活。

    可如今他身不由己,被迫外放,也不知如今過的是什麽日子。

    翻遍了所堪輿圖,均找不到新安縣,這新安縣不愧是窮縣,地圖上都不標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