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北鎮祀廟
字數:3309 加入書籤
大唐山海行第207章,北鎮祀廟依照唐製,軍隊戍守之地,大者稱軍,小者稱守捉,懷遠鎮便是邊地一處守捉要塞,江朔一行人走到城門口才發現有軍兵把守,李騰空手中過所公驗與李珠兒不同,寫明了她和葉清杳二人名姓、樣貌、行李、連所乘黑白二衛都寫的清清楚楚,眾人自然不能用此過所跟隨出城。
江朔、湘兒當然不懼這些守門軍兵,但如硬闖難免橫生枝節惹出麻煩,正為難間,雲姑從懷中掏出一個紙劄道:
江朔接過來一看,卻是平盧軍使府的公驗,上麵簽押俱全,雲有北地商人薄大,攜叟嫗二人、僮婢各一,出入營州各地販賣藥材,各城守備一體放行,大無藝姓,一望而知是渤海王族,因此李珠兒化為,將他寫作,其餘人等的姓名自然也都是化名。
雲姑道:.
湘兒道:說著一把奪過公驗,去交給守城門的軍兵。
守門的官兵並非曳落河,而是本地戍卒,為首的隊正接過公驗,又看了看江朔一行人,道:又指著病懨懨的獨孤問道:
獨孤湘回道:
那隊正聽了勃然大怒道:
原來北鎮廟是皇家祭祀北鎮醫無閭山山神的祀廟,尋常百姓卻是不得入內祈禳的。隊正正要發令拿人,他身邊一個小卒忙拉他衣袖小聲道:
那張隊正回頭怒道:那小卒仍是輕聲道:
張隊正不屑地道:
小卒湊近了道:
張隊正聲音變得有些猶疑了,問道:
那小卒聲音越發的輕了,貼到張隊正耳畔細語道:
張隊正恍然大悟,以手加額道:
那小卒叉手道:
張隊正將手中公驗恭恭敬敬交還給獨孤湘,柔聲道:轉頭向後一揚手喝道:同行的李騰空師徒手中的過所連驗也不驗,就直接放行了。
他們所說的高尚,就是高不危,他投靠安祿山之後,改名高尚,其實他所作所為和二字可是毫不沾邊。那戍卒說話雖輕,但眾人都是高手,自然都聽得一清二楚,心中均覺好笑,但都忍著笑,出城走了一段才地笑出聲來。
獨孤湘笑道:
江朔也笑道:
獨孤湘道:
一行人說說
笑笑,出城之後徑向西行,懷遠守捉城緊貼著醫無閭山,幾乎就如同是一座巨大的山門鎮在醫無閭山山口,出了城門是一條直闊的大路。湘兒讚道:
大無藝道:
江朔心道:雲姑說渤海國人深受大唐文化浸yin,看來此言不虛,這位扶餘城主對中華曆史脈絡,本朝典章製度都頗為熟稔。
一行人在大路上策馬奔馳,走不過三四裏地,眼前出現了一座突兀的小山崗,崗上鬆柏蒼翠間,樓宇屋簷隱約可見,大無藝拿手點指道:
獨孤湘看看這小山崗,又望著崗後綿綿大山,失望地道:
獨孤問笑道:
大無藝道:
江朔心道:聽這大無藝所言,也是一個心懷百姓之人,做一方城主倒是合適,他的性子和北溟子、雲姑可是大異其趣了。北溟子癡心武學,做事往往隨性所至,而雲姑不忿於自己前半生之苦,性子暴戾的很,與大無藝城主的敦厚悲憫卻是毫無共通之處。
江朔思忖間,一行人已到了山崗前,再向南轉到山門前,這山門好不寬闊,底裙為四層條石,牆體則是青磚砌築。正麵辟有三券洞門,不過這可都是官家祭祀山神時才開,此刻各門皆閉,再看山門東西兩側各另辟了一個角門,此刻東角門開放,當是入口。
這角門說是角門其實仍甚高闊,眾人騎馬魚貫而入,見是一處寬闊的廣場,兩側駐馬石上已栓了不少驢、馬,更有牛車、馬車各色乘輿,想來是車馬場了,眾人一進入便有蒼頭迎了上來,叉手問道:
李騰空打一稽首道:
那蒼頭忙叉手還禮道:又問江朔等人:
李騰空道:
那蒼頭也不細問,當即招呼人接過眾人的坐騎去飲喂,自在頭前引路帶眾人入內,眾人步行跟隨,江朔一手穿過獨孤問後背扶在他脅下,挾著他前行。
車馬場北端是一座大殿,引路的蒼頭道:卻不入內,帶著眾人從側邊繞過禦馬殿,後方是一處石砌的大月台,上麵建了大小五殿,蒼頭依次介紹是:禦香殿、正殿、更衣殿、內香殿、後殿,卻也一概不入內,徑直沿著東側便道前進。
獨孤湘奇道:
大無藝笑道:,誰敢輕用?」
那引路蒼頭道:唐代將名醫尊稱為,
今日與會的都是各地名醫,因此蒼頭當大無藝也是醫生,便稱他為了。
此時已走過所有大殿,到了北鎮廟的東北角,蒼頭向右一指道:
卻見北鎮廟外牆東北角上又是一處角門,眾人穿過此門,見是圍牆圈出的一大片草地,所有樹木都在圍牆邊,草地上沒有一棵樹,顯然不是自然使然,而是刻意為之,此時正值夏季,芳草萋萋一片翠綠,但青草高度適中、齊整,顯然也是有人力整肅之故。
此院內沒有建築,卻反而顯得更加生機盎然,令人心情為之一闊,草地的北端中間位置突兀地出現了一座一丈高的小石台,不同於北鎮廟的月台,此處小石台是山石自然拱起而生,更奇的在於其頂端平緩,便如有人刻意堆砌再打磨平整的一般。
台下已圍了不少人,蒼頭向左手邊一群黃冠道人一指道:說完就要告退,雲姑卻一把拉住他,喝問道:
她神色狠厲,那蒼頭不禁嚇的一怔,並未作答,大無藝忙上去拉開雲姑的手,對那蒼頭叉手道:
蒼頭上上下下輪番打量了幾眼雲姑和大無藝,才警惕地說道:說完也不等他們二人回複,道一聲,便自循原路退回了。